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是一本深度剖析家庭生活问题的书,这本书可以帮助你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以及改善你的家庭关系。
家,是什么?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一份责任,家是我们生活的乐园。那,为何家会伤人?
我思虑了诸多不解,认真拜读了这本书。正如武志红老师所言“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许多我们在生活中家庭中遇到的疑惑都在看完本书后可以茅塞顿开。书中涵括了亲子教育,青春期叛逆,所取案例真实,分析深刻,透彻。专业的心理学理论在武志红老师的笔下变得生动、鲜活。对为人父母的成长有着广而深刻的影响。不让家庭伤人的悲剧重演。在此书中,以下观点值得我学习与反思。
一、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形容: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关系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就会稳如磬石。
当然在我们文化传统的观念中,我们周围的人甚至有这样的认识:重亲子关系而不重夫妻关系,就仿佛是夫妻关系只是完成传宗接代的工具,只是给长辈和晚辈服务的载体。殊不知夫妻关系在家庭中的重要与否决定了孩子的人格成长是否健全。如若夫妻关系糟糕,势必不能给孩子带来一个优越而快乐的童年,那么他的人格发展也受父母的影响。在其人生的道路上会自身创造“不幸”。咨询师荣伟玲说:如果童年幸福,我们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不和谐的夫妻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而且也会影响孩子成年后婚姻的幸福生活。因为他们会在无形中寻找其父母的原型。好的父母关系,那么成就的是孩子的幸福婚姻,而相反的处理不当就是糟糕的婚姻。
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因此夫妻关系是家中的No.1,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个胚胎。依照此观点,婴儿不是白纸,不是空瓶子。父母或成人可以扭曲孩子,让孩子成为一颗歪歪扭扭的树,但不能决定孩子是成为一颗果树还是梨树,家长最多就是将本是果树的孩子修剪成梨树,但孩子内心总渴望成为自己的样子。精神胚胎“已知道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每个孩子天然有他们的使命,而若父母想决定孩子的命运,他们就是破坏了孩子的命运。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父母老师总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按照他们的喜好让孩子无条件的服从。而使用奖惩手段的父母老师,他们都渴望控制孩子,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变化,那样孩子就是他们意志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作品,依照摩门教的传说,就是行使撒旦之事。
事实上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认知世界,那便只能是孩子的自由!因此,作为父母或者老师,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孩子们独立探索的自由,那样即便幼小的孩子也一样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
溺爱有很多种原因,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内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溺爱的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的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的满足自己。
父母“内在小孩”的向外投射,给孩子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会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过度的溺爱,那么孩子就会以溺爱的方式成长,相反正确的理智的爱,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以理智的方式成长。
过度的溺爱不仅毁了孩子,还丧失了父母自身理智的原则。
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吃苦,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孩子需要什么或者不需要什么,我们都是在尽力去一味地满足,怕磕怕摔。可是我们的满足教育出来的孩子就是乞丐孩子。他们只会索取,不懂得感恩。他们变得等待施舍,而不去争取。一切觉得理所当然。事实上有一次拒绝孩子,他们就否定爸爸妈妈的爱。这样下去无休止的溺爱,造成的后果就是让孩子进入了一个“温柔的陷阱”,甚至让他们沉溺其中,享受“呼之即来,哭之即来”的恶性循环当中。孩子不知道事情的深浅,不知道对错。这样过度的溺爱,会令孩子既依赖父母,又恨父母。武志红老师说: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助孩子实现她的需要,这才是真爱,我们应该理智帮助她们成长,不能助长自己“内在的小孩”,对于孩子来说要真爱,不要溺爱。
从教十年,我见过太多有问题的孩子,他们的性格形成与家庭有着紧密的关系。从孩子的言行就能了解其父母的处事态度。一个性格温和的孩子,那么他的父母也必然是谦和有礼。多年的教育工作,我清楚的明白,问题孩子的背后必然有问题的家长,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培养出品行好、有幸福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