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第1段)
学习时间:2020年7月10日星期五
学习笔记内容主要来源:
来源:道教之音整理作者:佚名时间:2012-02-27
【原文1】
黄帝问曰:五运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愿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闻乎?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是明道也。
此上帝所贵,先师传之,臣虽不敏,往闻其旨。
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
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
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
岐伯曰:请遂言之也。
《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
帝曰:何谓也?
岐伯曰: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地位者,地理也。
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
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
【译文1】
黄帝问道:五运交替,与在天之六气相应,一周六步之内,阴阳往复,阳去阴来,寒一去暑亦就跟着来了,真气与邪气都争,内外不得统一,六经的血气动荡不安,五脏的本气相互倾扎而转移,
太过则一气独胜,不及则二气相并,我要知道它起始的原理和一般的常规,是否能讲给我听?
岐伯说:你问得很好!这是应该明白的道理,
它一直是历代帝王所注意的问题,也是历代医师传授下来的,
我的学问虽然很肤浅,但过去曾听老师讲过它的道理。
黄帝道:我听人家说,遇到适当的人而不教,就会使学术的相传受影响,称为“失道”;如传授给不适当的人,是轻视学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虽然没有很高的修养,不一定符合传授学术的要求;
但是群众多疾病而夭亡,是应同情的。
请求先生为了保全群众多疾病的健康和学术的永远流传,
只要先生讲出来,我一定按照规矩来做,你看怎样?
岐伯说:让我详细地讲给你听吧!
《上经》说::研究医学之道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学说才能保持长久。就是这个道理。
黄帝又问,这是什么意思?
岐伯说:这是为了推求天、地、人三气的位置啊。
求天位的,是天文;求地位的,是地理;通晓人气变化的,是人事。因而太过的气先天时而至,不及的气后天时而至,所以说,
天地的运动有正常的变化,而人体的活动也随之起着相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