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节目做过这样的一个测试,让记者假装坏人对刚刚下课的小学生“拐骗”,10个学生,有8个被成功“带走”。坐在车里的父母刚开始誓誓旦旦,对自己孩子信心十足。表示在家里经常教育不要随便跟陌生人搭话、不要跟陌生人走,肯定能通过测试。等记者把他孩子带到车上以后,便是扼腕叹息,又是怒其不争,恨不得把孩子把孩子拉过来,在屁股上糊上两巴掌。
幼儿园的就更别提了,在幼儿园内部玩耍现场,90%能成功全部带走。只有一个得以幸免,因为被吓哭了,就仅存的一个,还是因为“骗子”技术粗糙。
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安全教育的时候,常说的一句名言: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轻信陌生人, 不要跟不认识的人走等等
在幼儿园,学校,家庭这样的教育都不少。政府、专家、新闻媒体常在某个儿童被拐被骗的大事件之后,总能站出来,大义凌然的说教道:要加强儿童的安全教育,防骗意识!
但现实中的一个小小的测试把这种教育的现实狠狠的打了一巴掌,然后再吐上一口口水。
为什么出现政府宣传、学校常常教育、家庭时时说道、各方吃奶的劲都用上了,就是不顶用的情况呢?
先讲一个大家以及家里的那位三岁小神兽都熟悉的小故事:从前有三只小猪兄弟,要盖属于自己的房子。老大盖了草屋,老二建了木屋,老三觉得砖屋安全,艰难的建了砖屋。大灰狼来了,先吹倒了老大的草屋,接着撞塌了老二的木屋,三兄弟一起躲在老三的砖屋,砖屋很坚固,狼只好放弃吃小猪的计划。
我们孩子现在的防骗防拐自身的防御体系就像老大建的草屋,我们的想法是想帮助孩子在他的草屋外建上铜墙铁壁。
想法是很好,但我们现在做法却是想在孩子的茅草屋外挂上一个比特级的C级锁,然后希望狼过来了,对那只特级锁束手无策,最后放弃吃小猪的计划。
所以结果是然并卵,门都可以随手拆的防御,就是挂一百个W级的锁也没用!
就简单的一句话“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我们拆开来看一下
陌生,百度解释:
1,陌生∶事先不知道,没有听说或没有看见过的。
2,有外国或生疏的外观、方式或特性的。
3,陌生人指不认识、不了解的人。
上在的解释比较正式书面化,不一定每个都能回答的这么标准。但做为每个父母心理都能知道基本的意思,但我们的理解里还包含着其中很多延伸的涵义:
1,这样的陌生人指不熟悉,不可靠的人,
2,这是个主观性很强的词,也是一个没有分界线的词,完全不了解,有一点点了解,一知半解都能用陌生表达。
3,说话是指主动或都被动语言交流。
但是孩子对这句话的有概念可就没有那么清晰,也许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单独存在的词:不认识,没见过的----就这条轻易能击穿的界线。
孩子他们可能是这样想的:
我昨天看见过他,所以不是陌生人。
他刚刚跟我玩了一下,认识了,所以不是陌生人。
他是主动跟我说话的,不是我他先跟我说的。
他说他是警察,不是陌生人啊!
他找我问路让我带一下,爸妈不是说要乐于帮助人吗?
他不是说话的,他是找我交朋友的!
所有的这些总总,都是孩子心里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句话的理解。
人们经常说的词“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常让人想到一个横坚有形的框架或者一张网。每个人都从出生、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点一点的开始编织这张知识和认识的网。织网应该都知道,都是从已有的边界往外逐步连结和扩张。人的知识的边界扩展也一样,都是从我们从已有的认识边界逐步向外延展的。你不能在超出边界范围之外去投上一个点,就能给连上了,不现实,也不可能。ABC字母都没有学过的,你写个英语单词给他,就是死记硬背字下来了,也是这张知识之网之外的一个孤独的点而已,没有任何连接,也更谈不上应用和拓展。
现在我们的小孩就像是一张由寥寥几点组成的一张稀疏的网。而我们现在给他说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句话,就像是他知识之网以外的一个孤点或者是连接不完全的网,甚至只的单纯连结的点。这个点在他那张网上是嵌不进去的,就算是嵌进去了,也是脆弱的。这个时候,不论这个点的可靠度多高,就像C级锁,他旁边的接结是脆弱的,就像上了锁的茅草房,所以到最后整个防御就是脆弱的。
我们成年以后常的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唉,我那时候真的傻啊,怎么就不知道呢、要是早知道就好了、要是早知道当时就认识学习、要是早知道当时就多坚持一会、早知道当时就多读一点书了......
现在三四十岁的人大部分都有这样一种想法,但是已经回不去了,不可能也没有机会再来一次了。很无奈!
但是他们的孩子才刚刚开始,更无奈的是:他们把这样的“宝贵”的经验教训讲给孩子们听的时候,尽管内心满满的真心诚意,却没有任何一点点办法让自己的孩子明白!
想想看,是不是像在一张稀稀疏疏的网上撒下诚意十足的黄金粒,然后看着黄金一颗的穿过网中间的空洞,撒落一地!
除了无奈、无助、失望、愤怒之外,没有任何办法!然后再捡起来,再撒一遍,不断的重复着这相同动作。更有些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孩子蹈自己的覆辙,“发现自己没了希望,然后又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也一步步迈向没有希望”这种绝望的事慢慢的靠近,一点办法也没有。
无法表达,却又实实在在的痛苦!
每个人都有一个实现存在的知识结构,知识大厦,三层楼也罢,三十层楼也罢,常犯的错误就是常常把这座大厦顶层那一块自己认就珍贵最值钱的琉璃瓦拿给自己的孩子,然后说:“给你,这个很珍贵,千万记住了,别弄丢了,到时候能用的着!”。现在才在一层地打地基的孩子拿着这无处安放瓦片,只有不解和困惑,便别到自己的屁股后面。过不久,某天发现在,咦,这是什么鬼东西挂在我屁股后面的,一点用没有,便随手丢一边。
好的知识教化应该是你给我一块砖,不论是在我打地基时候,还是我在建第三层第五层的时候,都能用的着的,才是好的知识传递。孩子们现在要的是给我我现在就能用得着的砖头,现在就能嵌入到我的这个小小房子里,而不是等我到三十层以后才能用的得着的漂亮琉璃瓦。孤零零的一个瓦片让他们挂在屁股后面徒增痛苦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所以我非常佩服哪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三年前读了遍,三个月前读了一遍,昨天读了遍,每次读完都不一样的收获,每次读完都有新的收获!
它就像一个万能的砖头,不论在打地基,还是建第三层,或是在封顶的时候,都能用的着。
往小了说是亲子教育,往大了讲,是知识和能量的传达和教化。
A把他的东西给B,B接住。
但是B没接住!其间,是A的问题还是B的问题?
对于家里那位小神童来说,就是那位不讲道理的B,不管正着说反着说,就是A的问题。他把小手一伸,我就在那一动不动。能不能让他接得住,看看父母的功力!
对于我们写作的作者A来说,对象B就是读者!但是A给B东西的时候,多多少少希望从B处获许某些回报。无论关注、点赞、流量或者金钱!
所以,最终都是考验给予者A的功底!被给予者B都是个大爷,是话语权方。
会学和会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工种。当一个学霸不容易,要会学。学会了要向老师证明你会,就更不容易。
更进一步,你学会了,能向学渣证明你会了,这个才是真正的高手。
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的作家们就是这样的高手!
我也在反思,这也是一篇个人的反思文。
写作也一样,理应如此。回到二十年以前看现在,人们永远是越来越“浮躁”的,越来越没“耐心”的,越来越“肤浅”的!人们都沉不下心下看那些艰涩难懂的大作,《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 等这些越来越少人看了。在网络写作平台上好作品不少,但真正好好的认真读完一篇的人不多了。------为什么?
我相信所有一切现象,存在即是合理的。
扁鹊说他三兄弟的故事:“大哥治病,在病情尚未发作前就施法将病根予以了铲除,其医术高超外人不知道,只有家人知道,所以没有名气。二哥治病,是在疾病初起,症状表浅时施治,虽药到病除,但乡里人认为他只是会治小病的医生,故名声不大。而我治病,都是在病人病情危重、痛苦万分之时予以施治,分别应用针灸、药物内服外敷,甚至动用手术,均能够使病情转危为安,逐渐痊愈,大家都认为我的医术神奇,所以能名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