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6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读这一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马上想到的是收藏家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因为平时喜欢看马先生的文章,所以《道德经》里的这句话一下子就记住了。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什么意思呢?每当我看到世间万事万物一起蓬勃生长的时候,我都认为这些现象是不断反复轮回的,而且能体察其中的运动规律。
好家伙,能做到这一点简直是奇伟之人!一般而言,这句中的“观”就是看的意思,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一种表相。但是这个境界在老子看来还是太低了。所以他说当一个人能够历经”止---定---静---安---虚---禅“这样一番历练后,对万事万物能静观而且包容,那么,他就可以跨越表相进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守静状态。老子在文中说,懂得“笃静”的道理,就懂得了生命之源、生命之根。由此,逐渐就掌握了万事万物的规律。这样的人就是“达道者”,这样的人“没身不殆”——可以理解为终身没有危险;退一步说,即使人死啦,但大道长存,精神不灭。
再补充两句,看了几篇观复博物馆的博客,有网友说,观就是看,复就是反反复复。观复就是一遍又一遍地仔细看——说得也有道理。记得马先生曾说当年他在故宫看文物,一个物件,拿个马扎,东南西北,上下左右,一蹲就是一天。有了“一看就看一天”的耐心和毅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