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真正“写作”的第二天,听着学长讲到的那些写作应该避开的坑和必须做到的事,感觉头脑再次被武装,获益匪浅。
结合这些年我的“写作经历”我认为很有必要认真梳理一下。
㈠闭门造车,不懂分享
我确实有这个毛病,写的东西不好意思发出去,即使发了也会设为私密文章。其实有时候我也很矛盾,想要把想法表达出来,也把它们写在了公众平台上,比如简书,微博,但是又怕被别人看见,会有点难为情。
今天听了学长的分享,我才恍悟那真的大可不必。写文章就像倾诉,初衷是分享,结果是引起共鸣。如果我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喜怒哀乐以文字的形式传达出去,能够在这些平台上遇到一些心心相惜的人,我的所思所想能够在他们心中激起一丝涟漪,那么我认为是值得的。
“人之所以进步,是因为得到了合理的反馈。”学长分享的这句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回想我们从小到大写的文章,做的作业,如果没有老师的点评和修改,何来的进步,我们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㈡严重自嗨,不顾读者感受
这个问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想,我们身为作者,作品呈现的对象是读者,我们写下的每一个字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读者负责。
我有过一段时间写东西就是这样的,标题取的很好(我觉得),但是内容就很随意,没有逻辑,没有规矩,自己读着觉得还不错,用了什么词啦,又借鉴了谁的语录啦。阅读量一开始还行,我想大概是冲着标题来的,但是没有一句像样的点评。
写了几篇之后就写不出来了,我没有了信心,也没有了动力,其实也明白是因为不会写。我连最基本的写作规则都没弄懂,我的思想得不到认可,与读者产生不了共鸣,这何尝不是犯了写作最大的忌讳?
其实这个时代最不乏的就是好的作品,如果我们甘当茫茫人海中最不起眼的存在,不懂规则,始终自娱自乐,那么泯灭也将是最终归宿。
㈣盲目日更,瞎写一通
虽然我还没有做到过日更,但是瞎写一通是我经常干的事儿。大一那年,我第一次接触简书,觉得自己发现了宝藏。后来就经常在上面写一些小感悟,随笔之类的,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的那种,毫无章法可言。
那时候也不知道注意质量好不好,排版布局怎么样,文章的逻辑性怎么样。只知道完成就好,还沾沾自喜,一个小时或者半小时我就能敲打出一千多字的文章。如今想想真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现在终于明白埋头拉车也需抬头看路啊。数量的达成固然重要但是很多时候方向的选择才是成功的关键。写文章就是这个理,写之前的素材收集,取题,列大纲就是那个“选择方向”,选对了方向之后才会“顺理成章”。
㈤输入和输出
我认为输入和输出是写文章最重要的一点。去年我加入了一个写作群,要求每周写一篇文章发到群里,然后大家互评。刚开始我表现出了很大的干劲,因为头脑中的素材还未被挖掘完,几周之后我就有点苦恼了。
头脑中没有东西,我开始找碎片化的素材,东拼西凑,在截止日期前一刻才能提交。那段时间真的很痛苦,因为自以为喜欢且擅长的事情做起来很吃力,每次都满怀希望的开始又以失败而告终。
后来我退群了,我知道大家是因为热爱才聚在一起,我们都希望得到思想上的有效交流,如果我拿不出什么可以值得交换的东西,那么在里面也只是浪费别人的时间罢了。
其实我也意识到我肚子里没有多少真材实料,现在需要做的是去填充我的头脑,去输入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急于输出。
之后我开始系统的去读一些人物传记,读散文,读名著,读不下去就去听书,每天都在坚持,从未放弃。
有一次坐火车从学校回家的途中,我遇到一个中科院退休的教授,他主动和我搭话。我们从外语聊到红楼梦再到清史,我没有想到我能够很流利的说出很多在那些话题里有意思的东西,当时的我还是默默的给自己点了个赞的。
现在我逐渐意识到写东西和说话是相辅相成的,说得出口也就写得出来。当我们觉得无话可写时就要注意是否需要给头脑“充电”了。
当然了,速成的东西往往都是不长久的,写作这条路注定是孤独且漫长的,但是我还是想用《海边的卡夫卡》中我很喜欢的一段话来告戒自己“纵使你的选择和努力注定徒劳无益,你也仍然是你,不是你以外的什么。你正在作为自己而向前迈进,毫无疑问。”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