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多么羡慕那些在原生家庭幸福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啊,他们性格阳光,洒脱,自带着人格魅力,有时我会感到自卑,想靠近却又不敢靠近。
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性格的养成都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尤其是90后出生的这一代人,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一个家庭结构里,父母整日面对和教养的只有一个孩子,自然会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一个孩子的身上,本身成倍的压力加上无处排解的孤独,使孩子在青春叛逆时期更容易抑郁与自闭中。
这也是现代社会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人教我们怎样去教育一个孩子,教育好一个孩子,我们怕得是重新上演自己童年的悲剧。我不怨我的父母,也不怨恨我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足的家庭,我知他们已为生计奔波忙碌到无法喘息,也被这生活一点点磨灭仅有的耐心和感同身受。
但是这些,都是我后来长大后才明白的。
现如今人人夸我懂事乖巧,可也只有我们知道,在我青春叛逆的那几年,也曾与父母大吵大闹过,也曾摔门而去过,说过这世上最戳人心痛的话,也冷眼相见断绝交流数日,可后来想,父母终是父母,也是这世上如何彼此伤害都不会真正分离的唯一人。
母亲管我最严,她是那个年代自家兄弟姐妹中唯一一个只念到高中的人,又因为生病生生在娘家呆到了二十七八岁都没有嫁出去,而遭到了姥姥的嫌弃,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在那个物资馈乏的年代,她的妈妈可以为了自己的儿子复读3次而出钱出力,这一个家的大女儿却只能缀学被逼早早嫁人,以此来减轻家里的负担。
母亲是有怨恨的,我很难想象她生病不得不在家熬成了大龄剩女的时候经历了什么,母亲总说她这一生就像白活了一样,哪里也没有去过,也没有拼搏过,又匆忙地嫁人,只是换了一个地方治病而已。直到我的出生,让她有了新的希望,于是这种对命运不公的埋怨和所有未曾实现的梦都一并落到了我的身上。
这种苛刻的执念却造成了我的自闭,当苦闷无处发泄时我便开始写日记,日基记本像我的一个朋友,有时我会与它对话,有时我又通过它以一个第三人称的角度去审视我自己。
人的性格并不是无法改变的,18岁之前我们好好的长大,18岁之后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自我完善,与以前的自己和解,也与那些所有流泪难过的日子和解。
也许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夏日的微风带来清新的草香,穿过鼻尖,轻抚你温柔的脸旁,一瞬间,往事涌上,悲伤的事却再想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