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老师非要在课堂上给我们读一本小说。
给我们读小说的是我小学三年级的老师,按理应该说是语文老师,但是,那时候的农村小学,总共就那么几个老师,我们班所有的课程,语文、数字、体育甚至音乐,都是杨老师教的。而且,读小说占用的时间,也不全是语文课,老师就坐在讲台上,一节课一节课的读,直到把厚厚的一本小说读完。
老师给我们读的小说是《木偶奇遇记》。
匹诺曹因为说谎鼻子变长了,匹诺曹被吞进鲸鱼的肚子了,匹诺曹终于从鲸鱼肚子里出来了。我们随着匹诺曹的奇遇恐惧、焦虑、欢呼雀跃。很多细节已经遗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了,当时的心情却还新鲜依旧。
这件事要是放在现在简直不可想象,但是在那时,好像完全没有受到什么干涉,一本小说顺顺当当地读完了。
杨老师课讲得很吸引人,我尤其喜欢杨老师的作文课。小学三年级,刚开始写作文,作文少不了写一件小事。有一次,我写了扶村子里的盲人奶奶走路。杨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让我看看盲人奶奶到底是怎么走路的。过几天,我就在路上看到了盲人奶奶,她手里拿一根细长的竹子,用竹子在路上戳戳点点,慢慢行走,压根儿就不需要人扶她。想起自己瞎编乱造的“好事”,我不由感到脸红。
杨老师是个民办教师。我小学时候的老师都是民办教师。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杨老师在我们村小学当校长。当时,民办教师转公办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因为工作关系,我参加了民办教师考试的阅卷工作。遇到杨老师,我就告诉他,难度不大,提醒他该报考了。杨老师叹口气,说:“这些年老教低年级,没怎么教过高年级,好多东西都生了。再说,那么多东西要背,背不下来了。”
杨老师直到退休前,民办教师转公办已经临近尾声,才因为资历的原因,转为有编制的公办老师。杨老师退休不到一年,就因为癌症去世了。
漫长的求学过程中,我遇到过很多优秀的老师,甚至是全国著名的教师,聆听过许多更著名的老师的讲座。但是,在我心里,我接受过的最深刻的教育,还是小学时候杨老师在课堂上读的《木偶奇遇记》。那个故事对于幼小的心灵带来的震撼,以及长久以来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塑造,不亚于任何的宏篇大论、尖锐批评或者说教。
书本里有太多歌颂老师的诗句,春蚕、蜡烛是最常见的比喻。其实,这些比喻都不恰当。在所有歌颂老师的名言里,我最喜欢的一句是:“我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对于老师来说,教书育人就是他们在这个世界的生存方式,他们完全不觉得自己付出了多少,有多么高尚。只是,这世界给予他们的,确实显得太少太少。这样想的时候,我心里觉得隐隐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