从小听家长说道理,听老师教道理,在书本上读道理,从电视上、街头巷尾、闲聊瞎扯中听道理。这世上道理那么多,猛地看上去都是很有道理的道理。
但很多道理甚至相互矛盾,反正怎么说都有理。所以世界观的形成是个多么艰难的事情。要是从0到1的去学,还算简单;现实情况是,不光要去学,还得从纷乱复杂的道理库中剔除掉绝大多废物。
当然,废物是相对的,大多道理没有对错好坏之分。非要分个对错,小则引发骂战,大则上纲上线到价值观冲突云云。
据我观察,成熟就是从道理库中挑挑捡捡,认定了几件自己最中意的,拿去包容整个宇宙。和别人不同也没什么,自己总能找出其中一条理论自圆其说。这种人往往固执,但充满自信,具有主见。这就是世界观基本形成的体现。老外们可以选择笃信自己宗教那一套,我们就麻烦一点。
有些人天赋异禀,无师自通地理解这世界的秘密;有些人从经历中领悟智慧——往往是一些不怎么令人舒服的经历,每度过后就能比常人多一份气定神闲。我身边就有一位。还在读研的他,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论,特立独行,甚至与周围格格不如,年纪轻轻却有股看破红尘的通透。所以他能大致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按着自己的节奏,活的很清晰。心疼他导师3秒。他的画风是这样的,不知道哪天就升仙了。
还有这两年和我睡的最近的男人,家腾君,也是很有一套理论的人。基本上你提出一个观点,他都能从自己道理库中随便拎出一条予以反驳。他还会时常冒出一些有趣的想法,让我感慨为啥我想不到呢,以及有他当室友真好。
在我的同龄人当中,我向他们学习。
未来一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多捡出来几条道理来。
光是怎么捡出道理的道理就很复杂:
读书。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再比如最近琢磨的一些事:
是坚持早起榨出时间,还是顺应天时?
是温良恭俭让,还是释放天性?
是安身立命顺其自然,还是打破现状挑战未知?
既然没有对错,就去认定几条长得不错的道理,私定终身,白头到老,至死不渝。至此不再瞻前顾后,不再犹疑不决,他们怎么想,怎么说,都不使自己的内心起一丝涟漪。
《一句顶一万句》里,杨百顺世上最崇拜喊丧的罗长礼。有次社火活动上,杨百顺扮演阎王,拿着喊丧的架势大放光彩。杨百顺一生也卖过豆腐,杀过猪,挑过水,唱过戏,种过菜,念过经,破过竹子,蒸过馒头,干什么什么不成。
对于杨百顺来说,做个喊丧人又有什么不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