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心理学家库尔发现:每个人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大体上会有两种不同的应对策略。
①行动导向:这个问题不好办,我要赶紧行动起来,改变它,让自己摆脱困境;
②状态导向:这个问题不好办,我要调整自己的状态,等到状态更好时,再一口气把它解决掉。
2.行动导向和状态导向最核心的区别是信念不同。前者认为要跳出困境,只能通过行动。因此,要快速行动,通过行动来减少不确定性,减少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降低负面情绪感受。后者则认为要跳出困境,只能通过“良好的表现”。但良好的表现又需要良好的状态,所以应该等到状态更好时,再去做出“良好的表现”。
3.行动导向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自主地”做出决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建立起一种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即我是能够独立自主地做出决定,来应对这个威胁的。这种自我效能感,会驱使他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更习惯于考虑“我要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认为该怎么做”。
但状态导向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则更容易倾向于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别人会怎么做?”从而不断让自己停留在犹豫、徘徊之中,难以迈出步子。
4.你必须非常清楚,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需求,在这个基础上需要补充什么、摄入什么,再有意识地主动摄取和整合,以自己的实践为导向,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才是行之有效的学习之道。
5.我们总希望阅读和学习能够更轻松、更省力一点。但事实上,我们学习的效果和省力的程度基本是成反比的。
读书的关键永远不在于“读”,而是在于“想”。也就是说:你花费多少脑力,能够获得和巩固的知识就有多少。费尽心思去省时间、省脑力,结果就是,节省了多少脑力,收获也就减少了多少。
6.线索回忆:依据脉络图,把其余部分补充完整。
自由回忆:不依靠任何信息,回忆“我看到了什么?”。
7.我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取决于大脑认为“它是否重要”。如何才能让大脑觉得一个知识重要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
8.记忆是思考的痕迹。我们不是因为强行让自己去记住一个知识点而把它记住,而是因为对它进行了思考,通过这种思考的过程,才能够真正把它牢牢记在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