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开始火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听写汉字来比高下,最近的《中国诗词大会》也是以背诵诗句的多少来决出胜负。
听写汉字的比赛让许多人不再提笔忘字,诗词大会让众多人重新捧起了古典诗词选本。
我们从小学习汉字,学习古诗古词,在起步阶段需要联系听写、朗读和背诵。学习汉字必须听写一定数量的汉字,不然无法流畅使用汉字。学习古典诗词,需要理解背诵,不然无法通晓整首诗词的大意。
无论是汉字还是诗歌,都是以符号的形式来传达一种信息。我们有时候把符号本身当作了最高追求。
我们的祖先仰观宇宙、俯察地理和世间万物,用抽象的线条描绘出形象的图案,创造出了汉字。
汉字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基因,但汉字也是散乱的。
一个只会把字典从头背到尾的电脑不可能创作出屈原的《离骚》,也不可能写出杜甫、李白的诗句。同样,那些只会把每个字都能听写出的人,也不可能创作出《红楼梦》一样的宏篇伟著。
文字,特别是单个的字,只是一种最基本的符号,如果不放在大的文字体系中,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长久以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太多的字,所以孔乙己才会炫耀自己会写好几种茴香豆的“茴”字。
可这有什么用呢?
有点字典里甚至有几万个汉字,过多的无用的汉字堆砌本身就是需要从中国文化基因中剔除。
我们忘记了祖先创造文字的本意,那是为了创达信息,传递情感。当一些人以认识很多字为骄傲时,或许他们忘了,文字如同沙与土,是最基本的物质。
我们要用文字,用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沙与土去创造,去构造我们当今时代的大厦。
同样是使用文字,有孔乙己,也有鲁迅。
文字本身没有问题,能否用文字创作出精彩的作品才是值得称赞的。
现在的《中国诗词大会》以断章取义的形式来背诵诗歌,割裂了整个诗歌的整体蕴意。在你来我往的背诵之中,原本传达古人跨时空的情感的诗句成为了我们玩乐的工具。
不可否认,玩乐也可以学习,但不可能的其精髓。
古人的诗词需要背诵,但更需要理解古人,感受古人的情感、品行与所思所惑。
我们可能难以创作出经典的诗句,但我们在诵读诗句时传承了古人的文化气质、精神。这是简单的以听写、背诵为目的所无法获取的。
古人的文化气质、精神才是我们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