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随想录之凌冬老师的生活4
(一)季节
今年的“五四”,有点肃静。似乎是美食吃多了,美食也就是美食了一般!
街道旁的树叶又浓密了一些,像隔夜的胡须,眼见着在灰突突的地面留下咋咋唬唬的暗影。这些树又像是被一个季节强行剃了光头,而到了另一个季节,又突然感受到一种久违的自由,于是就争抢着,把灰突突的地面当作了自己的镜子,又争抢着在左一阵右一阵的风里摇头晃脑。
凌冬老师想,自己的那些男学生会不会也这样想呢?
(二)木舟写周记
我是木舟。我不想写日记。所谓的周记是凌冬老师对我们妥协的结果。其实,凌冬老师可以再妥协一下,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词汇“月记”或者“年记”了!
我写什么呢?虽然凌冬老师说,昨天、前天和今天都差不多,就像多胞胎,让人有些分不清,可如果要仔细着过呢,这一天和那一天还是有不同的味道的,就像薯片一样,同样被切的圆圆的薯片,这一桶和那一桶的味道是不一样的!
可是,我就是觉得这一天天的,和这一个个教室似的,连配置都是一样的:桌子,桌子,桌子……,椅子,椅子,椅子……。而且都是那种暖得有些让人想吐的黄色,就是教室里的人都是一码的暗蓝色……,这日子!
有部电影里面有一句台词“正经人谁写日记?”
我是正经人。所以我不写日记。这是凌冬老师教的三段论。
当然,这个三段论也可以这样说:正经人谁写日记。我如果写日记,我就是一个不正经的人。我要做一个正经的人。
可日子总得过啊!无论你住30平、100平的房子,还是住在豪华别墅里;或者无论你吃的是小米饭棒茬子,还是燕窝鱼翅,这日子总一样的悠闲地从你的东边升起,又从你的西边静静地喧嚣地隐没!对了,凌冬老师说燕窝和燕窝是不一样的!
周记是得写的!
书包里有一袋瓜子,我把瓜子倒在明亮的黄色桌面上,一个个安静的像黑色的蚂蚁,我其实是想它们像蟑螂的,可凌冬老师说,我们得学会高雅,我们从树上下来的要有别于树上的!凌冬老师还说,我们和伟人是一样的,我们一样的得吃喝,一样的得五谷轮回,不一样的就在于境界!
可凌冬老师为什么要让我们写作文呢?!
这些瓜子曾经都可以成为一张张带有甜腻味道的明艳的圆脸,可爱的仰着头!而如今呢,却安安静静地死成了美味儿!
生命和美味似乎是不能坐在一桌的!有生命,就不会成为美味!生命拥有美味,就会消亡一些生命。或者让生命打了一些折扣!
一共是354颗瓜子。有26颗是瘪子。又混进了9颗带虫眼儿的。有6颗没有炒开,是连在一起的。有5颗瓜子嗑出来,又掉地上了。13颗不用嗑的,还有4颗是苦的。中间我喝了7次水。
以上,是在我把袋子撕开,并且品尝了之后认真统计的。这是我周记的内容吧! 是的,我的周记内容就是:一共是354颗瓜子。有26颗是瘪子。又混进了9颗带虫眼儿的。有6颗没有炒开,是连在一起的。有5颗瓜子嗑出来,又掉地上了。13颗不用嗑的,还有4颗是苦的。中间我喝了7次水。
这个统计是认真的,而我把这种认真定义为是孤独。原来就算是孤独,也需要认真的,否则,就孤独得不那么纯粹了……
(三)凌冬老师的感慨
生活的每一天都像是台历上的一张张纸片,方方正正的,让你觉得日子好像根本没有动,山每天在你的东边,冷静得很;陆河、陆河岸边的柳……都静静的,似乎从很久以前就在那,一直没有苍老过!
直到某个日子,或者叫重大或者叫隆重的日子,像秋叶一样飘下来的时候,才发现,不是日子没有动,而是自己很久没有动日子了!
凌冬老师的这个感慨是在他眼前的孩子们认真记笔记的时候有的。孩子们都很认真或者很不认真。他们记得是凌冬老师创造的句子,他们都很喜欢:卒卒卒卒!
一个孩子正发着呆,上午的阳光很淡,像是掺了水的白酒,没有了阳光的味道,云彩遮的吧!?那个孩子正盯着那缕阳光,阳光被窗子切割成有棱有角的了!
另外一个女孩正捋着头发,看到凌冬老师盯着她,便慌乱地放手,凌冬老师曾扬言:谁再捣赤头发,就给谁理发。凌冬老师的剪子很钝。
眼前的这些孩子和昨天的这些孩子似乎一样的。
凌冬老师很喜欢余光中先生的散文《望乡的牧神》。当孩子们迷惑的问什么是散文的时候,凌冬老师说,散文是一卦鞭炮。还说,他告诉以前的孩子,散文是一朵花!
凌冬老师喜欢余先生的语言,她就像端午挂在门楣的一捆艾蒿,特殊的清香会穿透几个季节的!
余先生说“就这样微酩着清醒的秋季”。
余先生还说“万籁俱寂之中,听胡髭无赖地长着,应和着腕表巡回的表针”。
……
什么是胡髭?生活往往就在不经意中发生着改变,而凌冬老师喜欢这种改变,这改变至少让日子不同于日子!
有的孩子说,这是一种动物吧?
有的孩子说,这是一种植物吧?
……
嗯,记住,这是一种植物!凌冬老师的语气特别的严肃,孩子们又认真地记着,有的孩子还问,是什么植物呢?
……
看着孩子们的认真,凌冬老师想用“莞尔”来形容自己的笑了!
看着凌冬老师的笑意,许多孩子也跟着笑了!
坚硬的生活,需要融化了,才会更有味道!或者说,相同的日子,可以加入不同的佐料!
注:“卒卒卒卒”读音是“足足醋卒”。意思是“士兵最终仓促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