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人从出生,一直到生命结束。对这个世界直观了解,大多来自亲眼所见。
很早很早以前,我喜欢那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可是你知道吗,在越南,我遇见了一个老年女人,她的眼神,完全吸引了我。
一恍十几年过去,好多当时印象深刻的人事,都逐渐淡忘了,只有她的眼神,依然历历在目。
它就如同刻在,岁月大理石上的年轮,任凭风吹雨打,寒来暑往,也不能消去那怕一点点,时间推移,反而更增添了沧桑感。
那天,我们从海防市,赶往胡志明市途中,道路两旁大片农田,绿色满眼,带斗笠的女子,星星点点,散落在地里干活。
唯独不见男子。
好奇地问导游,才知道,在越南,男人很少,多年战争,很多都牺牲了,存活下来的,一个人娶多少个老婆都行,法律允许。地里的活,大多不干。
那男人们都干啥,我们好奇这个。
回答是,一天就是聊天,喝茶,打牌。
回家后,把这个情况告诉家人,他说,我也想去越南生活,当时就把我惹笑了,好啊,去吧。
这个饱受战争创伤的国家,多灾多难,很多男人都消失在战场上了,据说,有父子,也有祖孙三代。
哦,原来是这样。我更想看看在这里生存的女人,想对她们多一些了解。
紧接着,我们路过一个小镇,在街市或者店铺门口,看到许多穿着随便的男子,坐在那里气定神闲地喝茶,瞭望,无所事事的样子。
我想起同样是战后,日本男人不舍昼夜,争分夺秒地重建,发展经济,女人持家。
而在越南,看到这些男人,只有倦怠,懒散,漠然。
我们的旅游大巴,行驶到一个街市时停下来,有一个短暂的休息。
只见路上行人,来来往往。我站在街边,左右张望。看到一个老年女人,70岁左右的样子,穿着黑色衣服,站在那里,默默地望着我们。
四目相对,我的心里陡然一个激灵,似乎岁月已经偷走了,她身体里所有的胶原蛋白,留下来的只是干干一层皮,和皱起的褶子。一双深深的眼睛,眉骨有点稍稍突起。那样的眼睛,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她先后失去了谁,父亲,丈夫,还是儿子?战乱年代,一个一个地走了。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苦难,生活拮据,物资匮乏,亲人离去,能接受不能接受的天灾人祸,猝不及防。才使得你的眼神里,生发出那么深沉的苍凉么。
那一种忧郁,无法表达。她望着你,又好像望着很远的地方。在这里,似乎看到岁月无情,生命波折,欲说还休的伤心事。向天地寻求答案的无奈,独立于世的遗憾。
在这个满怀忧郁的老人旁边,我很想和她,小心地拉拉家常,了解她的身世,听她讲过去的故事,然后好好安慰她。
可是我语言不通。那双眼睛好像可以穿透岁月,可以直抵人心。那里面藏了太多艰难、困苦、忍耐。
一张年轻的脸,自然而然,青春焕发,几乎无一例外。
可是这样一张历经沧桑的脸,这样的眼神,看到就已经触目惊心。生活熔炉,烈焰烘烤,锻造的力度何其强大。用怎样材料,才会最终成就这样的神情。
生活于她,是余下来的一天天日子,一岁年龄,一岁心。
我想,年轻时,她可能也是满怀希望,妩媚动人。可是岁月的凄风苦雨,慢慢地慢慢地把她变成,今天的样子。
是该痛恨战争呢,还是委屈自己,把这些当作命运安排。
有些人含着金汤匙出生,有些人一生多灾多难。
这位老人,她已然熬成了,一棵千年不倒的胡杨,秋来了,黄叶满天飞。风干的躯壳,诉说着迟暮的故事;苍老的容颜,和大地山河溶为一体。
我们停留的时刻短暂,默默地向她告别。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国家,大环境,只能尽量努力,过好每一天。一个人老之将至,风烛残年。站在街边,凝望花开花落,一年一年,春夏秋冬。
这使我联想起自己母亲,庆幸生在中国,安全、生活均有保障。
告别老人,我们上车,继续向目的地靠近。小伙伴们开心谈笑,而我,陷入情绪,心里异常落寞,盛满忧虑。
邂逅一位越南老人,一位沧桑的母亲,给我的心,造成极大的震撼。
我曾在摄影作品中,看到世纪老人,脸上的老年斑和孩子般笑颜。
夕阳中,渐行渐远的人,我祝福你,愿你余年安顺,没有波澜。
写下点滴,只为给自己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