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我们不可能成为每一个领域的专家,此刻:朋友的力量就彰显出来了!
我的妈妈今年75岁了,1948年出生,36岁的时候生的我。
由于晚育,80后的我拥有和70后差不多岁数的父母。
好处是:我和80后、70后都有共通的体验,都可以谈得来
比较特别的是:半根毛还未来得及进入40岁的我,就提前进入了人生中 "上有老下有小" 的hard模式
因为:我妈妈忽然肺癌晚期了!
---
紧接着上一期,继续往下说。
爸爸挂好了胸外科的号,来长廊这里找我们。
我扶着妈妈向爸爸走去,明显感觉到身旁的妈妈走起路来费力了许多,可以明显听到胸膛里传出的急促呼吸声。
"慢点,你扶着你妈妈慢点走,不急的!最近你妈妈很容易累,走不动!"爸爸在前面回过头叮嘱着。
怎么我这才"阳了在家"封闭一个月,脚底生风的"太极拳"妈妈竟虚弱至此?!我心里不禁愕然,一丝不妙的感觉萦绕在了心头。
从长廊到门诊大楼大约100多米的路,我陪着妈妈足足走了差不多有5分钟。路上妈妈还不忘问爸爸,挂的是几号,现在看到几号。当得知已经轮到自己时,脸上难掩焦急之情,生怕让医生久等了。
箱式直达梯爆满,我们就一层一圈地踏上了自动扶梯。等我们来到胸外科,护士台、各诊室早已经空无一人。爸爸辗转询问,才得知上午的门诊已经结束,妈妈被顺延到了下午第一个看。
"那我们去吃饭吧!"我提议道,"老妈走不动,我就手机上叫个外卖,一会儿到了我到大门口去拿"
"不要不要!我不要!外卖有啥吃头,我们自己带了牛奶饼干!" 老爸从兜里拿出干粮,一边用眼神提示妈妈赞同。
老妈面露难色地看看老爸,又用充满期盼的眼神看着我:"是什么外卖啊?宝宝?"
"不要搞,不要搞,你又吃不下什么的,一会儿点多来西浪费!" 老爸两只眼乌珠瞪了出来。
我立马跳了起来:"老妈想吃为啥不行,现在胃口好就要多吃,吃好了才有力气和疾病🦠打仗啊!" 我拿起手机和妈妈一起看了起来,最终点了 "骨头汤菜饭+糖醋小排"
"我不要啊!我吃我的牛奶饼干!"老爸撇了我们一眼,坐到一边去了。
饭来了,我和妈妈分着吃。
妈妈小心翼翼地一边吧啦着米饭,一边说:"少给我一点,分开吃,我碰过的不好给你吃的。"
我的心里一紧:"没关系的妈妈,你的病又不传染,我不介意的!"
"小心点好!" 妈妈小心翼翼地夹着菜。
最终,我们娘俩把外卖一扫而空,收拾完毕开始聊天。
妈妈问我寻找专家的事情。
我说:"我师父还在托人,黄医生已经跳槽去了新华,现在看来都比较玄。先一步步来吧,下午胸外科普通门诊先把进一步检查做了,到时候我再想办法。"
---
终于到了下午一点,开诊了,老妈第一个进入诊室。
胸外科普通门诊今日当值的,是一个超短发小眼睛的男医生,浑身散发着一股干外科的干脆气质。
只见他在病人的座位旁,又放了一张板凳,老爸一进房间就想跨过板凳靠近一点医生站,结果被说道:不要进来,我放一张板凳就是不要进来的意思!”
他眯着眼看了看老妈前一天的急诊CT报告,又点开电脑看了看图像说:“你这个还有炎症的,增强CT现在做不准的,你重新挂呼吸内科看吧!”
"啊🤔️还是要去呼吸内科看?"
“哦!要看心内科是吧!”耳背的老爸重复道。
“呼吸内科!”
“是心内科?!”老爸一脸呆萌。
小眼医生皱起了眉头,我赶紧拉着爸妈出来了,一边走一边说“知道了,是呼吸内科!”
哎!"吃硬"的爸爸,到底还是老了!
毕竟77岁了。。。
---
胸外科在三楼,挂号在一楼,呼吸内科还不知道在几楼。
在这里补充说明一下,医院的自动挂号收费机很多,但不知为何当天系统全面崩溃,一点上去就是在不停"打转"所以还是得去一楼窗口,顺着乌压压的人群后面去排队。
终于挂好了呼吸内科,呼吸内科在一楼走廊尽头的一扇门进去。可能是考虑到疫情期间的空间隔离,科室位置安排得相当合理,这里一般其他科室的病人,是不会经过的。
言归正传,好在呼吸内科当天下午的人不是很多,坐下片刻就轮到了。
4号房间里端坐着的,是一个有点心急的大夫。由于妈妈走路的速度比较慢,我半路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一个箭步先冲到诊室里去报道,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医生已经叫了后面一个号。好在后面那个人只是复查开单子,很快就出来了。
当我们全部进入诊室坐定,医生已经开始打开老妈在本院的CT检查图像。
"我们昨天看的急诊,让我们今天去胸外科,刚刚去了胸外科现在又让来呼吸内科,医生您看呢?"
"我看,呵呵,胸外科说的也没错,也有可能是炎症的,不好说,你不要紧张啊,呵呵呵。" 这位医生一脸堆笑。
"哦!是嘛!或许真的就是比较严重的炎症呢!换一种抗生素就好了。"老妈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先开3天青霉素看看吧!周四再来复诊。对了,你们检查过肿瘤指标嘛?"
"没有没有。"
"那就查一个吧!你们今天运气好,我平时都是看专家门诊的,前阵子都定了外派出国的,临时取消了就没改专家门诊,出的普通门诊。"
"哦!哦!是嘛!医生您贵姓啊!我们真是幸运。" 老妈连连道谢。
只见他神气地从上衣兜子里掏出一枚印章,啪一敲【G医生】
"先吊吊看看吧,肿瘤标志物明天空腹来查,后面么可能还要PETCT,增强CT啊,慢慢来慢慢来。"
走出诊室,老妈啧啧称奇,被这个医生说得好像又有了一丝无病的希望,说这个医生怎么好怎么好。
我没有应和,心里却开始打鼓🥁,总觉得有一种"脚踩西瓜皮"滑进滑出不踏实的感觉。
接下来又是一顿上蹿下跳:一楼付费、一楼排队拿药、二楼青霉素皮试、等待、急诊二楼打针、门诊二楼皮试补敲章。。。跑到几乎脚腕脱臼。
期间,导师有电话过来,问妈妈一些情况,说是胸外科的医生问。我回了几句,有一种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感觉。
一顿折腾后,等老妈在注射区坐下打上留置针,已经是傍晚17点了,从早上08:30出家门到现在,已经足足8个半小时了,OMG!
---
第二天一早,老爸老妈自己去医院抽了血,中午开始,我就开始心思不定,过一会儿就去长海医院公众号上刷一下,看看肿瘤标志物出来没有。在14:27和15:40的时候,结果终于出来了:CA199大于1200,癌胚抗原、CA125,还有角蛋白19片段,都高出标准十几倍!!!
我一下傻眼了。。。
本能地我又一次把化验结果,截图发给了我最熟悉,也最信任的好朋友:薛医生。
很快,薛医生来了回应,能感觉出他在关心着这件事:不好的可能大,所以抓紧处理。要来我这里弄吗?
短短几句话,给了我很安心的感觉!
如果说,前一天长海医院的经历,让我感觉在茫茫大海里扑腾的话,那么薛医生此刻的回应,就像是在最疲惫不堪的时候,迎面丢来的一个救生圈,直觉地有一种"有人管我们了"的感觉。
虽然医学上,在确诊前很难有定论,但医生都有自己的诊断经验的。在病人面前,敢于说出自己的判断、猜测和估计,主动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需要勇气,更需要医患之间彼此的信任!
也正因为有了这份信任,才能让病人在为自己的生命做选择的时候,可以更加果断、理智、有方向!
------未完待续------
*连载中*
关注作者看系列《当父母老去》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