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孟郊的一首诗《游子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翻译一下,应该是这样的: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衣服,临行前一针针密密的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世界上的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母亲对子女伟大的爱,激励着母亲事事都为自己的子女着想。孩子出门在外,是否能够吃好、喝好、睡好,有没有被别人欺负等。孩子所有的一切,无时无刻不被母亲牵挂着。
然而,母亲对孩子的爱,却被一些有攻击性人格的孩子所利用。他们会觉得你是我的母亲,就应该为我着想,就应该为我获得我所想要的一切。比方说:我想要玩具,你必须给我买;我想要好吃的,你必须给我买;我想要手机,你也必须给我买。
你不买是吧!那好,我会骂你,甚至会对你拳打脚踢。反正你是我妈妈,又不会对我怎样!孩子就是利用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利用了母亲软弱的性格,从而对母亲进行情感操纵。
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我们又该如何改变孩子这样的行为呢?那么我们就从《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这本书里寻找答案吧!
《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这是一本教你怎样识别、破解以爱为名的情感操纵,如何去应对和控制操纵者的行为。它的主要目标有三个:
全面了解性格障碍的本质和隐性-攻击型人格的典型特征。
准确的解释,隐性-攻击者如何不动声色的欺骗、操纵和“控制”别人。
列出具体的操作步骤,人们可以遵照它来更加有效地应对隐性-攻击者。
它的作者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福克斯新闻网特邀心理学家-佐治·K.西蒙。佐治·K.西蒙博士曾任美国阿肯色州心理协会主席,是国际公认的人格问题专家。著有三本知名畅销书,其中一本就是《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
这本书的理论知识是非常强的,在理论的知识点中也掺杂着真实的例子,这样能够让读者更加容易读懂其中的道理。而且读者也能够根据里边的理论知识点,再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案例,找出最合适自己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我觉得它是一本很好的教育书籍?
这本书主要是讲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我们对身边人的爱都有可能被他人利用,反而对我们进行情感操纵。不管是在与孩子沟通,与另一半沟通,或者是婆媳之间的沟通等,都掺杂着我们个人对对方的情感,都有可能被对方所操控。只有更清楚地了解对方所操控的方式,我们才能够找到更准确的方法反操控。
与孩子之间作出合理的协议,避免孩子对自己进行情感操作
全天下的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她们会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不辞辛苦的赚钱,供他们读书,满足他们的需求。也许也正是因为母爱的泛滥,被一些控制型的孩子所利用。他们会利用母亲对自己的爱,而对母亲提出不合理的需求,对母亲进行情感操纵。
在街头或者超市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在超市的玩具区,经常有孩子闹着吵着要爸爸妈妈给自己买玩具。因为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了,甚至是相似的玩具,比较理智的父母就不会宠着、惯着孩子,就会坚决的不给孩子买。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撒泼,甚至会觉得妈妈爱着自己,而对妈妈不给买的这种行为拳打脚踢。在这里,我们对拳打脚踢的行为者成为攻击型人格者。
孩子为什么会对妈妈肆无忌惮的拳打脚踢呢?
那是因为孩子觉得妈妈是爱自己的,他们觉得你爱我就应该给我买,满足我的一切需求。这就是孩子把妈妈对自己的爱变成了情感操纵。孩子想方设法操纵着妈妈的行为。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孩子对自己进行情感操纵呢?那就是与孩子之间作出合理的协议。
当我们在与具有攻击型人格的孩子博弈时,可以试试尽可能地创设双赢的局面。它可能是最有效的赋予个人权利的工具,因为他把对攻击型人格的孩子赢的决心进行了建设性的利用。
我们在制定条款和条件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攻击型人格孩子在任何事上的失败,因为这是他们最讨厌的局面。
比如我们可以制定这样一些条款:
每次去超市,我们只能买一样玩具,并且不超过20块钱。
放学后要先完成作业,才能够看电视,但是不能够超过一个小时。
保持一个月不买玩具,那么我们就可以去一趟游乐园。
像这样的条款,有一部分是孩子想要的,那么我们就成功了一半。我们可以找到和提出尽可能多的方式,能够让双方通过不同的做法,最终都能得到一些东西,打开通向与攻击型人格孩子建立和谐关系的大门。我们像这样提出方案,既可以满足孩子,也不会让孩子对我们进行情感操控。
拒绝另一半对自己的情感操作
丽丽自从生了宝宝以后就在家做起了全职妈妈。因为不去工作,所以也没有经济来源,孩子的奶粉、尿片,一切的开销都只能伸手向老公要。丽丽的老公有一些大男人主义,只要孩子有一些磕着碰着,他就会自责丽丽没有把孩子照顾好,还总是指使丽丽按照他的方式照看孩子。
改掉自己情感上对别人依赖的习惯。
在很多家庭里,都是实行女主内男主外的生活模式。特别是一些没有人帮带孩子的家庭里,一般女主人都会放弃自己的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妈妈。正是因为自己的舍身,使得自己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甚至是情感上都只能依赖另一半。
恰巧有一些男人比较大男人主义,总是觉得女人就应该把孩子照顾的好好的,但凡有点什么差池,就会对女人大呼小叫,甚至是情感操纵。
丽丽有可能是顺从型性格的人,这源于内心深处对独立和自主权的恐惧。如果是这样,一开始丽丽就可能被她那看上去更自信、更独立的、具有攻击性人格的老公所吸引。在他们接触的过程中,丽丽可能更倾向于让她老公支配。因为只要丽丽害怕,一旦站起来反抗,就意味着被“抛弃”了。
因为丽丽是一名全职妈妈,她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她内心是非常渴望独立和自主的,但是对之也非常的恐惧。并且他退老公情感上越是依赖就会越脆弱,会更容易被他人剥削和控制。
那么想要摆脱他人对自己的情感操纵,那就要改掉自己的缺点。在情感上,不要对他人太过于依赖。
拒绝诈尸式育儿,设置个人边界
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妈妈则在家里照顾孩子、做家务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导致了有很多家庭都是处于“诈尸式”育儿。
所谓的诈尸式育儿,具体是指父亲在家庭中瞎指挥,教育中经常缺位,却又偶尔在某些看不惯的事情上指责孩子和妈妈。
很多爸爸平时都忙于工作,一回到家也是手捧着手机在玩,压根不会考虑你是否累了。如果孩子闹着不吃,或者不舒服的时候,他只会指责你没带好孩子。
比如说,你在给孩子喂鸡蛋羹的时候,孩子死活不吃,这时他有可能走过来看看为什么,甚至尝一尝鸡蛋羹的味道,就会严厉的指出:这个鸡蛋羹一点味道都没有,你叫孩子怎么吃?如果孩子着凉感冒了,他也只会指责你晚上没有给孩子盖好被子,却没有考虑到你因为太累了,睡得太沉,三更半夜没能起来看看孩子是否盖好被子!
这时我们不如设置个人边界,让自己的另一半去遵从。那么,在我们设计个人边界的时候有以下依据:
首先,我们要确定别人的行为中,哪些行为是你在采取行动反击之前还会容忍的。
其次,你必须确定你愿意并且能够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利益。
我们可以告诉另一半,我不会继续容忍他对家庭的忽视,对孩子的忽视。并且要求另一半每周或者是每个月要看一本育儿书籍。每天最少陪伴孩子一个小时。周末的时候,晚上由爸爸来陪睡……
我们只有设置好个人边界,让爸爸们去遵守,这样爸爸们才能够更科学的育儿,才不会在旁边对你的行为指手画脚,才能够更体会妈妈们的辛苦!只有让爸爸们能够更好地履行丈夫和父亲的职责,妈妈们才不会被操控着,承担过多的照顾孩子和生活的家庭责任。
为自己说话,减少婆媳矛盾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育儿问题上会起很大的冲突。老一辈的婆婆总是有这样的想法:
“想当年我们生了五六个,都是这样养的,也都健健康康的,不都一样长大了”?
可是现在的儿媳一般都是比较有文化的,她们有不懂的都可以从书上找到她们想要的答案:
“我虽然没有生养过,但是我更注重的是孩子的生活质量,和什么才是更科学的育儿方式”。
在婆媳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尽量的要为自己说话。比如说在孩子发烧时,老人的一般做法是拿棉被捂孩子,他们总是认为孩子出一身汗就好了。但是,这并不是科学的方法。更科学的方法是用温水给孩子擦拭手脚,给孩子降温,必要时还得上医院。
这时候我们就要用“我”语句,并且还要用其他人作为“盾牌”表达你的不安全感。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应对你的“对手”,勇敢公开和直接的坚持你的观点。
比方说,我们可以这样回应婆婆:“孩子发烧了,这样给孩子降温的更快、也更科学,如果实在是退不下来,还得上医院。钱重要,命更重要。我这也是为孩子好。”
在婆媳关系中,我们请求对方支持孩子时比请求对方支持我们自己会舒服很多,会更容易被对方所接受。通过拿孩子当盾牌,我们也传递了自己对孩子的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从而减少婆媳之间的矛盾。
在生活中,很多所谓的“爱”和“关心”,其实只是一种情感操纵。我们要用敏锐的双眼去洞察,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披着羊皮的狼”,并且了解他们的操控形式,用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反控制。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正是因为你对他人无条件的付出,才容易被他人所利用,被他人所操控。在对待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们尽量与孩子制作出合理的协议,共同遵守。与另一半或者是婆媳在育儿问题上有冲突时,我们不妨找出真正的原因,共同探讨哪一些才是更科学的育儿方式,防止被强势的一方所操控。(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