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成长,都是砥砺出来的。
那什么是幸福呢?有人说,累积生活中的小确幸就是幸福。
过了25岁,我所理解的幸福,就是遵从自己的内心,简约不简单,有和自己相处的能力,就是幸福。
很早以前,在网上就看过很多关于断舍离的文章,上周又读完了这本书,对于断舍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寓意折射在生活中,赋予它真正存在的价值和能量。
那,什么是断舍离呢?
我们初级的理解兴许是这样的:用不到的东西就扔了,包括衣物鞋子等等的居家用品,买几个收纳盒,把剩余的东西打理得整整齐齐,这就是断舍离。
对,这是比较基础的居家收纳、整理,没有这个环节,是无法深入断舍离的。真正的断舍离是这样理解的: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舍,顺从自己的内心,割舍既有;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
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我们的人生获得更加舒适的人生体验。通过收拾家里面的破烂,顺带整理自己内心的破烂,让人生变得开心、幸福。
就我自身而言,我居住的环境,每周在打扫卫生的时候,都必须做一次断舍离,就最近的几次而言,过完这个寒冬,室内的绿植枯死了几株,花盆闲置在一旁,丢了可惜,所以就增加了新的生命,把花盆用起来。通过舍弃无法存活的东西,引进新的绿意,增加自己的幸福指数。
上图是我居住环境养的绿植,采景:飘窗和阳台拍了几张图片。其中肉肉偏多,每个花盆里面都有一个小小的生命,等在绽放自己的美丽。如前面写到的,也许每个人都会有几个闲置的花盆,若不是单纯的信物,要么丢弃,要么重新赋予它的价值,不要让家里面到处泛滥着破烂儿。
所以,春天了,百花齐放的季节,新生命萌发的季节,从“断”身边无用的花盆开始吧,连同自己,随同绿意,向着明天出发。
接着就是书房了,每天下班之后,呆在这里的时间比较多,这里相对好一些,一个月收拾一次就可以,不要的书,破了的不重要的笔记本,草稿纸等等的东西,很有必要一次性清楚。
在清理的过程中,也可以了解自己,哪些东西是超过半年甚至一年没有用过的,那么完全可以丢了,也许它连同观赏价值都没有了,还会积灰,已经是累赘。
以前,每次想做一个断舍离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说:“很可惜啊”,“还能用吗”,“难道就不能用了吗”·······是的,每次要丢的时候,总是想着先放一放吧,说不定哪天就用得上呢。
现在,只要我觉得就目前而言,我用不到的东西,统统扔了,不喜欢颜色的袜子,不合身的衣裤,超过一年未穿过的鞋子,还有买回来一直没吃的坚果······刘先森以前也会说:“等实在不用的时候再扔吧”,但现在已经很认可我的观念了。
在扔东西的时候,还要千叮万嘱,以后类似的东西,不买了,不要再做一个囤货魔鬼了。去年春节弄了500大洋的腊肠,吃了不到十分之一,一直在冷冻层摆着,如今心碎也必须丢,并吸取教训,从今往后,再也不花这冤枉钱了。
还有因为商场做活动囤的护肤品,当初为了那些满500减100,满1000减200,还送各种小礼品,毫不犹豫的下血本的囤啊囤,后来了,朋友出国,又麻烦人家代购一些回来,想着多买一些,比商场便宜好几百,可划算了。就这样,现在眼看快到期了,用不完了,都用来当护手霜了。心痛。
诸如此类的事情,做的不在少数,远远不止几件衣服,几套化妆品能够说完的,但真是这些“痛痛”的教训,让之后对每一次囤货都格外慎重。
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让自己处在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不需要的东西就果断放手,只选择必要的物品,通过这么一个过程,你可以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然后实现对自己深刻的了解,彻底的了解,并接纳真实的自己。
心灵也会变得无比的舒畅。
对生活做减法,简约而不简单,这个世界到处充斥着无穷无尽的物品,我们为什么要让那些混乱的东西打扰我们的生活呢,让居住的环境保持一种清爽,尽可能让自己舒适。
突然想到那些各种版本的热文:“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
斩断欲望,脱离执念。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是一些平凡琐碎的家务事构成的,因此,这么圣神的空间,你也不忍心用“脏、乱、差”来评价吧,整理房间就是整理自己,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
因为,断舍离,本身就是一种动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