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始于2007年除夕,绿皮车从北京驶向遥江镇。列车员查票,22岁北漂四年的方小晓着急忙慌在身上找火车票。刚大学毕业的林见清将掉落在地上的车票拾起吆喝一声“你的票在这里”,小晓回眸两人相视一笑……
两个生活在不完整家庭里的年轻人除夕夜再次相遇。吃完饭,在静谧的雪地里散步,说着各自的理想。见清想要找一份好工作,小晓立志想要嫁一个北京男人。
小晓前后更换了几次男友。有长相老成的博士公务员,有在国企上班有大房子的油腻男人。在一次商场偶遇那个带着老婆孩子的油腻男人后才意识到自己的不靠谱。
两个失意的人一起抽烟喝酒跨年,在狭窄的出租屋里拥抱相互取暖。
影片中播放着五月天的《知足》,林见清猝不及防爱上了这个会骂人打牌喝酒的女孩。信誓旦旦的说“我要在北京买8套房,到时候送你一套。”
第二日,小晓一人独自离开,见清打电话也不接。直到很多天后,小晓再次兴高采烈跑到见清的出租房想告诉他自己又谈恋爱的讯息才知道见清因为卖盗版碟已经被拘留。
2008年除夕夜,小晓独自一人回老家陪见清的爸爸过年,还贴心给每一个亲戚准备了礼物。见清从拘留所出来,小晓已在外面等候。伴随着“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承诺,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那一年两个人还是漂得很辛苦,但很幸福。因为心中有一个信念在心底支撑,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2009年。春节前,两人带着北京烤鸭开着红色轿车回家。同学聚会,大家饭桌上推杯换盏逢场做戏,背后语言中伤“装什么装,以后买房看病孩子上学哪一样不扒他一层皮”。这句话深深的在见清心口戳了一刀。
他把自己灌得很醉,想用买单的方式替自己挽回点面子,账单上的数字瞬间让那把扎在心口的刀子又往里戳了一寸。同学拍着他的肩膀“等你以后赚大钱了,再请我们吃饭。”
回到家,见清一言不发。父亲对他说“你没钱就没钱,何必打肿脸充胖子,你累不累?”见清愤怒离去。
回京的路上,见清将负面的情绪转嫁给正在开车的小晓。小晓终于按奈不住对他咆哮到“你要知道你想要什么,不是因为我想要什么你才想要什么。”
之后,见清带着强烈的负面情绪,工作中和客户发生争吵,夜宵摊上和不相识的人大打出手。最终2010年除夕,在阴暗的出租房里,小晓吃完最后一勺见清父亲亲手做的酱,离开了他。
电影《后来的我们》中林见清因为这一次同学聚会,改变了之后的命运。在聚会上他产生强烈的想要被认同感。而这种追求认同的价值观让他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如果你是个总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其实你的价值观列表里有一项隐藏的价值观:追求认同。
这种人永远也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观排序。你明明决定了说些什么,但是一看到大家略带疑问的眼神,你又决定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你心中无数次预演这个情景——你推开键盘,冲着老板大吼一声:要加班,毋宁死!但当你听到背后有脚步声、屏幕上有身影闪过,就马上转过身去堆起笑脸说:“老大您来啦,我这丿儿正忙着哪。”当看到自己的价值观与别人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开始焦虑,偷偷地调整自己的价值排序。这种人其实有一个最深藏的核心价值一你把“认同”排在第一位。
你可以在一段时间获得所有人的认同,也能在所有时间获得一些人的认同,但是你永远无法在所有时间获得所有人的认同。因为每个人认同的东西,都不太一样。“让所有人都喜欢我"这个想法,和“让我集所有的美德智慧与美貌于一身”一样荒谬。所以一旦把“获得大家认同”的价值观放到首位,就等等于你把“永远随着别人的要求来委屈自己”作为生命的必然脚本,而你如果决定出演这么一场戏,你死得一点都不冤。
以上文字摘自《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每个人在成长的路程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空洞。为了弥补这种空洞。
有些人选择用物质填补,买房子、买车子、买名贵包包,总感觉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实际上物质带来的喜悦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种虚假的自我满足稍纵即逝。
有些人则选择追求认同。学习的时候想要得到老师的认同,考试成绩想要得到父母的认同,工作中想要得到上司的认同,婚恋中想要得到另一半的认同,交友中想要得到朋友的认同。从别人的认同中我们才能感受到名声、地位带来的成就感。
这样的人生很辛苦,我们经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有很大的无力感,因为我们认为只有不断得到别人的认同,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两种填洞方式就像是一个黑洞,你越填就越空。一旦停歇下来,就不知道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
尼采有句名言:知晓生命的意义,方能忍耐一切。想要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必须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做指引。而根据理解层次一级一级的策划就更够带领我们寻找到正确的价值观。
身份: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想要怎样的人生?
信念、价值:一套怎样的信念和价值观最能帮助我达到这个身份?例如:什么是最重要的?我应该放弃些什么,坚持些什么?
能力:我可以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我已掌握、尚需掌握哪些能力?
行为:具体应该怎么做?
环境:外界能帮我达到这个目标的人事物是什么?
举个例子
林见清起初的梦想是想找一份好工作,想要买一套房子,和小晓有一个温暖的家。那么从身份的层面开始策划应该是这样的:
身份:我想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人,能够给爱人一个完整的家。
信念:对于我而言工作事业成就很重要,但给家人温暖也同等重要。我不能因为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乱了分寸。
能力:我已经具备了事业发展的专业能力,还应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更准确的理解家人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
行为:我可以将注意力放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上。我可以少玩点游戏,多做游戏设计。我可以多给予父亲和女友关心,让他们成为我坚实的后盾。
环境:我目前已经有了一个游戏构思,只要再不断的修改和设计就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北京这个地方随处都充满奇迹,只要我不放弃,成功只是时间问题。更何况,我身边有一个对我不离不弃的女友和关爱自己的父亲。他们能给予我鼓励和关爱。
如果林见清这样做,我们不知道结局还会不会是小晓心酸的和他说“我错过你”。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管他最终和谁在一起,都能够笃定的和对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不是追悔当初小晓的离去。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有些事一旦错过就无法重来。人生没有如果,愿你如莎翁所说:“忠实于自己,追随于自己,昼夜不舍。”过值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