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不千的原因
为什么,我一篇文章写一千多字很难,字数一直在3~5百字范围内徘徊,分析原因如下
知识储备少,输入太少写着写着会不知道要从哪里下笔就写不下去了,这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在怎么拍打它,它也起不来了。写不下去那怎么办,休息一会在写,那就不会在写,那不能休息我查查资料,看看书,学习学习经典这样要么就感觉后面不用写也行,反正也写不出向他们那样的句子,当然这是为偷懒找了借口,现在写不出来,可以学习其他作者的写作方式,可以仿写他们的句子,做了练习总比不写强吧,这都是后面反思的时候才会想到。
练习的少,没有严格的要求自己的质量。自己写的时候写了3~5百字写不下去就不写了,然后每天都卡在这里,不管多长时间之后你都没有质的变化。没有刻意练习,只是跟随自己的情绪在支配自己要做的事情,认为写作是需要灵感的,现在没有,不能写了,其实灵感也是刻意的练习出来的,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也没有认真每天坚持写,虽然每天都写,但质量区别是很大的,有时只是为了完成今天我写了的目标,并不是认真构思,细心组织语言出来的,这就像做饭认真做的那天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色香味俱全,不认真做那天熟了就行,这样一看便知。自己的感受呢?认真写的就算写的不是很好也会有成就感,毕竟自己是花心思了,不认真写的感觉自己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做了什么但好像什么都没做,心里空落落的。
头脑里有万千思绪,而不能转述为文字,表达不了所想,所感。那就是写不出来,没有其它解释 就是没有观察到,没有体会到,没有真正进入你的头脑,你的内心,就没有所谓的灵光乍现。
思考不深入,全面,很少用逻辑链接词,表示并列的,转折、递进。可以用逻辑链接词表示你想写的东西把它层层递进,这样从简单到深入既容易理解,又能表达你思考过程,譬如写作要先学习,思考,在实践,调整,总结。全面,很多时候只看到事物的一面,只写了其中的一面,而没有考虑到事物的两面性,冬天我们生活的热带地区不下雪,你就不能说所有的地方冬天都不下雪。你所知道未必全面,所以只有在写之前认真的查资料。
听课听到字数不够可以用类比,因为同一事物要讲两遍,不但不会显得啰嗦,还在情理之中。那要怎样学习类比呢?积累看到好的类比就记录下来,仿写看到作者这样写类比也跟着照葫芦画瓢先实践起来。
举例子,以前我也认为文章中举例子很简单,只要是能粘边的都能放上去,但是我通过读经典发现例子之间的不同,不是像我举的例子一样所有例子都只是从同一个方面来证明这个事实,而是不同的例子从不同的侧面,角度来证实此个道理,这样文章也不会显得啰嗦,读者也会读得过瘾。
问题已经发现,只纠结于问题之上没有多大意义,重点在于如何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就像炒菜一样知道了怎么炒,但炒出来还是会有盐咸,盐淡,火候掌握不好,的时候,那怎么办多练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