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和做哲学
在导言中说到,黑格尔建立起的辩证法,可以使他和他的学生们直面自身失业的困难,社会的崩溃以及各种巨大的混乱。这种力量的本质是思想。
对于我们历史上的众多不同的思想,我们可以像对待新知识一样去对待它们,首先是理解,然后是批判性的看待它们,最后是去粗取精的放到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也就是内化。
哲学是由我们的各种见解,对世界和自身的信念和态度组成的。也就是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
做哲学就是在众多哲学家提出的各种思想上,通过反思,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出论证。其过程就是分析和批判性思考,最终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
(与写论文的本质几乎是一样的。首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给出充分的理由和论证,并使人信服,加之语言精练明确,那这就算是一篇比较好的论文)
2.道德和好的生活
2.1 好的生活
说到“道德”,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些问题: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不应当做的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指导我们在生活中行动和行为的原则,这种种行为也就构成我们的生活。在哲学中,这些问题被划分到“价值”这一范围,而不是“真理和实在”这一范围。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每个人也许有清晰的答案,也许也没有。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的众多哲学家们,对于”好的生活“都有见解和观点。读完之后,也许我们对”好的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答案。
2.1.1 快乐主义-----是否是好的生活?
苏格拉底认为好的生活就是从生活中得到尽可能多的快乐。
那么,快乐从哪里来?来自于放纵自己的欲望?尽情的享乐?吃美味?游览山河或者其他?尽管这些活动都会带来快乐,但做了这些事情后,也就意味着时间和金钱的消耗,这种对时光或金钱的忧虑和不安会抵消一些快乐。诚然,我们会因为纯粹的娱乐、消遣和享受而快乐,但学业和事业的成功,也会给我们快乐。因为这种成功伴随着满足感、尊敬、金钱、自由也许还有名望等等。同时,这些事实就和苏格拉底的快乐主义发生了分歧。
于是,有的哲学家指出:有些做法是为了快乐而快乐,比如娱乐消遣;而有的做法是为了达成某个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或在得到最终的结果时,伴随着快乐。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好的生活的关键在于“令人满意的活动”,而不是快乐本身,快乐只是一种额外奖励。
2.1.2 成功-----是不是好的生活?
不可否认,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好的生活,就是“成功”。
成功意味着金钱、地位、尊敬和权利(也许只是话语权)等等,但又不止包含这些。于是,很多人都踏上了追逐成功的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他们正在过的生活和他们嘴里说的好的生活却不一致。比如,为了成功而拼命工作的人会说:我这么拼命,是为了退休以后,吃穿不愁,过上快乐的生活,或者能够有足够的钱,满足我阔绰的消费。但是,他们现在的生活却恰恰相反。在达到“成功”之前,就已经劳累不堪了;就算达到“成功”以后,可能会发现,这和他们日思夜想的完全不同,到那个时候,也无法过上他们认为的好的生活。
所以,片面的追逐”成功“的生活也是有问题的。
2.1.3 自由-----是不是好的生活?
自由在这里的定义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享受快乐或者实现自己的抱负等等所有的事情。
听起来很美妙,让人心生向往。但是,在这里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为了”自由“,我们是否宁愿放弃其他所有的一切?比如前面提到的成功和快乐?甚至是健康?
当我们追求的”自由“与某些东西(比如事业的成功、快乐、责任、健康等等)不可兼得的时候,这是否还是一种”好的生活'?
2.1.4 幸福----代替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提出,“幸福”可以代替“好的生活”的定义。因为前面的快乐、成功、自由等等对于“好的生活”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他认为幸福是一种整体的生活,包含了富有、权利和社会地位,还有勇气、正义感、幽默感等等。他的观点表明,似乎只有势力强大的、富有的、幸运的人才会拥有“幸福”。
可能现在,我们很多人趋向于这样一种看法:无论一个人的情况多么不幸,只要他对于自己的生活现状感到满足,那么他就是幸福的。但是,亚里士多德时期的人却认为:当一个人处于坏的情况(比如灾难)时,却仍自我感觉良好,是一种愚蠢,而不是幸福。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我们还没有过上好的生活时,我们能否幸福?
2.2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
前面所说的,关于“好的生活”的观念,如快乐主义、成功主义、追求自由或财富等等有一点是共通的,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注意到其他人 。
于是引申出了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这两个概念。利己主义又分为心理利己主义义和伦理利己主义;同样,利他主义也分为心理利他主义和伦理利他主义。
心理利己主义:每个人本质上(实际上)就是会按照满足自己利益而行动的。伦理利己主义:我们应该(应当)按照满足自身的利益而行动。
针对心理利己主义和伦理利己主义的观点,很多哲学家进行了反驳,并提出了相应的理由。其中由约瑟夫 巴特勒提出来的三个观点,经常被后世引用。这些论证可以用一句话说就是:假定我们的确总是会按照满足自己利益而行动的,但这个行动却不一定完全是自私的,因为,这些欲望中至少有一些是为他人的利益而服务的。也就是,欲望服务的“对象”才是决定一个行为是否自私的标志。
2.3 道德和道德理论
对于道德,尼采给出了一个描述:“一块美德的匾额悬挂在每个人的上方”。
道德是从何处来的呢,确切的来说,它是属于社会规定的一部分。但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道德准则却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人认为不应该堕胎和杀婴,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些不在他们的道德准则范围内。我们的任务就是:界定我们自己的道德,阐明并为之辩护。
历史中,对于道德这个问题,各类学者和哲学家都提出了各种道德理论。各具我们现如今的目的,将道德理论分为了三组:以无论道德、后果论理论和美德伦理学。
2.4义务论道德、后果论理论和美德伦理学
义务论道德就是无条件的各种绝对命令,它们不提供任何理由或条件,只告诉我们什么必须做,什么一定不能做。
这种道德的弊端在于,就算某条绝对命令的后果是不好的,所有人也必须遵循,无可辩驳。如果这种道德造成的结果不能使人们幸福,那么它们就不能称为是善良的。就好像我们所说的“好心办坏事”一样。那么,意图和结果,究竟谁是好的,决定于另一个是好的呢?其中的优先级和因果是什么呢?
康德认为好的意图优先于后果,而另一些哲学家认为,一个好的后果才能决定一个行为的好坏。这就是哲学家就提出的后果论理论。
在后果论里面,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功利主义了。功利主义者认为,什么会对我们有利或有害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亚里士多德的一种观点,是关于“幸福”的。他认为:个人的根本利益与他置身其中的社会的福祉是一致的。并且对于“美德”列出了一个清单。清单里面包含了:勇敢、节制、慷慨、大度、温和、友爱、诚实、机智、羞耻、公正。这些美德都是旨在提高个人的地位,促进个人的幸福,又旨在巩固和保护社会。同时,亚里士多德,认为对美德进行思考,并根据思考出的这些原则去行动,是一种好的生活。
2.5道德是否具有相对性?
由前面章节展现出来的理论可知,对于“道德”,不同的哲学家由不同的观点。那么,在不同的文化中,“道德”的范畴和定义肯定就有更大的区别了。“道德”是不是一种相对的价值定义?
在参考了不同文化和种族的“道德”之后,哲学家们发现,这些“道德”都会遵循一种共同的价值------社会的福祉。比如在有些文化中,对于在遭遇严重饥荒时,抛弃婴儿的行为,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成年人和青年的利益。
2.6尼采对道德的攻击
尼采向犹太-基督教道德发起了一次攻击,抨击了”十诫”。并认为,纯粹的快乐和幸福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时“自我表达”;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于是他的主张就和“十诫”的内容相冲突了,不利于我们求新存异。
他同时认为;道德是一种获取权利的诡计。比如各种各样的道德规则,如“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欺骗”等等。我们可以反问一下:谁是这些道德规则的获益者?当然,这些禁令都是为了让弱者得到保护,不被强者施展的力量所压制。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规则。比如,“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被当时的百姓认为是“好的品质”的规则,其实就是压迫了女性接受知识教育的权利。谁又能从中受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