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作品,出版于2003年。故事主要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讲述了生于阿富汗的一对主仆阿米尔与哈桑的友情,却在一次追风筝大赛后,友情遭遇考验而破裂。当阿富汗受到了炮火的袭击,阿米尔随父亲逃到了美国,多年后再次回到阿富汗,走上了赎罪的道路……
起初接触到《追风筝的人》时,他们那种来自阿富汗人对风筝的热情跃然纸上,在寒风中奔跑着,不顾手指的僵硬和已然被风筝线割破淌下的鲜血,那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对他们而言,每一道被割开的伤口都是值得炫耀的战绩,但在我的眼中,更多看到的是哈桑与阿米尔的友谊,两人的默契配合换得的骄人战绩,而哈桑那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更是久久难以忘怀。
而这份友谊却终究因为阿米尔的懦弱所葬送,当他终于有了像他父亲那般的勇气与担当,他选择了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道路——回到喀布尔,救出索拉博。而他的这份罪或许注定难赎,当他由此被打成唇裂,哈桑那兔唇的模样像是嘲讽般的时时出现在脑海。幸运的是,他最终以哈桑最擅长的风筝博得了索拉博的欢笑。
故事起于风筝,止于风筝,风筝让哈桑失去了快了,却让他的儿子索拉博找回了快乐。风筝也许象征着一个梦想,也许象征着一种信念,也许是拉着风筝的人,追上风筝也许就是两个人扯不断的羁绊,也许追风筝的路上会有磕绊和阻碍,却终究不能阻碍它被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