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很努力的人。上初中的时候已经学习到晚上十二点,高中的时候甚至学习到晚上一两点。上了大学不仅参加社团活动,课外还读了四百多本书。工作之后虽然荒废了三年,但是现在能够保持一天一本书并做笔记的阅读量,还能保持每天最少两千字的写作量。
我经常以自己这样的努力为骄傲,觉得自己合理利用了时间,觉得自己已经算是比较优秀的人了。
直到后来,我发现原来,我作为一个走在从平庸到优秀路上的人,努力大部分时候都是无效的。
前不久重新读了一遍《奇特的一生》,作者特意提到了一下柳比歇夫每天深度工作的时间。所谓深度工作,就是完全是创造性的工作,专业性非常强,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学识无法胜任的工作,比如说写学术专著,写论文等等,不算那些书信、每天的授课和平常一些琐碎的工作。这些深度工作的时间最少有4个小时,到了他人生的后期,他平均每天深度工作的时间超过了5个小时。
要知道,在《深度工作》这本书里,特意提到了一个研究,这项研究探讨了人们每天深度工作的时间。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每天深度工作的时间可能少于1小时,而那些已经熟练进行深度工作的人,最高也不超过四个小时。而柳比歇夫竟然超过了五个小时!而且是每天!
我算了算自己每天深度工作的时间,好像只有1个多小时,连两个小时都没有。有些时候每天深度工作的时间可能连半个小时都没有,完全把自己陷在工作上的琐事,或者是阅读一些没有太大意义的书籍上。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慢慢认清了自己,原来,自己看上去的努力,不过是平庸的,无效的。我的专注,我的努力,不能带来任何能力的提升,没有任何价值的体现,这样的努力,应当尽量从我的生活中剔除。
促使我又这样觉悟的,要感谢稻盛和夫,不久之前看了他的《干法》,被他那一句“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惊叹。他要的努力,不是一般的,不是平庸的,而是要超越任何其他人的努力,是即使在绝望中也绝对不放弃的努力。
他经常用这样一句话勉励员工们,“所谓已经不行了,已经无能为力了,只不过是过程中的事,竭尽全力直到极限就一定能成功。”
我扪心自问:我有没有过这样在绝望中仍不放弃的经历?
可能有人会想到高考,可是我认真回想了一下自己的高考,总是后悔,如果我那个时候再努力一点就好了!
我想,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这样的经历。
如果真的有,恐怕早已经是业界精英。
至此,我才真正明白,原来我所谓的努力,在真正努力的人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既然这样,我又有什么资格抱怨我的现状?有什么资格焦虑?我坚持每天读一本书不过是两个月,我坚持早起才不过是200多天,我坚持每天写作4000字不过才两年,有什么资格和那些十年如一日努力的人相比?又有什么资格焦虑?
况且我的基础和别人又没得比。
不如踏踏实实积累自己,提升自己。
不如把每天的努力和精进做到极致。
别人付出一分努力,我付出十分努力,别人付出十分努力,我就付出一百分的努力。
只有极致的努力,才会带来极致的成功。
稻盛和夫正是把自己这样努力奋斗的哲学发挥到了极致,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创立两个世界五百强的人。
同样的人还有乔布斯。
当时苹果要研发新电脑,乔布斯对苹果的开机时间很是不满意,开发团队研发了很长时间,终于将电脑的开机时间缩短到了不能再短。
可是乔布斯还是对他们说,要更短一点。
开发团队的人觉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在乔布斯的压力之下,他们日夜研发,终于还是达到了乔布斯的要求,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可以思议。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将电脑体验推向极致的乔布斯,才有了今天苹果的风靡全球。
反观自身,有多少次,当我付出了一分努力,就觉得自己应该有十分的回报?有多少次,我的敷衍了事也被自己看作是努力?
又有多少次我是真正付出极致的努力,真正把事情做到了极致?
在这样的不断质问中,我终于明白只有将努力推向极致,将事业推向极致,将梦想推向极致,才能将梦想完成到极致,才能够迎来最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