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梅雨时节闷热潮湿,讨厌的蚊子又出来“嗡嗡”飞舞。尤其是深夜昏昏欲睡之时,蚊子在枕头边上盘旋伺机下手的样子,更令人深恶痛绝。
昨夜一只蚊子在我耳朵左右边不停地飞过来绕过去,“嗡嗡”之声不绝于耳。真是烦死了。几次抬手一巴掌掴过去,蚊子没掴着,巴掌却狠狠地落在了自己的脸上。
蚊子虽小,但绝对不可小视。人被蚊子叮咬后,除了痒、疼痛外,蚊子还会传染疟疾、丝虫病、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多种疾病。
蚊是通过吸血传播疾病的,了解蚊的吸血习性能察知其与疾病的关系。
蚊子嗜血,其对血液的执着从未改变,不死不休。因为雌蚊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
吸足血水的蚊子,肚子圆鼓鼓的,成了透明血红色状。这个时候它是有生命危险的。最容易被人逮住、拍死。
蚊子。为了让种族得以留存,拼命繁衍后代的精神倒是值得钦佩。
很多人大概不知道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会吸血。
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蚊的吸血活动。
气温在10℃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则爱吸家畜的血,但没有严格的选择性,因此蚊可传播人兽共患病。
蚊子如何叮人?其实,蚊子叮人根本不用眼睛,而是以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体表散发出来的汗味以及热量为线索来确定人的位置的。
在它们的触须上,有一种叫“机械性刺激感受器”的器官。在找到人的位置后,它们会利用“机械性刺激感受器”轻触人的皮肤,然后根据不同的阻力来寻找细动脉和小静脉血管。
蚊子的触须上还有一种叫“化学感受器”的器官,它可以帮助蚊子判断哪些人的血液中富含胆固醇和维生素B,这些是它们最“喜爱”的营养。
蚊子爱叮哪些人?
蚊子喜欢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对二氧化碳很敏感。蚊子对湿度、温度、汗液都很敏感,所以常叮爱出汗的人。
儿童的皮肤娇嫩,新陈代谢活泼,皮肤上的毛孔挥发汗液快,常挨蚊子叮。
还有如果你穿上一件黑色、黄色、蓝紫色的衣服,或睡觉时的被子、睡衣或窗帘黑色、黄色、蓝紫色,正好合适于蚊子的视觉习惯。
蚊子对强气流很敏感,夏天当你摇扇乘凉时,蚊子难以接近你。
蚊子的“喜”和“怕”
喜
蚊子喜欢繁殖在龌龊的静水里,并在这些地方产卵孵化成幼虫,因此清除房前屋后及室内积水,等于端了它的“温床”。
蚊子还喜欢闻到像甜酒之类的气味,或到诸如牛奶瓶瓶底留有奶渍的地方逗留,所以用留有残渍的甜酒瓶或牛奶瓶作“陷阱”,往往能粘死蚊子。
怕
蚊子害怕一些花卉以及清凉油、风油精之类挥发的气味,卧室里摆放一两盆盛开的玫瑰、薄荷、米兰、茉莉花等花卉,或放置几盒揭盖的清凉油、风油精,蚊子就会晕头转向,继而逃之夭夭。
蚊子还害怕桔红色光线,夏日在室内安装桔红色的灯泡,或用透光的桔红色纸套在灯泡上,蚊子会敬而远之。
刘禹锡被贬朗州时,曾写过一首讽刺诗骂蚊子。他愤怒地说,我堂堂七尺汉子,你蚊子才屁大一点儿,只不过仗着蚊多势众,才敢咬我。我就让你们咬,看秋天来了,你们还不被鸟给吃了。
在这首诗里诗人凭着细致的观察,将蚊子丑恶的特性写得入木在分。同时道出他面对朝中小人的诽谤,心中充满了愤懑之情。
《聚蚊谣》
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这首诗是颇有意思的:
沉沉夏夜我打开门窗,飞蚊在夜色中发出雷鸣般的声响。
这突起的蚊声令人吃惊,就像从南山上传来。
它们喜欢在黑夜间舞动翅膀,不但糊涂人分辨不清,聪明人也难免迷惑。
他们在滴露的月夜里,用利嘴叮人,让人防不胜防。
想我堂堂七尺男儿,却寡不敌众,被你的小刺所伤。但是没关系,我可以躲进蚊帐,蚊子本来是时节性产物。等到来日秋天到,秋风一吹你们这些小东西就要喂了丹鸟。
前四句写的是它们的第一个特性,喜欢在黑夜里行动,这是比喻小人的行为无一正在光明。它们无孔不入,月夜里发出雷鸣般的声响。
后四句是它们的第二个特性,善于舞翅迷惑人,这是比喻小人的谄媚。“昧者不分聪者惑”,正是诗人眼中朝堂的现状,诗人因谗言获罪的愤懑可见一斑。
接下来“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则是诗人的无奈。诗人虽一身才华、浩然正气,却敌不过朝中小人众多,被一贬再贬。诗人用自己的七尺之躯与蚊子如芒般微小作对比,满满的不屑之意。
最后两句想通了的诗人,不再与蚊子正面交锋,而是将一切交给时间。秋风起,蚊子自然就会被丹鸟吃光,对于自己来说,真金我不怕火炼,时间自会收拾一切小人。
此诗作于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间刘禹锡任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司马时期。当时,王叔文政治集团失败,诗人受到牵连,被贬谪朗州。朝中政敌——腐朽官僚乘机对参与王叔 文政治集团的人大肆进行造谣中伤,不断排挤打击,掀起了一阵阵鼓噪。诗人在严酷的政治现实面前,有感于腐朽官僚的狠毒,于是写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