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紫禁城
离开天安门广场,我们从地下通道过长安街,经天安门广场进入600多年的皇宫——故宫紫禁城。深红色的宫墙,金色的琉璃瓦顶,是故宫紫禁城最显著的特征。厚重的大屋顶,精美的彩画,屋顶的吉祥瑞兽,让故宫更加宏伟壮丽,威严沉重。走进深邃封闭的宫墙,有一种惶惑不安之感。
故宫紫禁城由永乐皇帝朱棣始建,蒯祥设计,历时14载,用工100万,房屋9999间半。据说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是一万间,民间宫殿不能超过天宫,因此故宫就造了9999间半。
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旨,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造紫禁城。1403年,明朝历史上“建文”的年号成为历时,建文帝四年的统治,在一场史称“靖难之役”的战争后成了往事。永乐元年(1403年),大明的国都还在南京,这里是自东汉以来就被认为有王者之气的六朝古都,有集中国两千年宫殿建筑之精华建造的皇家宫殿。此时的北京城在大明的版图上,还只是朝廷的一个布政司,叫作北平。这里人烟稀少,但永乐皇帝11岁就被封为燕王,北平是他和他的部下熟悉的地方,他们对这里充满感情。
永乐元年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一个叫李志刚的礼部尚书,奏请永乐皇帝,称燕京北平是皇帝“承运龙兴”之地,当效仿太祖皇帝的做法,把北平立为陪都。永乐皇帝满心欢喜,当即应允。在这之后的几个小时里,北平成为北京,改名“顺天府”,称为“行在”。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同时也开始强令向北京迁入各地流民、江南富商和山西商人等百姓,而一座伟大的宫殿也将由此诞生。
史料记载,此时的朱棣正处在一种十分不安的微妙气氛中。作为一个从侄儿手中夺取皇权刚登基的皇帝,对反对他的建文帝旧臣的杀戮还在继续。攻入南京时,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神秘失踪,生死不明,这都让永乐皇帝惶惶不安。侄儿的生死更成了他最大的心病,甚至在某一天上朝时还差点被御史大夫景清刺杀,此后朱棣在南京城里经常做噩梦。站在如今的故宫里,不难想象自幼在北平长大的永乐皇帝是越来越不喜欢住在南京,对北京的怀念也更加强烈,迁都北京的计划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这年的五月,在一次临朝时,永乐皇帝说北京是他旧时的封国,有国社国稷,建议实施国都礼制,却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自此以后,朱棣便谨慎很多,开始以迂回而秘密的方式,系统而缜密地为迁都做准备。也就是在这一年,北京城里突然多了很多来自江浙等地的南方人。他们得到朝廷的应允,迁至北京将获得免缴赋税的优待条件。同时在北京的郊区,也多了很多垦荒种地的农民。
永乐三年(1406年),不知是永乐皇帝自己的授意,还是大臣们揣测上意的结果,总之南京的皇宫里发生了一件令朱棣高兴的事。在这一天的朝堂上,以丘福为首的一群大臣,建议在北平修建一座新的宫殿。永乐皇帝自然是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一场浩大的工程拉开了序幕。
永乐皇帝开始派他的亲信奔波全国各地,开采名贵的木料,为这项浩大的工程作准备。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十一年。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中,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有人用“进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的代价。那么这些巨大的木材又是如何运到北京城的呢?据史料记载,这些木料更多的由天然河流和修凿运河,通过漕运从四川、贵州、湖广等地的崇山峻岭里被输送到北京。令人叹息的是,如今走进故宫,这些珍贵的金丝楠木已经难觅踪影,今天故宫里所能见到的巨大木柱,都是后来清朝时用松木拼凑而成的。同样,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也很艰辛,此外还在苏州烧制专供皇家建筑使用的金砖,从山东临清运送建筑宫殿使用的贡砖。在这备料的的十年中,北京也逐渐称为大明王朝疆域内最热闹也是最庞大的建筑工地。
宫殿尚未营造,永乐皇帝已经迫不及待北上,以旧时燕王府作为临时宫殿,自1409年始便以巡守的名义住在这里。至宫殿建成后的1421年,朱棣在北京度过了5年又8个月,这时的决策、军事和行政系统都已经逐渐北迁。
就在朱棣谋划迁都的时刻,他最亲信的人——徐皇后——去世了。徐皇后是由朱元璋亲自说和的朱棣的结发妻子。朱棣没有把自己结发妻子的陵墓建在南京,而是在北京另寻吉壤建陵,即是今天昌平以北20多里的明十三陵之长陵。朱棣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京,已经昭示他迁都北京的决心。之后,南京城里的一些大臣开始上疏,反对永乐皇帝的迁都用意,然而不是被革职就是被严惩,从此再无反对之声。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北京一次性地会集了数十万名工匠,开始修建紫禁城,历时三年,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
仰头观看高高在上的端门,建筑结构和风格与天安门相仿,上为楼,下为墙,重檐庑殿顶。檐下是精美的和玺彩绘,尽显皇家的最高等级。高高的顶层檐楣下嵌“端门”牌额,一层正中廊柱之间玻璃幕墙上嵌巨大的“故宫博物院”五个大字。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之后,端门城楼一直作为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库房,直至1999年才对文物进行搬迁和护漆彩画等修缮。明清时期,端门主要是作为存放皇帝仪仗用品的地方。据说,每逢皇帝出巡、回銮,举行大典时,仪仗队都会取出各种仪仗,整齐排列在甬道两旁,钟鼓齐鸣,逶迤三里,以示封建皇权威严。皇帝出巡、祭祀出宫时,一定会先登上端门,因为“端”由“兆始”之意,寓意好的开端。皇帝回宫时,端门鸣鼓,午门敲钟,寓意圆落终端。端门甬道两侧,布局设置有排列整齐的廊庑,这里是中央机构的六部分署,俗称东西朝房。这种门庑围成的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受中国“五门三朝”制度影响,突出了皇宫建筑的威严肃穆。
穿过端门就来到了午门前。在电影电视里,常常听到皇帝说“推出午门斩首”,其实是以讹传讹。古代斩首示众从来只会在菜市口,不会在午门。午门前既没有群众,达不到杀一儆百的效果,皇帝也更不会在自己家门口杀人。故宫的修建延续了周制中对皇宫建筑的要求,皇宫之前要有五道门:丽正门(前门)、大明门(中华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推出午门”是“推出五门”谐音,即推出皇宫五道门之外的意思。其实午门为明故宫始建,只是用于“廷杖”的地方。当然“廷杖”也会打死人,以讹传讹也就成了斩首的地方。据说当时“廷杖”执杖的侍卫非常威风,因为受杖之人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们手里,重则使用灌了铅的杖,三两下即可要人性命,轻则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做做样子也就罢了。
抬头去看午门,同样也是红墙、金顶、彩绘走檐,顶额正中嵌“午门”牌额,亦为受“五门三朝”制影响,以门庑围成广场和层层递进的布局。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呈“凹”字形,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正面北楼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金顶,与端门结构风格相仿。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门,从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亦称“雁翅楼”。东西两侧雁翅楼前后两端各设阙亭一座,四角重檐攒尖顶,与雁翅楼庑房形成连廊,正中门楼两侧阙亭内设钟鼓。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祭祀太庙时击鼓,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威严的午门犹如三峦环抱,玉峰突起,气势雄伟,故又称“五凤楼”。
从正门看午门有三道门洞,中间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入一次;殿试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清朝时期,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穿过门洞走到午门北面,才看清午门其实为五道门洞,左右两边还各暗有一道掖门,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城台,再向北转,从城台北面出去,平时不开。
午门在明代时作为赏赐之地,每年正月十五,午门悬灯赐宴百官。皇帝立春赐春饼,端午赐凉糕,重阳赐花糕。也被作为惩罚之地,有大臣惹怒皇帝而被批“逆鳞”者,要被带到午门受廷杖之责。清代时在此举行“颁朔之礼”,即皇帝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于午门颁发次年的历书。同时,国家遇有大规模战争,凯旋回朝时,皇帝亲临午门接受进献战俘,称为“献俘仪式”。
进入午门就进入了故宫核心区,前方就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亦是外朝宫殿的正门。故宫为外朝内廷布局,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两翼为文华殿、武英殿,是朝廷举行大典的地方。内廷中心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两侧为东、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皇帝嫔妃们居住的地方。位于宫城最后神武门旁的是御花园,是皇帝和嫔妃的游玩休憩之所。
太和门前是空旷巨大的广场,中轴线御道系用汉白玉铺设,两侧为青砖铺地,其间还镶白色方砖。过午门和太和门之间,内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流淌,给庄严沉重的宫殿增添了几分灵动。河上横架五座汉白玉石桥,习称“内金水桥”。风水学上“金”就代表“西”,“金水”风水意义上讲,就是西边流过来的水。据《元史·河渠志》记载:其源出于京西宛平县玉泉山,流至义和门南水门入京城,故得金水之名。河上的内金水桥与天安门城楼前的外金水桥结构造型相同,只是桥不系三拱而是单拱。五座桥沿着弯曲如弓的内金水河弧形排列,桥面为拱形,两侧栏杆雕刻蟠龙祥云,造型秀美华丽,与雄伟壮观的午门和金碧辉煌的太和门相互映衬。五座桥的规格制式也与外金水桥相同,中间为御路桥,向外两侧依次为王公桥、品级桥,彰显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
走过内金水桥,坐落在广场另一端的便是巍峨的太和门。太和门为重檐歇山顶,金色琉璃瓦,红色圆柱扇窗,下为汉白玉基座,围以汉白玉栏杆。门前列铜狮一对、铜鼎四只,左右各设一门,东为昭德门(明代称弘政门),西为贞度门(明代称宣治门)。光绪十四年(1888年),贞度门曾失火,并殃及太和门和昭德门,次年三月重建。门前广场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并有协和门(明代称会极门)和熙和门(明代称归极门)东西对峙。
太和门初建时名为“奉天门”,明嘉靖十四年(1562年)改称“宣极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太和门”。此门为“天子五门”之一,堪称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门,其内就是俗称“金銮殿”的太和殿。“天子五门”中,它相对于应门,“应门者,居此以应治”。明清两朝,太和门均作为“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和处理政事。清初的皇帝还在此赐宴,颁布大赦令等。清康熙起,“御门听政”改在内廷乾清门进行。
太和门正门只供皇帝出入,东侧昭德门供文官进退,西侧贞度门供武将进退。门前左雄右雌两对石狮威武雄悍,象征镇守皇室,辟邪驱恶。东侧雄狮右前爪按绣球,寓意统一寰宇,西侧雌狮左前爪逗弄幼崽,寓意子嗣昌盛。
穿过太和门,眼前是巨大的广场,顺着中轴线上的御道往前,长长的御道尽头,高高的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坐落着紫禁城里最大最核心的宫殿——太和殿,就是俗称的“金銮殿”。广场的另一边,威严的大殿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灿烂,神圣的让我怯于靠近,不知殿内坐的是那位皇帝,让我内心辗转反侧。
殿前的广场不知有多大,只能说很大很大,踏在广场的青石砖上,有一种威慑,不敢大声言语,像古时上朝的臣子,战战兢兢,唯唯诺诺。据工作人员介绍,太和殿前广场上的青砖,为不同时期铺设,仔细观看还能分辨出新旧。我踩着广场上的青砖来回寻找,确实发现一片一片区域的青砖颜色较深,保护比较完好,但大部分青砖颜色灰白,不同程度破损,折射出历史的遗痕。据说,在一次检修中,一位工作人员在太和殿前发现了开裂的地砖,所以请了专业人员进行处理,竟意外发现地砖下面还有一层地砖,一层一层地挖下去,竟有十五层之多。其如此多层的地砖,目的就是在举行重要仪式的时候,为了保护皇帝的生命安全,防止一些地下盗贼挖通道路,所以在地下铺设了厚厚的十五层地砖,而且这些地砖的摆设并不是特别规律,想从下面挖通通道是根本不可能的。环顾广场四周,没有一草一木,包括我们从天安门进来,直到太和殿前,也不见树木绿植。据说也是为了防止刺客刺杀皇帝。不种一树一木,可以使广场上视野开阔,也让刺客无处掩身。
逐步走向太和殿,庄重威严的气氛越发浓重,抬头看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一种皇权的象征镇压着百官、平民。即使如今走到它的跟前,一种威慑感还萦绕在头顶。太和殿为中国古代建筑形制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放两尊巨大的大吻,岔脊上装有10只屋脊兽。最前的是骑凤仙人,其身后分别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中国古代建筑一般以九兽最大,体现至尊的含义,然而对于太和殿来说,连最大的数字“9”都不足以表达它的尊贵,因此在它的岔脊上出现了十个走兽,多出来的一个叫“行什”,这是中国古代历史建筑中独一无二的。
太和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中国古代讲究“九五之尊”,皇家最高形制建筑一般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难道太和殿面阔十一间也像它屋顶上的脊兽一样,最大的数字也不足以表达它的尊贵吗?查阅历史资料才知,太和殿原先其实是为九开间形制,因其建成之后多次遭遇火灾被焚毁。清康熙皇帝重修时,考虑到防火因素,所以把木构的斜廊改成了砖墙,同时把太和殿两边的游廊改成了夹室,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十一开间形制,实际上没有改变原先九开间的格局,也就是没有改变它“九五之尊”的含义。
翻阅太和殿的历史,其几遭火灾多次重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这座伟大的宫殿终于建成,当时太和殿还叫奉天殿。1420年春节,永乐皇帝在这里举行规模宏大的朝贺仪式。他登上高敞北阔的奉天殿,接受大臣门的跪拜。永乐和他的大臣们都为这座辉煌无比的宫殿所振奋鼓舞。永乐皇帝也大赦天下,减免赋税。大批的百姓和囚徒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然而,就在大殿落成三个月后的一天,即公元1421年5月9日,奉天殿等三大殿遭遇天火,毁于一旦。永乐皇帝朱棣除了痛惜宫殿被毁,更令他痛心的是对自身的怀疑,她整日惶恐不安,怀疑自己的所作所为触怒了天意,于是他敕谕文武百官进言,指出他的作为不当之处。惶恐和愤怒之中的永乐皇帝,让大臣门跪在午门前辩论,并处死一名指责他的官员。自此之后,朱棣的健康每况愈下,不久之后在致力扫除边患发动的第六次北征蒙古的战争中,戎马一生的他忽然从马上摔下,终于在北征蒙古的途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毁于天火的三大殿,永乐年间再未重修,之后的二十年,曾经辉煌如禁境一般的紫禁城中央地带是焦黑的废墟,直至明正统元年(1436年),明英宗朱祁镇即位。这位只有7岁的孩子十分崇拜他的曾祖父朱棣,他一登基就启动重修紫禁城。当年秋天,朱祁镇下诏命召集数十万军夫修建京师九门城楼。又过了五年,他正式下诏重修三大殿和乾清、坤宁二宫。一年半后,拖延了十几年的重建工程完工,一切都尘埃落定,紫禁城又完好如初,奉天殿再一次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然而,重新修建好的紫禁城,此后数百年又要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重建,他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一百三十七年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再遭大火,前三殿及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7年,历时十年,才全部重建完成。又过了三十六年,即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紫禁城又遇大火,前三殿、后三宫悉数焚毁。此次复建工程长达三十年,直至明天启七年(1627年)方才完工。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后,李自成撤退陕西,走前焚毁紫禁城,留给顺治皇帝的是一片焦炭废址。据史记载,除了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还在,其余建筑一应具焚。
据《清实录》记载,六岁的顺治皇帝是在皇极门,也就是今天的太和门登的基。次年,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宫殿被一一修复,并重新命名。改朝换代在建筑上最直接的体现,皇极殿改名太和殿、中极殿改名中和殿、建极殿改名保和殿。一个“和”字,对于一个刚刚建立尚不稳定的新政权来说,包含了他们对天下和平、军民和谐的最迫切期望。从此,紫禁城的牌匾上也出现了满文。
如今走进紫禁城,从天安门一直到三大殿,都没有看到牌额上嵌有满文,直到进入内廷后才看到宫殿上保留满汉两种文字的牌额。据史记载,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称帝,引起老百姓的强烈不满。袁世凯身边的谋士就想出注意,建议把故宫外朝宫殿匾额上的满文去掉,以示他们依然是反清的,借此安抚百姓。但是当时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还住在宫内,自然是不同意袁世凯的做法,因此内廷的满文就没被去掉。至于为什么溥仪反对就没有去掉,不得而知,反正没过多久袁世凯这个“皇帝”就被赶下台,一命呜呼了。至今,游客走进故宫,对匾额上的文字,还感到好奇、疑惑颇多。
十八年后,一个寒冷的冬夜,太极殿西侧的御膳房突然冒起火光,太和殿再次被变成一片废墟,而且在此后的十八年始终都是一片废墟。直至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康熙皇帝平定了各地叛乱和外国入侵,巩固统治后,终于腾出手来重建太和殿。此时距离上次重建太和殿已过去六十九年,人们早已不知太和殿的确切比例和数据。爱读书的康熙翻遍了书籍,结果都令他非常失望,但一位名叫梁九的人使情况有了转机。当时已过古稀的梁九,明崇祯年间进入工部,已经在工部工作了四十多年。据《梁九传》记载,他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做了一个太和殿的木模型,工匠们就按照模型的组件放大十倍制作。令人称奇的是,放大出来的每个组件,安装上去都严细合缝,分毫不差。幸运的是,自此太和殿建造的所有材料及尺寸都被记录在《太和殿纪事》这本书中,为后人修建太和殿留下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太和殿落成,并举行了盛大的落成仪式。这不仅是一座宫殿的庆典,更昭示着一个新的盛世的开端。此后三百多年,太和殿再没有经历毁灭性的遭遇,但是历经岁月打磨,渐渐残破不堪,有些物件已经腐烂、彩绘褪色,因此,2006年开始“封闭式”大修,历时两年,至2008年7月中旬,太和殿又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出现在世人面前。
如今站在太和殿前,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大殿是整个紫禁城建筑乐章的高潮。坐落在八米多高的三级汉白玉台阶上,把皇权的至高无上烘托到极致。资料显示,太和殿从庭院到正脊高36.57米,是当时北京城里最高的建筑,面积达2381平方米,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建筑,长宽比例刚好是九比五,代表着“九五之尊”。
走近太和殿,红色的大木柱,金色的琉璃顶,檐下是错综复杂的斗拱,上绘精美绝伦的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有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龙纹的鎏金铜叶。三级石阶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外延是一千个石雕龙头螭首。据说每逢雨季,就会出现千龙吐水的奇观。大殿正前方是一块巨大的丹陛石,有篮球场大小,上刻九龙戏珠。两侧台阶由下至上共分三层三十九阶。丹陛石因古代皇宫前的台阶多为红色而得名,是皇权的象征,只有皇帝才能走,但皇帝不是走上去,而是由人走两边台阶抬上去。太和殿门前的丹陛石还不是紫禁城里最大的,据说宫中最大的丹陛石在保和殿后。
紫禁城中的石料都来源于北京西南郊房山的大石窟和门头沟的青石口。单就保和殿后的一块丹陛石石料开采就动用了一万多名工人和六千多名士兵,而运送石料的过程则更为艰辛。据说有数万名民工,在运送石料的道路两旁修路填坑,每隔一里左右掘井一口,在隆冬严寒、滴水成冰的日子,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两万多民工,一千多头骡马,用了整整二十八天才把石料运到紫禁城。工匠们就在巨大的石块上,雕刻出精美的浮雕,做成一整块华丽的丹陛。
走上三级台阶,大殿的门前挤满了游客,垫脚昂头往殿内张望,举着手机按动快门不断拍照。我按着我的思路,由外而内慢慢欣赏。殿前月台东西两端分别陈设日晷、嘉量各一,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从两端向内分别陈设铜龟、铜鹤各一对。龟、鹤都是长寿之物,象征江山稳固长久。此外,殿前月台上还设有铜鼎十八座,代表了大清国的十八个省份。
看完殿外月台上的陈设,回头再去看大殿内,游客已经减去一半,我可以站在门前的栏杆边,清楚地看到大殿内的摆设。大殿内摆设相当简单,正中是一朱漆方台,台上髹金漆云龙纹宝座是唯一的主角。殿内所有的摆设都围绕宝座展开,目光所及之处,皇权的威严辐射到每一个角落。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后是九龙金漆屏风,两侧排列六根直径约一米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宝座上悬“建极绥猷”横额,两侧金柱上嵌“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宁”楹联,系由乾隆皇帝亲笔所题。宝座前陈设宝象、甪端、仙鹤和香亭各一对。宝象象征国家安定和政权巩固;甪端代表吉祥如意;仙鹤表示安康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宝座上方是最高贵的和玺彩绘,正中安置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盘卧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被称为“轩辕镜”。
轩辕镜在古代有避邪的功能,安置在太和殿宝座的正上方,更是有辨别真假天子的作用。据说,袁世凯复辟,坐上了太和殿里的宝座,抬头看到头顶上的蟠龙,顿时非常畏惧,吓得把龙椅往后移了三米,并把髹金漆云龙纹宝座换成了舒适的沙发,但还是很快被赶下台,不久死于疾病。许多年后,工作人员在故宫一间废旧家具的库房里,才发现了这张被搬走的龙椅。通过照片的对比和文物修复,才让我们看到今天太和殿里的龙椅宝座。
宫殿内部装饰华贵灿烂,庄重威严,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我从门外看到的却是封建王朝积留下来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和皇帝的无奈、大臣的恐惧。在心里升起的是一种阴森恐怖之感,有幸自己没有生在那个皇权至上的时代。
太和殿的地面铺以金砖,故又名“金銮殿”。金砖其实并不是黄金制造的砖,而是因其打造费用极高而得名。金砖是苏州一代特制的砖,其表面漆黑、油润、光亮、不涩不滑。由于苏州一带土质细腻,烧工精良,烧出的砖达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据说烧制这种砖的程序极为复杂,一块砖起码要炼上一年。太和殿内共有四千七百一十八块这种金砖。明清以来,金砖受到历代皇帝的青睐,永乐皇帝建造紫禁城时,经苏州香山帮工匠推荐,决定使用苏州陆慕砖窑的金砖,并赐名窑厂为御窑。经过复杂工序烧制完成的砖经由运河北上,到达北京通州,在经过官府逐一严格检查,方可进入紫禁城。最为严苛的是,工匠每使用一块砖必须有三块砖作为备选,除了工匠使用的那块,其他备选的砖即便无可挑剔,也会全部被销毁,以示皇家御用的不可僭越。
因此,不论是在电影电视里,还是在评书小说中,经常让人误以为金銮殿就是皇帝早朝的地方。其实不然,太和殿是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如皇帝登基、大婚、册封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此举行新进士的殿试,直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在保和殿举行,但“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另据资料记载,2004年6月故宫大修之际,发现了太和殿中隐藏的神秘物品,位于太和殿中心位置的藻井正上方,即雍正皇帝命人安放在这里的符板。据说收藏在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皇宫档案中,如是记载: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雍正皇帝命人把三块符板分别安放在养心殿、太和殿和乾清宫。雍正皇帝安放浮板的举动,无疑明确了太和殿、乾清宫和养心殿这三处宫殿,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地方。
翻阅明清两代历史,皇帝上朝听政的地方设在太和门和乾清宫,称“御门听政”。明代皇帝“御门听政”都在太和门,清朝改在乾清宫进行。乾清宫亦是紫禁城内廷三大殿之首。明朝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日常事物。至清雍正皇帝即位后移居养心殿,原因是他不忍心住进父亲居住了六十多年的乾清宫。一个是紫禁城内规格最高的宫殿、一个是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一个是皇帝的寝宫。雍正皇帝在这三个宫殿安放符板,也就不难理解了。
据说乾清宫内上下两层共布置二十七张床,皇帝可以任意选择,目的是防止被暗杀,但仍旧不可避免发生了嘉靖皇帝熟睡时被十余个宫女企图勒死的“壬寅宫变”。此外,明末乾清宫内还发生过明代三大谜案之一的泰昌皇帝妃李选侍的“移宫案”。养心殿设为皇帝寝宫后,则由最初的简朴逐渐变得奢华,而且还装上了当时极其稀罕的物件——玻璃。从乾清宫到养心殿,作为明清两代24个皇帝生活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可以说是宫殿建筑群真正的核心所在,留下了24个皇帝各自不同的生活印记,见证了两代封建王朝从盛到衰的历史。
离开太和殿,我们没有继续参观中和殿、保和殿,而是径直朝内廷走去。进入内廷的宫墙前,摆放两口巨大的水缸,四周围以护栏,显然是宫内的保护遗产。据工作人员介绍,故宫里的建筑都为砖木结构,易引发火灾,所以为保证宫中有足够的水源用于灭火,便在宫内设置了许多大缸,亦称“门海”或“吉祥缸”、“太平缸”。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共设置水缸308口,如今只存231口,分铁、铜和鎏金铜三种,分别为明清两代不同时期铸造。明清两代,皇家内务府官员每天都命令杂役挑水把大缸灌满,冬季还在缸外套上特别的棉套,上面加盖厚厚的缸盖,同时缸下面的汉白玉石基座里还放置一盆炭火,昼夜不停燃烧。通过保暖和加热双重措施,防止缸内存水结冰,直至次年回春时节,保暖工作才结束。如今大缸的缸套、缸盖都已不见,但缸底的基座还完好无损,可以想象当年太监烧火保暖的场景。此外,我们在缸的外壁上还能看到许多刀刮的累累伤痕,均是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在紫禁城大肆掠夺造成,就连大缸外壁上的鎏金也未能幸免。今天静静安睡于故宫里的这些大缸,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掠夺和摧残中国文化的历史见证。
从外朝进入内廷,紫禁城的乐章也逐渐由阳刚的高潮进入阴柔的慢板。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皇帝“御门听政”的乾清宫,红墙金瓦,重檐庑殿顶。大殿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基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高20余米,檐角置脊兽9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拱,饰金龙和玺彩绘,三交六菱花隔扇门窗。门额上嵌满汉两种文字的“乾清宫”牌匾。殿前月台上亦是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置鎏金香炉,正中出丹陛。整体建制比太和殿稍低,但为内廷宫殿之首。与太和殿不同之处在于乾清宫前露台两侧建有两座石台,台上各设一座鎏金铜亭,称“江山社稷”金殿,俗称“金亭子”。亭子每面设四扇隔扇门,重檐圆柱攒尖顶,象征江山社稷掌握在皇帝之手。
乾清宫殿内正中两金柱间设雕龙屏风,屏前置金龙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两尽间为穿堂。隐约可以望见皇帝的起居摆设,也可想象皇帝在此生活和理政的场景。宝座正上方悬顺治皇帝御笔亲书“正大光明”匾,据说匾后藏有“秘建皇储”建储夹。史料记载,清代从康熙开始,沿用中原历代王朝立嫡长子的做法,确定皇位继承人。康熙十四年(1675年),玄烨在嫡长子胤礽刚出生时,下旨册立其为皇太子。康熙皇帝多子,在位时间又长,造成皇帝与太子,太子与诸皇子之间一场又一场残酷而痛苦的矛盾纷争。自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第二次废皇太子后,康熙皇帝再没有公开建储,致使康熙死后雍正即位成了历史一大疑案。雍正即位后,废除了公开建储制,实行秘密建储,即将写有即位人姓名的锦匣藏于“正大光明”匾后,又另书一匣藏于身上。皇帝驾崩之后,皇亲国戚和朝廷大臣们打开皇帝秘密建储的锦匣,即可得知下一个即位的皇帝,避免了皇室诸子之间的矛盾纷争。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成了秘密建储制即位的第一位皇帝。
当我们刚从乾清宫出来,正准备向后走时,旁边的工作人员喊某某嫔妃的寝宫开放了。当时并未听清楚时哪位妃子,也未判断是何情形,听到“寝宫”二字,就不由自主地顺着喊声走了过去。因为进入故宫紫禁城,后宫尤其是禁地,比高大宏伟的宫殿更能引起我的兴趣,只因里面隐藏了太多太多的故事。所以我就此告别内廷三大殿,从侧边小门走进后宫,原来刚才某某嫔妃寝宫开放的叫喊,不过是故宫里的商业活动,不免让人感到痛心。
我从宫墙后狭窄的甬道向后宫深处走去,两边高大的红色宫墙,远处不知多深的后宫,一种恐惧压抑之感袭上心头,让我屏气凝神,缓步向前,蹑手蹑脚穿行在后宫的宫殿里。高高的宫墙,紧闭的寝宫,宫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恐怖氛围浓郁。想想这六百多年的宫殿里,还埋藏着多少知名不知名的孤魂冤鬼。据说故宫里曾发生多起灵异事件,尤其是在月黑风高的古宅深院,孤魂冤鬼或歌或泣,飘然来去,阴气重重,森然恐怖。网上流传,1992年的某一天,故宫里雷雨交加,正在宫内游玩的游客匆匆寻找避雨的地方,突然一声电闪雷鸣,高高的宫墙边走过一群宫女和太监。游客自然不容错过,用相机拍下这个画面。此后还有不少专家出来解释,说是红色的宫墙含有四氧化三铁,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到下来,碰巧有宫女经过,宫墙就会如同录像带一样录下这个瞬间,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宫墙就会把录下的瞬间放映出来。
不管故宫里的灵异事件是真是假,经历了24任皇帝、500多年的历史,高锁的宫墙之内尔虞我诈的宫斗,冤死屈死的人太多太多,即使出现灵异事件也不足以为怪。通过人们对故宫灵异事件的构建,可见古时宫内与宫外是一墙相隔的两个世界。城外的普通百姓对墙内皇家人的生活只能是一种想象,羡慕墙内人的高贵和权势,同时又怜悯他们高墙深锁的禁锢生活。而我想到的更多的是后宫生活的悲苦与无奈,不管是宫女还是嫔妃,甚至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可能自踏进后宫的那一步,就永远地被深锁在高墙之内。赢得宫斗,争权夺宠,可能还可以在后宫走动,到御花园解闷。一旦失宠,可能一生都得在那小小的宫室内度过,只有身边的宫女和太监相伴。更有被打入冷宫者,只能孤苦伶仃地度过一生。离别了亲人,见不到生人,一生比死去还要可怜千倍万倍,但是天子不让你死,你连死的权利都没有。即使是那些争宠夺势胜利者,也日日夜夜提心吊胆,万般防备,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失宠或者死于非命。更有甚者,生下皇子后,根本不知道哪个是自己的孩子,可能一生都不得母子相见。因为皇室规定,皇后或嫔妃生下皇子后,有太监和奶娘抚养,多则可待上数月,少则皇子刚生下就被抱走,女人在皇宫里不过就是给皇室传宗接代的工具。断了上辈的亲情,没有夫妻的爱情,又被夺走母子之情,这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后宫的充满的怨气和孤魂冤鬼的阴气,也就理所当然的存在。
我穿梭在后宫宫室之间,每进一道宫门,都渴望看到迎接我的宫女、太监,哪怕她是一个游弋的孤鬼向我喊冤,甚至只是一句吓我的怨言。紫禁城里怨气之地最出名的当属珍妃井,但我没有找到珍妃井在哪,只听说故宫里有一口井,平日白天往下看,井底就是一些石头、杂草,但每到午夜12点之后再往下看,只要天上有月亮,看到的就是水,水上倒映的却不是你的面容。也不知道传说中的这口井是不是珍妃井。
逛不完的故宫,看不完的故事,只怪时光走的太快,时间又太少,有太多想看没来得及看的地方。想想下午四点宫门关闭之后,独自一个人静静地走在这深宫内院,感受这皇家几百年的历史,触摸孤魂冤鬼的怨气,但此时我只能顺着宫墙,在有限的时间内急匆匆地游览,误打误撞走进了储秀宫。
经过了六百年,储秀宫的外墙、门窗都已布满历史的痕迹,不见皇室宫殿的华丽,而是显得古朴沧桑。进院时,宫殿正在维修,主殿和两侧配殿及南侧的翊坤宫都搭着脚手架,围着防护网,但依然可以透过廊下的玻璃窗看到室内的装饰和摆设。
储秀宫为单檐歇山顶,脊角上置7只瑞兽,面阔五间,前出廊。外檐斗拱彩绘和内檐斗拱、梁枋上原本鲜艳的苏式彩画,以及门额上牌匾,都已经被岁月磨砺的褪色泛白。东西两侧配殿分别为养和殿、绥福殿,均为面阔三件,单檐硬山顶。后殿为丽景轩,面阔五间,亦为单檐硬山顶,东西配殿分别为凤光室和猗兰馆,现在均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活展馆。
储秀宫位于后宫的西六宫内侧最后,可见在后宫宫殿的地位并不算高,主要作为后妃居住地,但从这却走出了清代的四位皇后和一个太后。四位皇后分别为:孝和睿皇后钮钴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孝哲懿皇后阿鲁特氏和末代皇后婉容,一个太后就是慈禧太后。清咸丰二年(1852年),兰贵人叶赫那拉氏选秀入宫,就居住在储秀宫丽景轩。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的一天,储秀宫里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被改变了,大清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也被改变了,她就是后来统治中国48年的慈禧太后。光绪十年(1884年),已居长春宫十年之久的慈禧在五十大寿之际,执意移回储秀宫,并打破乾隆定下的后世不得更移六宫的祖制,耗费白银六十三万两重修储秀宫。不难推测,慈禧在五十大寿重回储秀宫,其一是因为这里是她生下同治皇帝的地方,也就是她抓住政治权利开始发迹之地。其二是十七岁入宫的慈禧,这里到处都是她青春的记忆,也是埋葬她天真烂漫的地方。其三当然这里还有她与咸丰皇帝的爱情,有她对咸丰皇帝的眷恋和念念不忘的皇恩。
离开储秀宫,也是离开故宫的时刻。走过皇帝的御花园,我们没有逗留太久。局促的御花园,可能是偌大的皇宫内为数不多能看到绿植的地方,不显的大气,反而让人觉得土地的紧张。走神武门出故宫紫禁城,面前时高耸的景山,城外时平静的护城河。河边是来往穿梭的车辆,栏杆旁还有零星几个垂钓者。据说河中曾经种满荷花,河边有临水拂面的垂柳,现在都已不见了踪影,随着封建王朝一起被泯灭在历史的长河里。对岸高高的宫墙上,仿佛还能看见守卫皇城的御林军。据说护城河宽52米,刚好是弓箭射不到的距离,但不论是明末李自成攻城掠杀,还是清末八国联军进宫践踏,这些宫墙城河哪一次发挥了作用,留下的只有崇祯皇帝的景山自缢和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回望历史,除了孝庄、甄嬛、慈禧这些后宫的狠角,哪个进去了再走出来过。这高高的宫墙,深锁的大院,锁住了多少少女的青春、人性的自由和历史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