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公众号大V,平常在公众号里挥斥方遒,引经据典,点评天下大事,更厉害的是,不仅文章高产,很多文章都非常有深度。
初读他的文章,以为这是个文科大佬,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他竟是程序员出身。
所以读这本书也是单纯好奇这个IT公司的员工,是如何在工作上风生水起的同时,公众号也能高效产出很多优质的文章。
这本书其实没有特别完整的体系,每个章节几乎都可以独立成篇,这可能和作者公众号文章写多了有关。
整本书也不过是作者讲述了自己人生经历中的一些感悟,这些人生经历作者都会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也许是因为有比较相似的学科背景,在这本书中,无论是他思考的一些结果,还是他的一些思考方式。很多时候都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我就用体系化的方式总结一下本书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读书(学习)、自我提升、了解财富、选择专业。
一、关于读书和学习
1、转述是高效吸纳书中知识的前提
我之前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惑其实是:当我断断续续耗时一到两周左右看完一本书后,很多之前看过的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一个读书小技巧:把读书过程中收获的新知识用自己的理解转述一些,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加入之前学习到的东西,转述好后会发一个微博。这个过程坚持下来,不仅吸收了一遍刚学到的碎片知识,同时练习了文笔,还不知不觉达到了几十万粉丝,简直一举三得。
这个方法用在读书过程中很不错,但我觉得还缺了集中时间做总结的这一步:在看完整本书之后,最好能把自己关于这本书发的微博都回看一遍,整理成体系化的文章,这样能再复习一遍,进一步加深印象,同时还能锻炼自己的结构化思维能力。
其实结构化思维能力其实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开会的时候,很多有能力的领导,总会适当地做一些非常精辟的会议总结。
2、知识冗余越多越能与现有知识挂钩,记忆会越牢固
现在碎片化知识越来越多,读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看一个知识类视频等等,都是在吸收碎片化知识。但是碎片化的知识由于缺乏“触点”,没有办法关联到我们自己的“认知树”上,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读了就忘,下次想用的时候也想不出来。
之前的我,在了解一门学科或者知识之前,总是希望通过看一本书就能完全掌握这个知识。但慢慢发现:让知识适当地冗余未尝不是一件会坏事儿。要想入门一个学科,最合适的方式反倒是多找几本书对照着看,相互印证,很多书看似在讲了同一个知识点,重复看一个知识点是在浪费时间,实则是在从不同角度和我们现有的知识相互勾连,反倒比死扣一本书学得更快,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题学习法。
当然,另一种方法就是对于某个领域的经典书反复看,尝试和现有的知识多挂钩几次,也会非常有裨益。比如书中介绍了一个例子:有个知乎大V买了一套《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之后用一年的时间看了两遍。当他看完这套书以后,就感觉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下笔如有神。另外,金庸也是看了几遍《资治通鉴》,看完之后对人性都有了深刻理解,才写出了经久不衰的小说。
二、自我提升
1、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之前,先积累量,量变引起质变
我们生活在一个反馈周期很长的环境中,甚至有些时候经历漫长的坚持都不一定会看到明显的收获。比如,我们起码要经历高中三年(甚至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才能够进入高考的考场;起码要在一个领域努力工作几年,才有机会升职加薪;起码要坚持健身三个月以上,才能隐隐看到肌肉的轮廓。
这种环境中,最难的就是长期坚持。所以作者提到了:要想做成一件事,在没有别的好办法,不如把在某件事情上积累一定的量作为目标,要学会“不计后果”地去做某件事,最终由量变引起质变。
别高估短期的力量而低估长期的力量。一件事做一周可能没什么用,做两个月也没什么用,但是如果你能持续五年,绝对能折腾出点名堂。作者坦言他在刚写公众号的时候,文章写的也很慢,只是不断地写,然后才变得高效。
当然,追求短期回报也是人固有的缺陷。人要是想不断向上突破,就是克服基因里固有缺陷的过程。
另外,解决问题也是如此,其实复杂大多数都是从简单中累积起来的。
作者举了个例子:他的一个朋友在某公司研究人工智能的高材生。有一次吃饭时跟他说:人工智能第一法则就是“简单动作确保不能出错,然后逐步迭代,越来越复杂”。所以,避免被宏大的目标吓到,分解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最后问题总归会解决。
2、激励的重点在于:短期、结果可度量。
对于一个激励来说,短期而且结果可度量才有效。这里作者提到的观点类似于《掌控习惯》这本书提到的基于奖励来培养习惯的观点。这个原则不论是用于自我激励,还是激励孩子、员工这些场景都有效。
在设置激励的时候,短期而且结果导向的奖励才有效。
短期指的是能够在短期达到,比如有父母跟孩子说期末考前三名就奖励他迪士尼乐园一日游,这样做往往没什么效果,因为绝大部分人不响应只有坚持一个学期才能见效的长期激励。最好的办法是:今天作业高效完成就奖励看一小时电视。
游戏就深得其道,一个受欢迎的游戏,必然是每隔几秒就会有个激励来刺激你玩下去。
结果可度量指的是,要以结果为导向,避免出工不出力。比如父母答应孩子看完一本书就奖励他一个甜筒,他很可能开始不认真看书,而是随便翻书,做做样子而已,然后领奖品,这类似于差劲的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所以奖励一定是可度量的,也就是达成什么结果我才给什么奖励,这一点需要家长和孩子之间反复博弈。
对于激励,这里我再补充两个要点:
1)可实施,避免某个目标的达成需要靠运气的成份。比如你和一个人说,买彩票中五百万就,这种激励其实也是无效的。
2)避免把我们想要培养成的习惯和物质奖励挂钩,一旦物质奖励没有了。很容易产生反弹。就像个经济学家通过设置激励巧妙让家门口的熊孩子不再打扰他的例子。
3、长期目标一定不要偏离舒适区太远
如果你做的某件事是短期的,那你可以随机处置。如果你做的事情是希望能够长期坚持的,那么你定目标的时候一定不要偏离舒适区太远,否则结果大概率是难以坚持。比如,很多人都知道波比运动,每天做这种运动有助于提升心肺能力,锻炼腿部胳膊腹部肌肉,有助于缓解颈椎病和改善膝盖状态等,简直无往不利,但是长期坚持正常人是很难坚持的,那么,就可以在状态不好的时候就做一两个,不要上来就强迫自己要做几十个。
三、关于对贫穷的解读
这部分内容其实就是《贫穷的本质》这本书的读后感。理解贫穷的本质,是为了让我们避免掉入贫穷陷阱。
一)穷人为什么很难翻身?
1、穷人的皮质醇更高
《贫穷的本质》作者发现:穷人体内的皮质醇含量指标比正常状态要高很多。这是因为穷人的生活中琐碎的、无能为力的事情多,疲于奔命,精神上的痛苦比正常人高得多,这就导致他们的皮质醇含量指标比正常人高得多。皮质醇是控制消极情绪的,在皮质醇含量指标过高的情况下,人容易消极提不起斗志,只想干点轻松愉快的事情。
如果处于这种状态,很可能持续消极,别说远期规划了,可能明天的事都不想去想。
这种问题,怎样解决呢?说实话不太好解决,人生最难的事,就是掉到了一个“负反馈”的坑里,越陷越深,想出都出不来。不过如果是短期的那种皮质醇含量指标过高导致的问题并不难解决,多吃香蕉,多锻炼,很快就好起来了。更关键的是,你精神状态不对的时候,你得知道自己这种状态不正常,赶紧去寻求改变,而不是让它继续坏下去。
2、穷人很难突破固有圈子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富人会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传承给孩子,同样,穷人会把自己的很多方法和理念传授给下一代,尽管很多东西他自己也知道不对,但是不知不觉就传递下去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父母啥样孩子也啥样。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你的孩子大概率就是你的翻版,这就叫社会基因。
比如村里的一个放羊的小孩,你问他生活的意义,他大概率会觉得:生活就是放羊,娶妻生孩子,孩子长大后继续放羊。
好在现在有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改变了很多家庭的社会基因,毕竟能跟着牛顿学点基本常识,跟着鲁迅学能对社会和人性有所了解。不再局限于所有知识都来自家长。
二)怎样跳出穷人思维?
1、对于一个新的事物,努力成为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
因为生产的是大哥,消费的是贫者。如果一直做消费者,玩别人的游戏,吃别人做的菜,而不是向生产端转进,那就会一直处在一个坑里,永远也别想翻身。你得让别人消费你的东西。这里说的消费,不一定是花钱,花时间也是一种消费。你花了很多时间在别人的产品上,比如某款游戏、刷抖音,也等于在别人那里贡献了价值。
2、理解“资源边界”,忘记“边界”
说白了,我们通常会犯的一个错误是:用静态和单一的眼光看世界,这样就很难挖掘出身边能够利用的资源。
原始社会那会儿,地球上人很少,看起来没什么竞争,生活压力应该不大才对,但其实原始人的生活压力也不小,因为他们对资源的理解非常肤浅,似乎只有树上的果子、山里的兔子是资源。对煤、石油、天然气什么的根本没概念,这些对他们而言不是资源,所以他们的生产力相对低了很多。
在生活中要学会挖掘这种“隐藏资源”。
比如,你每天去坐地铁,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如果你在洪流中,你可能唯一的感受就是不爽,但是如果你能想到在地铁边上摆个地摊,你的资源边界一下子就扩大到人群里了,地铁上过往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你的资源,你可能会嫌人流量不够多。
如果在移动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能够看到自媒体流量巨大的价值,那么完全可以掘得第一桶金。
3、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
核心能力其实并不复杂,比如一个学生,他的核心能力就是读写算。如果有额外的精力和条件,再学点舞蹈、奥数、演讲、琴棋书画,以及各种小语种。但是穷人的家长们往往想弯道超车,觉得自家的孩子很厉害,或者想着不该输在起跑线上,给“读写算”方面分配的时间较短,每天去读各种兴趣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么做远远不是丢了芝麻捡西瓜的事,而是芝麻和西瓜都捡不到。
四、关于如何选专业
一)优先选学校
除非比较特殊的情况,可以先选学校再选专业。因为你毕业两年后,基本上没人问你哪个专业的,因为很多专业你说了别人也不懂,但是你说大学名字,别人永远都可以第一时间给你的大学找个位置放进去,比如“厉害,名校啊”,或者“嗯,还不错,应该不是985就是211”,再或者“没咋听说过,应该和驻马店职业技术学校差不多吧”。等到你工作五年之后,几乎不会有人关心你的专业了,你的标签是由你之前工作的单位和你的毕业学校共同组成的。
二)优先选技术类专业
如果你家很有钱,选什么都没问题,你甚至可以去学哲学。但是如果你出身很普通,首先建议往技术层面的专业上靠,因为技术之间有部分是相通的,就算学了自动化也可以毕业了去当程序员,而且技术本身是有门槛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可以干程序员、产品经理、甚至当中介。但是文科专业毕业了就不一定有这么多选择了。
三)对金融学的误区
很多人对金融(管理)学专业最大的误区就是:学经济就能学到如何赚钱,学管理学就能当领导。
但是用人单位打广告,不可能上边写着“聘请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待遇优厚”或者“高薪聘请领导”。
绝大部分金融领域的高手赚钱,依赖的并不是那些课本上的专业知识,而是关系网、笔杆子、嘴皮子。金融知识主要对写财经类文章那类人有大的价值,因为那些复杂的金融用语只有在吹牛时候才有用,真实的金融业主要是谈项目、谈分红。你天天讲经济学术语和金融学术语,但是你的客户是那些有钱人或者企业家,他们既不懂经济学又不懂金融。想赚钱,你学经济学和金融学还不如去学会计。
最后,从功利的角度来说,历史这个学科也不建议报考,因为喜欢历史是一回事,学历史又是一回事,毕业后很难找到有前景的工作。
书中金句:
- 简单的欲望,只需要放纵就可以实现,而高级的欲望,放纵是实现不了的,需要的是自律和克制。
- 我不太认可“兴趣”这个说法,因为每个人的兴趣都差不多,吃喝玩乐呗。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这句话本身问题很大,如果大家跟我一样,感兴趣的事都是些低俗和无聊的事,除了低俗的和无聊的,都不太想干,那怎么办?什么都不干了?
- 有机体,或者说生命体,都有类似的能力,经历小的刺激和压力,使我们恢复过来后更加强大。非生命体则没这个能力,用塔勒布的话说这就是“反脆弱能力”。
- 我们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规则、技术、用品,包括红绿灯、靠右走、喝热水、手机、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等等,都是历史上为了解决特定问题出现的东西,然后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睡眠不太好,精神状态也不好,很消极,什么也不想干,这个时候不一定是脑子的问题,可能单纯就是身体虚弱造成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的精力和意志力:人的大脑泡在一个大培养皿里,而培养皿就是身体,如果培养皿本身有问题,大脑也会跟着出问题,表现就是各种精神问题、懒惰、焦虑等,什么也不想干。
- 90%说自己忙的人,都是装忙,剩下10%是瞎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