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为什么你们如此隆重而深刻地庆祝春节,春节是你们的信仰吗?一时间,我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英语单词去解释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原因,因而无言以对。是的,这种对于春节的情感,只能用心去体会,很难用几千个汉字的排列组合去表达,更别说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了。
过春节,这种传承了上千年的文化,化作了一粒种子,是从每个中国孩子出生开始就已经在他们心中了生根的。既然落地生根发了芽,便不能轻描淡写将其作罢。是的,这种感情会随着孩子的长大,一点点在他们心中发酵地更加浓郁、醇香。
在我们(也就是现在所说的90后的这一代人)小时候,过年意味着长长的寒假、漂亮的新衣服、各种各样的好吃的,还有每年必须要照的全家福。记得那时候,在年三十儿那天,奶奶一个人可以包出全家人吃的饺子。在百十个饺子中会有三个特别的,它们的馅儿不是普通的饺子馅儿,而分别是:花生、糖、硬币。这三种东西都有着各自的寓意,象征着来年生活顺遂、甜蜜、财源滚滚。向来我总是把吃到其中一个饺子作为及其幸运的事情,而如果这种饺子出现在奶奶碗里并被她发现的话,她也总会让给我吃。
这种习俗是我从小就知道的,所以以后我也会照做,把它延续下去,不为什么,只为心里那份习惯,心底那份情感。
回家的路,不管再远,都不远。
春运,一次次可怕而又温暖的旅程。有多少人在外打拼一年或是几年,满心欢喜得怀揣着自己的胜利成果,踏上回家的列车、航班。可怕的是,中国人在短短40天内完成了10亿人的35亿次出行;温暖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浓郁的感情、一条回家的路。即使再远,再难,他们都要回家。
农历腊月23,我在上海南站候车。放眼望去,候车室里的旅人们都是大包小包的在身上,手中拿着一张小小的车票,那张车票可能是他们守了很久的售票窗口买来的、可能是刷了无数次12306买来的,可能是发车前一天刚刚刷到的一张硬座、也可能是发车前一个小时买来的无座。但不管座次怎样,我想他们都不太在意,他们在意的是:有了这张车票,就可以回家。
BBC曾拍摄过一组纪录片,他们称中国新年为全球最大的盛典。是的,这个称呼一点没错,反倒很贴切。
一大家子人围在桌子旁,说说彼此这一年的经历、谈谈各家孩子的期末成绩,想象中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多么幸福的画面。望着老家长眼角的皱纹,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那些痕迹见证了一个整个家族的兴衰荣辱、风云变迁。
年纪越来越大,已经到了齐一《这个年纪》中的年纪,越发体会到了亲人对于每个生命重要程度。那是父母子女一场恩重于山的情分,那是兄弟姐妹一场手足情深焉能或忘的根本。苍白的语言文字好像都不能形容那感情的厚重与真挚。作为一个工科生,想把这些感情用文字表达得那么贴切确实有点为难,我只能把我能想到字的先码上了。
现在是农历丁酉年大年初二晚上23点58分,坐在被窝里抱着电脑的我,脑海中浮现出历年我们家过春节的一幕幕,大多是很幸福的场景。准备合上电脑睡觉的我,想把那些场景在脑海中浮现地更清楚一些,好让梦中可以再现。
晚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