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到一个概念:“煤气灯效应”。
“煤气灯”这个词来源于1944年美国上映的电影《煤气灯下》。在这部影片中,男主角为了霸占女主角所继承的财产,一步步刻意引导她变疯。
在男主有计划的实施下,女主开始相信自己失去了理智。因为感到困惑和害怕,她变得歇斯底里,结果真的变成了男主口中那个脆弱、迷失的人。
她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怀疑自己,就越困惑、然后越歇斯底里。最后,女主已然无法相信自己的记忆和认知。
煤气灯操纵是一种情感控制,操纵者试图让对方相信记错、误会或曲解了自己的行为和动机,从而在意识里插播下怀疑的种子,让人变得脆弱且困惑。
在耶鲁大学情商中心创始人罗宾·斯特恩的《煤气灯效应》一书中,他列举了三个阶段,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完全经历这三个阶段,但对于很多人而言,煤气灯操纵都是从糟糕发展成更糟糕的过程。
第一阶段:不相信——这个阶段,被操纵者会感到困惑、沮丧和遗憾,但是还没有失去自我认知。
第二阶段:辩解——特征体现在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寻找证据证明操纵者是错的,还需要极力和他争辩。
第三阶段:压抑——被操纵者已经精疲力竭,连争论的力气都没有了。
在《煤气灯效应》里,作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补救方法:“向你的‘空中乘务员’寻求意见”——朋友、家人甚至是心理治疗师的认可。建议怀疑自己时默念:我已经是一个优秀的、有能力的、招人喜爱的人,不需要一个理想化的伴侣。
(以上内容来自微信读书:https://mp.weixin.qq.com/s/Ivk6FoWr_PyXrcg8VX6GSg)
看完以上内容我的感觉反而是相反的,想要正向利用《煤油灯效应》。
人大多数时候是活在感觉里的,通过不断的塑造感觉,改变心智思考模式,最终控制和改变行为。生活中的事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需要不断给自己正向的影响力,塑造健康积极的精神动力。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更是如此,我没有深入研究过正面关键,但想来大体也是这方面的意思。鼓励为主,积极影响,给孩子塑造向上的动力。这个过程可能也要经历三个阶段,一开始的不相信,到慢慢地认可,再到形成潜意识,一件一件的事情累积下来就会是拥有一个好心态,最终赢取正向的人生。
祝愿没有人再受到负面煤油灯效应的影响,而能积极地走出阴影,拥有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