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炙甘草汤是读研的时候,临床不足,思维不够,只好对着书来开方。有个亲戚,反复医院检查都提示重度贫血,当时什么方法都试过,中药也用过四物汤,当归黄芪这些都不少吃,就是没见好,还增加了咽痛等不适。刚好有次我在家,于是找我来看,我寻思再三,想起黄煌教授在经方使用手册里讲过炙甘草汤可以治贫血,加上她的体质和症状也蛮符合,我就试试了。五剂左右后就叫她去抽血检查,能回升几克左右。好像有点效果,遂建议继续喝,连续喝两个月后,血红蛋白基本回到正常。这个案例可能是碰巧,是运气,但也打开了我对炙甘草汤的认识。
工作后用方喜用经方,炙甘草汤用得多,之所以常用是因为效果明显。随着学习的深入开始对炙甘草汤研究加深,看到更多的相关理论。结合几年前治贫血的案例,后来了解到有医家认为炙甘草汤补血为主,如以清·唐容川为代表的一派 医家认为炙甘草汤是“补血之大剂”,接下来一起读读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炙甘草汤方:“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从原文来看,炙甘草汤是用于心悸、心慌、心律不齐等看似心脏病变的多见,其实认真解读就发现,炙甘草汤可治很多的病。炙甘草汤其实是5+5的结构,5个是通阳益气的药物(桂枝、生姜、人参、炙甘草与清酒),5味是滋阴养血的药物(生地、麦冬、阿胶、麻仁、大枣)。5+5=10,所以这个方就是十全十美了。
先讲养阴滋血的药物,本方重用生地还配以麦冬、阿胶、麻仁,大枣,可见是一滋阴养血之剂。先说说生地黄,《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所以方中用到大量的生地黄,30-100g都有,配上麦冬,我们知道麦冬早在《 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所以生脉饮里有用到麦冬。
麻仁我们一般的理解为润燥通便的,所以很多人用炙甘草汤时根据病人大便来用麻仁,其实,据一些研究发现,国外有科研报告称麻仁有修复受损心肌细胞的作用,所以老祖宗早就知道它是治心脏用的,所以可不必让麻仁可用可不用,显得没那么重要,,阿胶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尤其出名的是它超强的补气血的能力。研究发现阿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其中一种叫做丝氨酸成分,更是人体合成蛋白质所必须的。四药和大枣一起,合用就具有强大的补血的功能。
那补血就单纯补血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加温通的药呢?我们知道四物汤都有个川芎去带动整个药方动起来,以不至于滋腻而滞,张仲景是很机智的,看似是滋阴养血之剂,运用善补阴者阳中求阴的道理,故又配以人参、桂枝、生姜、酒益气、辛通而助阳。我们知道伤寒重证或大病久病之后,阴血耗伤,心血不足,心阳不振,而见心动悸、脉结代之症,本方最为适用。仲景这一滋阴养心血、益气助心阳而复脉之法,给后人极大启发。今人用此方治疗阴血不足,心阳不振而致的心律不齐、频发的期前收缩、室性早搏,甚至出现二联律、三联律者,随证加减,都能取得良好效果。所以它用于心脏病是无需质疑的。
说说方中的清酒吧,方中说的是清酒,一般指腊月(农历十二月)里酿成的米酒,是稻谷丰收后酿制,初浑浊,储藏到第二年春天,色澄清的,应该是很醇厚,飘香的,放在现在应该是很珍贵的,但我们又不能忽视不加酒,多次临床发现,加酒和不加酒,效果还是有差别的。但如果按原文中的话,把药泡在水酒各半的溶液中,浸一定时间再煎,使药物的某些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出来,柯韵伯言“地黄、麦冬得酒良”当是此意。另外,大量生地黄等滋腻药服之碍胃,加酒浸煮可除此弊。在台湾有些制药的公司,他们做炙甘草丸,他们是把生地黄用酒泡2天后再一起熬煮做丸。这样减少了一些工序,又可以保证药物的疗效。
除了治疗贫血,心脏等疾病,台湾中医学者还发现炙甘草汤简直是熬夜和念书的圣药首选择。他们认为熬夜会伤阴,熬夜完吃炙甘草丸,竟然发现可以完全抵销熬夜带来的不适感,甚至睡得够久 吃点炙甘草丸去打球 体力竟然比之前还好。念书时间长会觉得烦躁,吃了炙甘草丸后,可以连念个六七个小时的书都没有烦躁感。可能这些好处是生活实践发现,但他们总结到炙甘草丸有几个好处:第一个是他是一个很不猛烈 但是可以把你的精神和体力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的丸子,跟咖啡硬是把你的体力提起来用, 用完就会有一种脱力的感觉不同,他是很稳定而持久的让你的体力和脑力平稳的托住 却不会有异常的亢奋感。第二个则是呢,有人吃了这药之后 本来吃饱饭想睡觉的症头 竟然意外的一并解除了。
可见炙甘草汤除了常规认识可治心悸,心律失常等常见病外,它还有其他作用,适症的情况下使用也是效如桴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