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的采集分直接采集与间接采集
直接采集:用户为自己提需求,直接跟用户聊。采集到的就是一手需求。更准确。产品经理一定要确保手里有足够多的需求来自一手采集,这样才能让自己对产品的判断更精准、准确,也让产品更接地气。但获取需求效率较低。
间接采集:通过别人转述获取用户需求、第三方的行业分析报告采集的需求都是二手需求。二手需求往往都是经过梳理过的,获取结论的效率高但二手需求需要思考其需求者与提出者分别是谁,以及有没有被曲解过。
产品经理需要合并收集归纳来自各个部门各个不同角色用户的需求,在整理过程中可提出自己的建议,听取别人的建议,但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最终的方案得产品经理定。千万不要让非专业人士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功能。否则可能让产品跑遍,也有可能掺杂部门利益。
需求采集方法“说、做、定性、定量”
说、做:用户往往说和做经常是不一致的。我们需要去仔细听用户怎么说、看用户怎么做。顺序可颠倒。说和做是不可拆分的一部分。我们要搞清楚用户为什么要这样做。
定性、定量:定性研究可以找出原因,偏向于了解,属于个体研究。定量研究可以发现现象偏向于证实,属于群体研究。定量解决定性会出现的“以偏概全”问题。定性可解决定量只能用来发现表面现象,无法得知背后的原因。
产品经理理解用户需求的过程,从观点到行为,再从行为到观点,一样要从定性到定量,再从定量到定性,以实现螺旋式上升,使了解和证实在不断迭代中得到净化。
常见需求采集方法:
说·定性·用户访谈 做·定性·可用性测试 说·定量·调查问卷 做·定量·数据分析
产品需求采集过程:
1.产品规划阶段-定性的说
2.项目早期-定量地说
3.项目实施过程-定性的做
4.上线后的优化阶段-定量的做
在用户跟产品发生交互的状态下采集需求,往往用于“优化现有方案”。对于很多产品,用户想象中的自己是否需要,和真正用过以后的自己是否需要,是完全不同的。(搬了新家,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需要电视机,但买了电视机后,电视机却不常使用)
需求考量(临场感)
需求往往不是你凭空就想象出来的,“临场感”非常重要,有时你脑海里一个想当然的需求,在真实环境可能完全一点屁用没有。有这样一个故事,钓鱼,一个人觉得可以发明一款app观察浮标的状态,提醒有没有鱼摆摆上勾,觉得这对新手的帮助很大。app成型找人试用后,每次提醒之后都要重置浮标的状态,而且钓鱼者经常搓饵料,手上黏黏的,根本无法操作手机。更要命的是,很多人钓鱼就是为了让自己远离手机。所以临场感在构想需求的时候很重要,不要脑子觉得想当然,要人去对应的场景下体验。
需求理解
第一种深度:观点和行为
第二种深度:目标和动机
第三种深度:人性和价值观
第三种深度是最底层,最稳定的需求,人类社会诞生的千万年来,基本没怎么变。如果把需求挖掘到这个层次,就找到了产品最本质的用户价值。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对人性最常见的解读,它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多处互相印证。
本我:生理、安全
自我:社交、尊重
超我:认知与审美、自我实现
产品也遵循类似的规律发展,比如食品优先解决消除饥饿的需求,然后才是好吃、健康、用餐环境、文化内涵、与众不同。
用户故事与用户任务
用户故事:在采集需求的过程中,可获取很多的用户故事,这些故事是产品功能设计的原材料。用户故事就是用户描述的一个场景遇到的问题。
用户任务:用户故事的解决方案。
在处理问题、用户需求时,要从现象到本质,挖掘出第三深度。理清楚用户需求、用户目标、产品功能、还有马斯洛人性需求。不被伪需求所欺骗。一个出色的产品,它的一些功能用户不会提出需求,但你有,用户用着就会很爽。还有各类产品的排行榜、分享等功能都利用了用户心理。在我看来,产品要想持续生存下去,不光是有质量的内容,还满足了用户各种心理以及价值观。因此设计产品时,深挖人性就显得异常重要。
如何深挖人性
“攀梯述”,深度访谈场合。用来探究用户对产品功能/特性的态度背后的原因,也就是说,在产品属性与个人价值之间产生有意义的关联,从而知晓影响用户决策的因素,
典型提问形式“为什么那个东西对你来说很重要?”“那个东西对你意味着什么?”
方法有:
情景唤起:通过让用户假想回忆情景,引起他思考。
假设某物或某状态消失:让用户思考,少了某状态会怎么样
反面攀梯:用户无法说出做某事或某种感觉的原因时,可询问他不做某些事情或不想产生某种感觉的原因
时间倒流对比:让用户反思过去,与现状对比
沉默或重述确认:用沉默或重述鼓励用户继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