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得到”专栏记录(一)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以下三个大坑,你是否遇到过并成功躲避了呢?
第一个大坑:莫名其妙的凑热闹
小学课本里有这样一篇课文:《咕咚》
小兔子听见咕咚一声,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跑,只有野牛问:咕咚是什么,并提出来要去看一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原来“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而对于这样一群没有弄明白事情就莫名其妙凑热闹的人,我们当下称之为“吃瓜群众”。
你是否是其中一员?又是否被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浪费了注意力和时间?
第二个大坑:心急火燎地随大流
这两年一直都很火的微商,说是不出门就可以挣到钱,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不出门挣到钱。我到现在才明白这一点,希望不会太晚。
举一个自身的实例。
之前在微博或者微信上见到别人说网上可以替淘宝卖家刷单,一单多少多少钱,完了你就坐在电脑前,一天就可以入多少多少钱。先是谨慎的加了一个女的qq和微信,看了她在朋友圈发的动态,每天都挣成百上千的钱,心里直痒痒。于是,最后成功的被骗了。
我应该就属于心急火燎的那部分人。
至于为什么会心急火燎,因为大势来的太突然吗?不是。
然而机会并不属于心急火燎地那一类人,而是属于那些有意无意已经准备好的人,的确,孙子兵法上曾说兵贵神速,但如果不加判别的神速,你这是以神的速度入坑啊。
也许别的人是通过微商真的就挣了好多钱,但前提是别人已经通过以往的积累,有了一定的人脉网和社交圈以及一定的关注度。所以如果她推荐一个东西,会有好多人趋之若鹜。
现在反思,这样的前提我有么?没有。虽说人应该相信别人拥有的,自己努力了也能够拥有,但人更应该认清现实,不是么?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土。
嗯,我确实已经吃很久的土了。
第三个大坑: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前段时间王马离婚案,近段时间林丹、陈思诚出轨案,在网上的评论热潮一浪接着一浪。
更有甚者某某明星出去逛个街吃个饭也会聊的热火朝天,甚至分成正反两派两大阵营……
意识到了自己面临的三个大坑,那么如果深究其理我们会发现,人们之所以乐意去凑热闹,也不过是想要追求所谓的“归属感”,好让别人和自己相信:自己是合群的;之所以随大流,不过是想让他人替自己做决策的思考;之所以喜欢替别人瞎操心,不过是想带给自己一些成就感和安慰,而这些说起来不过像是泡沫,不仅没有实质内容,还经不起推敲和琢磨,一触就破。
注意力>时间>金钱
李笑来在专栏中说:
与注意力相比,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与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用。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人生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你的注意力确实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除非你自己放弃。所以,那结局是好是坏,其实真的是你自己选的。如此看来,很多人的败局很早很早就已经定下来了,因为几乎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已经养成了四处浪费自己注意力的习惯,任由自己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点点滴滴或者大把大把地流失——这样的人若是能成功,天理何在?
如果人们都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么这世上一定有很多“中举”的范进。
我们应该意识到:最宝贵的财富是注意力
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写到早在1971年,诺贝尔社会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就总结说: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
而对于注意力的运用,这一点上要像观音菩萨那般,有人来报喜也好,诉苦也好,发愿也好,还愿也好,都只是静坐在莲花台上拈花一笑,虽面对众生,却不为众生所扰。
那么注意力应该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呢?
自身的成长上
同时也应该保持平衡,因为如果过分关注自己,从而导致自己与外界疏离,也是件得不偿失的事。
刘未鹏在《暗时间》这本书里写到: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个个沙漏,每个人的沙漏里装的沙子总量是相当的(大家都活得差不多长),不同的是,有的人的沙漏颈部较细,有些人的沙漏颈部较粗。那些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总量一样,但相对却拥有更长的生命。
珍惜注意力的使用,不让自己掉进人生的三个大坑,便会使得自己拥有“较细”的沙漏,获得更“长久”更有质量的生命体验。
END
“阅读后思考,思考后选择,选择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