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写文章,如果存在相关排版问题,还望大家包涵下。首先自我介绍下,本人91年,毕业六年,刚毕业两年多在某世界五百强做税务和财务分析,后来去PwC做了两年税务咨询。又去年因个人原因辞职,然后去考研,考取了上海交大全日制法律硕士,九月开学,如果有网友需要,我之后也可以写一写备考非法学法硕的经验。已经有的证书包括CPA/税务师/中级会计师还有其他一些小证书比如证券之类的。
我主要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我希望这个帖子不仅仅是告诉大家该如何备考CPA,而是能让大家对于CPA以及相关行业能有更好的了解,再决定自己到底要不要备考以及如何备考并且如何最大化利用该证书。
1 CPA目前现状、难度以及含金量
2 你是否真正需要考CPA
3 CPA备考各个科目的大体规划(只针对专业阶段,综合阶段通过率较高)
4 考了CPA后的职业规划以及行业前景(个人看法)
以上,就是这个帖子主要四个方面的内容,大家可以选择性观看。
1 CPA目前现状、难度以及含金量
既然能点开这个文章的人估计对CPA是啥也都有基本认知,我就不啰嗦了。CPA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还是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不管是国家对于审计以及企业财报数据要求的日益严格(PS 你要知道以前CPA是可以挂靠的,现在敢挂靠的都是不想活的),还是说因为一些证书的取消和改革导致对于CPA的需求,比如IBD、券商、银行、咨询服务(麦肯锡等)甚至于现在很多高端财务行业相关的猎头都要求有CPA……所以说CPA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这个前景也因为地区的不同而不同,虽然对于绝大多数财务相关人士而言,CPA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山峰,但是难如CFA、精算师等也照样有人考的过去,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以及各大培训机构的日渐成熟,目前CPA的人数已经达到25万(包括非执业),并且还以每年八千到一万人的速度在增长,在北上等发达地区,CPA已经慢慢出现过饱和现状。以我之前所在的普华为例,光我朋友圈里通过CPA的也有二三十人了,这还不包括我认识的其他事务所的人,所以说CPA已经不是之前的一证走天下了,如果你有比较长远的目标,你要清楚的知道CPA只是一个入门条件,而非你吹嘘的资本,更无法给你带来最直接的即时效益。
至于难度,其实已经在逐渐降低,问过所里不少去年参加过的小朋友,都表示难度有很大下降,尤其是会计和财管,财管快变成了看谁敲计算器更快。在我看来未来两三年应该是最适合考CPA的时候,原因如下:一是因为注会协会很早之前就定下2020年要达到三十万CPA的目标,如今只差两年,但是却差五万人,考虑到天朝特色,近两年协会可能会存在完成目标的压力,进而对考试难度进行部分放水。二是随着CPA人数的增多,向后注会考试再次进行变革是必然趋势,参考一下法考便知,司法考试在经历了多年野蛮生长以后,导致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快多如牛毛,为了防止泛滥,才不得已进行法考改革,从报考条件下手,而在去年法考元年,因为老人老办法,非法本毕业仍旧可以报考,导致通过率奇高。所以本科不是财务相关专业的人想备考CPA的话,请越早越好,别之后报名条件改革,进行相关专业限制,就郁闷了。
考证书,首要问题当然就是含金量,CPA作为国产财务顶尖证书(PS 职称考试不考虑在内,因为是不同的两条路),几乎没有之一,在未来许多年内是不可争议的事实,所以大家完全没必要担心含金量的问题,随着经济和金融虚拟化的发展,即便CPA人数在不断增高,但是市场需求也会不断增长,虚拟化时代就更需要CPA去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相关行业也更加需要CPA的学习能力和基本素养。
2 你是否真正需要考CPA
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是因为近几年不少人向我咨询备考CPA的事情,面对这些人我首先都会问对方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考CPA?结果大部分人都是盲目报考,或者觉得考下CPA就可以立马升职加薪等等,但问题在于CPA的备考是个漫长而又枯燥的过程,以我个人为例,专业阶段两年,综合阶段一年,因为事务所的工作压力,我综合阶段拖了两年多,直到去年辞职以后才考了,共计三年。综合阶段排除不说,因为相对很简单,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做不到一年六门,所以我这个考取速度已经算是很快了。你想想两年的时间内,除了你在校读研以及大四最后一年,绝大部分人都是在职备考,你需要上班,应对领导、应对工作,你就得几乎牺牲掉所有的娱乐,把绝大部分业余时间放在备考上。我在某五百强那会,我税务的领导也想考CPA,但无奈还有家庭还有孩子,就更很难备考了。
所以面对如此漫长而又枯燥的过程,如果你连为什么要考CPA都想不清没有一个坚定的目标的话,你是肯定坚持不下来的。所以,切忌盲目跟风,到最后可能你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却丝毫没有效果。小孩子才说过程更重要,大人更多还是唯结果论,面对考不上的你,不会有什么企业或者公司,因为你多努力备考而青睐你。请想清楚,你是否真的需要花费两到三年的所有业余时间和精力放在一个你很可能考不多,即便考过了也不会给你带来即时效益的证书,而将这些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方面是否更值得,这点尤为重要。想清楚了,真的能有支撑自己走下去的目标,再往下看。如果还没,那就直接右上角点×,好好想想吧。此外CPA是一个越年轻考出来越吃香的证书,如果你已经年龄不小25岁以上甚至于30以上才开始报考,并且也并无事务所经验,想通过考下CPA去事务所发展的话,个人建议还是慎重考虑吧。
我认为需要CPA的人,主要的还是相关行业从业者,比如企业财务、审计、风估等,亦或是追求知识复合型,比如金融或者经济律师、企业IPO,重组并购的法律顾问等,还有一种就是自己想创业不是小打小闹的那种人,这点单独着重说一下,作为一个有远大目标的创业者,CPA是很值得你去报考,就算考不上,也可以通过备考去系统学习相关知识,上到公司决策,下到会计核算,CPA都可以给你提供相关的知识,作为一个有远大目标的创业者的话,如果你连最基本的财报都看不明白,又如何做到以后掌管整个公司运营呢?好了,啰嗦了这么多,如果以上两个问题,你都想明白都搞清楚了,就可以继续看下面更重要的两部分了。
3 CPA备考各个科目的大体规划(只针对专业阶段,综合阶段通过率较高)
⑴如何进行报考科目的搭配(两年制或者三年制)
由于四五年的话,战线太长,疲倦期会更重,所以直接pass掉,我这里主要讲一下对于两年或者三年的备考科目搭配看法。备考科目难度:审计≥会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个人看法,不必太较真,这是我个人备考过程中的感受)
①两年制建议如下:会计+税法+经济法(or战略)/审计+财管+战略(or经济法)
说一下这种推荐的理由,首先两年制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每年过三门,这样不至于其中一年过于紧迫。考虑到难度搭配,建议两年制的人,将会计和审计分开,虽然很多人都说审计和会计联系很大,但是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不大,你可以理解是一个是正向核算,一个是反向审核。税法放在前面,是因为税法变化太快,尤其是近两年尤为明显,建议各位还是将税法放在前面,以免后期大量知识更新,还要重新去适应新的税率和知识。至于财管,财管近几年,难度增大十分明显,个人认为,财管以后的难度甚至可能会排在第一位,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财管各种定义和计算公式以及现金流模型的计算实在太容易混淆,需要大量的时间去不断重复,考虑到会计和审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PS 会计最近的变化其实算不上什么变化,稍微了解的人都清楚这只不过是在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而已,毕竟国内的会计准侧的天朝特色还是太多,如今都经济全球化时代,你还在闭门使用自己的标准,对于企业走出去势必不利,所以会计的这种变化只能说是大势所向,并不是什么新知识或改革)。
至于经济法和战略,两者择一即可,个人更推荐的是先经济法,因为经济法里含有大量合同法和民法的内容,而且也都是经济法的重点所在,而最近几年我国合同法和民法会有大量修订,民法总则也即将颁布,为了避免事后大量知识变化给各位带来的不利,我建议将经济法放在前面。
②三年制: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or战略)/财管+战略(or经济法)
这里主要的不同是,我把目前难度排名前二的审计和会计放在了一起,且放在第一年。最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你想通过一种考试,而且是CPA这种多科目的考试,最难的点在于你能不能通过最难的科目,而不是说能不能通过容易的科目。我个人的看法是,上来先解决掉最难的,向后你也可以以更轻松的心态面对容易的,也可以对这个考试的难度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不至于前面花费时间通过容易科目,后面却因为难科目导致前面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具体搭配,大家也可以多询问已经考过或者正在报考的人,以便于对整个考试难度和过程有着更清晰的认知。下面就具体到每个科目,都需要注意哪些以及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和建议。
⑵各科目备考的个人看法和建议(按照之前个人认为的难度顺序进行)
前言:我并不对具体的各个章节作分析,也不回答任何咨询题目的问题,我只是将一些我自己在备考中觉得,大家可能存在的没注意到的比较大问题写出。章节分析等,还请大家咨询查找各大网校课件,上面都有。我整个备考过程中没买过教材,也几乎没看过视频课件,因为觉得太浪费时间,只是将东奥的讲义打印出来,看一章节讲义,然后做一章节的轻松过关1的练习题,后期用东奥APP不断刷轻一选择题,大题重新自己做,最后做最后六套模拟题,真题在我个人看来意义不大,这只是个人复习方法。
①审计
审计是一门对于初学者,甚至于本科就是学财务的人都十分不友好的科目。其主要原因是大部门备考CPA的人还是没在现实中真正接触乃至从事过审计,因为审计是一个实践性特别强的科目,如果你没从事过的话,拿起审计那本书无疑是天方夜谭,甚至你会觉得抽象化的知识如此之多。其次审计在考试上还有个最重要的点,那就是审计书面语的表述,如何用审计人的思维和话语来表达出来自己的看法。很多人备考审计的时候,觉得看起来好像很容易,不管是抽样调查也罢,不管是各科目审计,审计模型设计或者风险设定等,看书的时候自己好像都能理解。自己做题的时候,好像也能写出个一二三,跟答案一对比,总觉得意思是对的,可是看着自己写的就跟大白话一样,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专业财务人士的表达,这是很多人在备考审计中的一个最大的缺点和不足,我也遇见过好几个考完审计觉得稳的不行,一出成绩直接抓瞎,就是觉得自己大题貌似写上东西了,事后对比官方答案的表述,真就是天差地别。
所以建议在备考审计的过程中,一定一定要全面,因为审计的多选题选项非常具有迷惑性。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边边角角都不要放过,全面性对于审计来说是最重要的。其次在做审计大题练习的时候,千万不要眼光手低,因为审计大题很多东西你看了会知道答案想表述什么,但是让你写成答案那样,几乎百分之百你是写不出来的,所以一定要自己写,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审计书面语的表达能力提高,能用专业术语的绝对不要用大白话,否则,你的审计通过的可能性极低,即便你想表达的意思是对的,阅卷老师也能理解,但请明白,你是未来的注册会计师,是财务这个行业顶尖的存在,如果连一个专业术语表达你都写不出来,你觉得,老师还能给你过吗?
②会计
因为做过一年多的GL,所以对于会计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不要把工作中的思维方式带到考试里来,因为会计是一门理论和现实处理差距最大的学科,甚至于许多人在中小型民企干久了,财务里不合规的地方很多,都已经忘了理论上会计处理该如何处理(PS 比如库存盘点损失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所以说,老会计人不要觉得我干过几年会计,就对会计有多深的了解,更别提会计的考试难点,诸如长投、金融资产、企业合并、融资租赁以及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处理,是绝大部分会计人可能干一辈子会计都没接触过的东西。 对于会计那几个重点章节,就不老生常谈了,比如长投要和企业合并一块看等诸如问题,网校的课件里也都会说。这几个比较难的章节,你上来看不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当时备考会计的时候,企业合并以及财务报表的章节前前后后看了不下十几遍,甚至在考试前一天还特意只看这几个章节。
其次,会计你要学会有的放矢,它不是审计,在多选题当中选项也基本都是互相关联的,很明显就能判断出是哪一个章节,要清楚知道我们是为了60分而战(PS 当然你对自己要求高,追求满分,也是好事)。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章节,单独说一下就是递延所得税的问题,绝大多数人就算通过了会计,他到最后也没搞明白递延所得税到底整个原理和理解是什么,尤其是在合并报表里,想处理好递延所得税问题是需要非常全面的财务知识,才能干得下来的,我建议各位不要把过多精力投放在递延所得税尤其是合并报表上的递延所得税上,大考特考的概率真的太低,要知道就算会计最后大题的企业合并,相对比现实中的复杂情况而言也是很容易的了,毕竟这一块想难度绝大多数人太简单了,毕竟协会也有通过率的压力啊,你我都懂的。
③财管
财管难吗?真的很难,因为太容易混淆,尤其是各种定义概念以及公式,一旦你混淆了,你会发现,你完全可能连题目考你什么,你都读不懂。我家里有个表姐还是在备考中级的财管,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连题目尤其是大题想考你哪个部分,什么公式,都已经看不出来了。但一看答案,就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考这个啊,这个我会啊,这个公式我背过了啊。我想以上是很多人在备考财管,尤其是大题计算中的常态,更别提学财务的以妹纸居多,又以文科妹纸居多,面多财管这种需要公式,需要模型构建,需要大量计算的情况,就很容易抓瞎了(PS 不带有任何性别歧视的意味,杠精请散退,我只是表述最普遍的现象)。财管容易吗?也真的很容易,无非就是掌握几个基本公式,然后以此推导出其他变形公式,然后知道公式应用条件,对于各种现金流模型等也无非就是多了一个模型适用判断。所以,财管真的就跟考研中的高数一样,会的人是真的容易,不会的人难于登天,我就有一朋友只剩下最后一门财管死了两次,今年第三次……
所以财管备考过程中就四个字,熟能生巧。不求你大量做题,但求每个题绝对要清楚所有的概念和公式模型适用条件,哪怕是最简单的单选题,也要列清楚整个计算流程,一个公式和模型只有当你真的不断在用,用熟练了,你才会在考试的紧张氛围中快速反映出题目所考察的公式和模型,因为财管是一旦你连公式和模型都判断错了,剩下基本全都错,所以第一步判断公式和模型的应用是最为重要,只有熟能生巧,别无其他捷径,尤其是对于大题,哪怕就算是用错模型了,也要从头算到底,一是对比答案看自己判断错的原因是什么,二是起码你还把用错地方的模型完整的运用了一遍。财管大题的计算切忌眼高手低,一定要静心把整个计算包括计算结果都统统写出来,不要觉得公式我会了,我就看一眼,不带数进去算了。尤其是后面几章节跟项目现金流计算相关的,一定要沉下心每一步计算过程和结果都认真算出来,否则来年如何财管还是计算量很大的话,你瞬间就抓瞎。
④税法
作为一毕业就干税法,一直干到从普华辞职的人来说,对税法也算是小有成就把。税法同样存在和会计一样的问题,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更为严重,所以不要把工作中的税法带到考试里想理所当然。税法如今最重要的几个章节无非就是VAT CIT IIT CT,对于那些行业所属性比较高如土地增值税、资源税等,现实里使用次数少的如契税等,不必投入过多精力研究的过分细致,比如印花税,是个小税种但现实应用过于繁杂,所以税法一定要学会有的放矢,精力和时间按照税种的重要性去决定要掌握到什么深度,而不是所有知识点一把抓,举个例子,比如各个税种的优惠政策,如果你都要像教材那样去掌握的话,那可能到最后都考试了,连个优惠政策都掌握不了。
税法每年都有更新尤其是近两年,更新很大,对更新的部分一定要上心。同时税法的历年真题,我建议将还有适用性的看一看,比如说增值税的只不过是税率变化了那种,因为税法考试是一个重点恒重的考试,重点十分突出,就那么几个大章节,就总围绕的那些重要知识点展开,所以个人建议相关真题可以看看。大题一般都是围绕VAT CIT IIT CT在考,辅佐关税、印花税等几个小问题,此外土地增值税的大题一定要好好准备,这是个比较特殊的点。(PS 同时备考税务师了解下)
⑤经济法
其实,经济法真的没啥可说的,到最后无非就三个字背多分。哪些是重点章节,哪些是重要知识点,网校课件也都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好好背就行了,后面几个小的法律就别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了,甚至可以选择性放弃。尽量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吧,因为那样痛苦会少点。其次有强迫症的人,请注意,不要过分追求完全法言法语的表述,想着在主观题上按照书上法律上一字不差的表达,要知道这个不是法考。审计是因为CPA最早就是为了审计而生,如果你连审计的专业术语都用不上,那当然不行,而CPA考的不是你对法律条文的掌控程度,不是让你以后当律师,所以在经济法考试的时候,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用专业术语回答,完全可以用大白话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这个是建议的方法,所以强迫症的人在背诵的过程中千万别总想着追求一字不差,太痛苦,也没那个必要。
⑥战略
讲道理,战略并无太多可讲,知识点突出,到最后也是一个背多分的学科。但战略有两个能力要着重培养,一个是对于各种战略模型应用条件的掌握,毕竟如果你连这个都判断不出来,选择题基本做不对。大题基本上第一步错了,后面也会跟着错,因为大题后面往往还会跟着问相关模型的优缺点,如何进行改善等问题,如果第一步模型判断都错了,后面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个能力,说白了就是侃大山,就是在主观题里把一句答案,反过来说正过来说,不断的边边角角的扩充,一定要会灵活的抄材料中的句子,战略是一门,只要你不傻,主观题一定有的说的学科,千万别主观题就一两句解决战斗就完事了。
4 考了CPA后的职业规划以及行业前景(个人看法)
首先感谢你能听完我这么多啰里啰嗦,而看到最后。我想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大多数的人都会对未来职业规划以及四大感兴趣。我也在最后说一下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之所以辞职是因为对于人生追求,所以整个行业寒冬的看法。目前AI大行其道,各种ERP也越发完善,基本的会计核算和审计底稿,其实已经不是什么具有难度的工作,虽然我自己从事的是税务咨询,但包括HP在内的很多跨国公司都已经在进行全球财务共享中心架构,HP的大中华区甚至旗下很多子公司连税务都已经进行了外包。所以考下CPA的你,CPA只是一个最基本的门槛,之后才是你更为应该关心的问题。
问题一:年龄和事务所,如果年龄较大的话并且并无事务所相关经验,我个人建议还是继续在企业发展,因为事务所跟企业完全是两码事,彼此的经验可以互通,但是参考意义也并不大,所以你过往的工作经验对于事务所来说参考的意义很小,因此建议继续向走企业的道路,向财务总监这一岗位发起冲刺,可能是更适合你本人的选择。
问题二:四大,之所以把四大单独从事务所单独列出来,也是因为每个财务人基本上也都会有四大情节,对四大抱有比较大的好奇心,而考虑到B站小伙伴们的年龄段,大部分也是在校大学生,可能相关不少财务专业的学生会对四大比较向往,所以就单独列出来。进四大难吗?相比如我这种通过社招进去的,校招就容易太多了。进四大要求高吗?最近几年门槛已经放低不少,从以前非985 211学历,基本直接简历不看,到最近几年很多所双非财经类院校(如东北财经、山东财经、天津财经再到云南财经都有一些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拿到offer,甚至很多双非非财经类一本院校都有一些人通过校招进入了四大),所以说四大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高不可攀,如果你有想进四大的梦,但是本科又不咋地,请务必努力找机会来四大实习,以及保持好自己本科的GPA,英语更是很重要的一环,英语好的话,在四大会相对受重视不少,如果你还在大一大二,那么ACCA请了解一下。
问题三:复合型。像我现在基本就是要追求知识复合型去了,商法双修也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无论是券商还是各大金融机构,顶级IBD和咨询机构,大量的人也都是双证在手。考虑到现在法考已经对在校生限制,貌似大三还有大四还可以,所以如果你有复合知识的想法的话,面对在校生不能考CPA的困境,你也可以转考法考或者考研选择法硕(PS 前提是你不想进公检法或者转行当民刑律师,因为在这两个范围内对于非法学法硕还是存在一定的歧视。
问题四:大学毕业两三年考下CPA但是学历不高或者学历不高想以后靠考CPA提升上限的,建议这两种人能考研的赶紧去考研吧,不求你什么名校,起码也得来个211吧。因为中国不同水平的高校的教育程度和要求程度真心天差地别,素质参差不齐,就像我之前说虽然有不少双非的孩子通过自己努力和校招来到了四大,但领导以及周围的同事很快就会发现能力以及思维上的差距(PS为了防止杠精,这种情况是大概率事件,并不否定任何人的努力,毕竟能进四大,最起码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学习相关专业的同龄人)。所以考个好大学,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平台,才能更有利于将CPA这张证书给你带来的效应发挥到最大,否则以后可能你会因为学历而被处处受限。
以上,基本上就是我花费了两个小时整理出来的思路和经验,如果你个人有比较特殊的相关问题,也欢迎你私信问我,如果问的是一些靠百度或者很普遍的问题,我就不会回复了,还希望大家能理解。向后,我可能会再抽时间,写一写备考法硕的经历,特别是毕业五六年,大龄辞职考研的一些心路历程,想看的,也欢迎你关注我。 最后,祝福大家都能备考CPA顺利,毕竟中注协会还差人。(PS 文章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错字,大家清楚就好,字太多,我就不一一校准了,还望理解)
首发于B站,因为上面很多小盆友因为CPA而关注我,我也答应他们要写经验贴,这次也算是做完了答应别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