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身边的人有一个问题,就是太喜欢具体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不够具体,他们会认为无法理解。这让我想起了一部武侠电影。
李连杰主演的张三丰,有位高人教张三丰武功,他问张三丰你记住了么?张三丰回答说记住了。那前辈觉得还不够,练习一阵子,又问,说,你记住了么?张三丰说,记住一半。前辈不应。张三丰继续练,最后前辈又问,你记住了么?张三丰答,什么都忘了。于是张三丰出师了,所向披靡。
这其实这就是从简单的模仿,到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转化成直觉的过程。到了这个阶段,思考就是多余的。你只需要凭感觉就能完成所有的事。
前阵子我跟朋友聊天,说有些东西,看一眼就明白它的内在机制,朋友说你解释给我听呗。每次她这么说,我就很为难。因为一件事,即便是你瞬间看到本质所在,原因却并不具体。它是由若干个很小的细节综合起来得出的结论。有时候那些细节微小到,你拿出任何一个细节当例子都让人觉得好笑,不值一提,甚至会招来蔑视。但你又无法长篇大论的去逐个阐释,所以往往聪明一点的人都不试图去解释,故作高深,反而会赢得尊重。可我毕竟还太嫩,有时不设防,往往被人将了一军。这么说并不是说我都天资聪颖,而是跟我生存的环境有直接关系。
我从小放养,没能坚持上学。早早就在社会上混,接触的环境很复杂,我需要在错综复杂的事件中,找到核心环节。因为只有对环境足够了解,才能自保。
有个理论,在一群人之中,你要迅速的找到其中的傻瓜,不然很有可能你就是那个傻瓜。为了不想“被傻瓜”。所以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我知道自己失去所有保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楚状况,以便伪装自己不受伤害。于是,渐渐的练就了在陌生环境中迅速提取各种细节,整合问题作出判断的习惯。随着时间的积累,判断的准确率就越来越高。这跟读了多少书没有关系。更像是迫于环境的某种基因突变。
那么,为什么多数人都爱具象的东西?无法接受抽象一些的看问题的方式呢?太大的我不敢说,就说身边的小伙伴们,基本都是从小接触应试教育,从小背题,标准答案,差一个字都扣分。所以他们更习惯条条框框。难免只对“确定”的事物有反应。
后来我又看了《刻意练习》等一些书。才发现,其实这种行为现象是可以更科学的解读的。其实就是一种经过不断的刻意练习之后转化成直觉的现象。
记得看过一本讲直觉的书。书里说,棒球运动员不需要计算棒球的落点就能通过直觉接住球。反而如果教练一定要求要计算球的落速加速奔跑,反而球员会反复出错。其原因就是经过大量的刻意训练,球员将接球的动作转化成某种直觉。
《刻意练习》中说,只有经过不断地练习,把你需要大脑去控制的“动作”变成一种直觉,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这项技能。否则顶多不过是高级业余玩家。这种例子也很多,比如厨师做菜,切菜,下料,不可能一样一样拿着去称,凭着直觉判断,老厨师几乎不会失误。
前几天我看罗辑思维讲到人类的进化,虽然没明说,但跟李笑来老师的观点类似。要想得到发展,前提就是要放弃部分的安全感。
比如人类进化成人的过程中,有个阶段退掉了全身的毛。这在原始森林几乎是“致命的进化”。
原始森林恶劣的环境,刮刮碰碰不说,到处是蚊虫的叮咬。我们是要放弃了多少的安全感和舒适,才能进化成人类无毛的样子。就因为我们不畏眼前的艰难,敢于接受环境的挑战,我们光溜溜的穿过丛林,于是懂得羞耻,懂得了自我保护,懂得了脆弱的自己依靠集体得以壮大。也因为弱小,必须有周全的考虑,而发育出相较于其他动物更杰出的大脑。
这一切都是我们放弃了部分安全感换来的。当然也是环境的胁迫或基因的胁迫,很多并不是我们自主的行为。
比如罗胖举个例子。开始的原始人都是爬着行走的。突然有一天,有个人基因突变,就是觉得自己站立行走才舒服。其他的猿猴就嘲笑它,就这样的连母猿猴都找不到。但是这个直立行走的猴子还偏偏找到了母猴子,并生了也是直立行走的小猴子。渐渐的直立行走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比如能看的更远,很早的发现猎物。而且腿部变得更加发达,更善于长跑,在追击猎物中有了明显的优势。这一切看起来都是不好的开始,但无意间却成为了更优异的基石。一切都归于环境,也归于巧合,更归于我们的祖先本身就有敢于不同,并淘汰掉那些不思进取的同类的激进的基因。我管这叫合理的天真。
那么回过来,什么是学习?学习本身也可以放大了说。它不一定就是具体的,也体现在过程中最后聚集在身体里的品质。学习是安逸环境中的自制。更是接受环境给你的一切,不畏惧改变。在看似恶劣的环境中找到突破点。从不可能中崛起的天真烂漫。在绝望中不放弃行动的纯洁心灵。
抽象的高心智的“智慧”,需要的是我们不断的面对人性,不断地叩问自己。这也许是我们更该习得的知识。
也许这一切带着痛苦和伤痛,也并不是我们的本意。但人生路漫漫,终会付诸笑谈中。谁知道谁会因何而胜出呢?一路冲吧。
所以,我们无论做着哪种形态的努力,习得了哪种知识,其实都不重要。出身不重要,家世不重要。觉得这些都不重要,不挂碍的时候,你就成了自由的,奋斗的,却不孤单的个体。
愿我们把拥有的都当成生命的礼物。这一生,主动或被动,哪种方式的学习,都在成就着自己。
无论它带给你什么,都值得被珍视。这一句,我送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