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
最近在读闫学老师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书中的很多观点都触动了我的心弦,她把苏霍姆林斯基的每一个有价值的观点都提炼出来,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和一些案例进行解读,读来很受用。
今天读了“要让孩子的思维得到喘息”和“教师为何成为了课堂的干扰者”两章节,让我对评价一堂好课有了新的认识。
她在“要让孩子的思维得到喘息”中对那些把课堂时间安排得精准而分毫不差的公开课进行质疑,她怀疑:这样快节奏的、精确的、几乎不差分秒的课堂,真的反映了教师的智慧,反映了课堂的有效性吗?孩子们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时间,真的恰如教师事先预设的那么合适、准确吗?课堂节奏之快,孩子们在课堂上没有任何的喘息机会,如此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孩子们能吃得消吗?
我也在反思自己的课堂,十年前的我,能把课堂精准到备课与上课的时间吻合度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九,几乎就只有一分钟左右的差池。但是,越到后面把控课堂的时间精准度越低,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下降了。今天读来,我能为自己解释了。十年前的我,停留在上公开课、赛课的状态,那时备课和上课基本上内容都不会出入,完全照着教案走,也完全照着预设的程序走,时间精准,恰好说明了课堂的生成极少,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去处理课堂的生成而是被教案牵着走了。我想,那时,学生的思维也应该没有得到喘息的机会,思维的品质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现在,我会关注课堂的生成,我会认真对待和处理生成的每一个细节和问题,不再被教案所羁绊,偶尔我会给孩子讲讲我的经历,时不时会穿插一些书本上不曾有的东西,孩子们很喜欢听,课堂很灵动,虽然时间上似乎有些随心所欲,但是,我想这样的课堂比公开课一板一眼地精准把握教案要生动得多,学生也会喜欢得多。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们平时的评课,我们机械地把时间的把握当成为教师掌控课堂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旦下课铃响内容还没有上完,这堂课必定不会被肯定。我想,这样一票否决的评价是不是有些不妥?一堂有效的课,一堂有智慧的课,关键在于在这堂课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了训练,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没有心灵的碰撞,有没有思维的互访。如果,教师的提问没有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那么,你的时间把握得再分毫不差,就在下课铃响的那一秒说完最后一个字,你的课也不是有效的课,不是智慧课堂,当然不会是一堂好课。
现实中我们还存在另一个误区:很多人一直认为,热闹的课堂便是好课堂,课堂气氛成为了评价一堂课的重要指标。于是,大家都追求“剧场效应”,认为课堂越热闹,师生互动就越好,教学效果也就越好。闫学老师在书中讲道:“曾经何时,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为判定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这几年课堂标准几经变迁,但是好像对这一条至今没有多大的异议。长期以来,我们总喜欢热闹喧哗的课堂,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见不得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考、沉默的状态。他们一味地喜欢听课堂上的欢声笑语,看到学生思索的沉重就接受不了。我想这也是造成目前课堂上浮风劲吹的原因之一。”
是的,为了追求“剧场效应”,我们曾经在课件上下功夫,把课件弄得色彩缤纷眼花缭乱,问题设计得一出口全班都能齐声高答,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非凡,但是真正拧一下,没有什么干货,这样的课其实是可怕的。现在看一些大师上课,他们的课件往往简单,“他们不是靠课件吸引学生,而是通过自身学养和对知识的把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设计的问题富有思维含量,力求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样的课堂看似比较沉闷,学生也表现得沉默,但是大脑却在激烈的思考,有充分的精心思索的时间和机会。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不需要花哨,我们要能理解并认同课堂中学生沉默思索的状态,这片刻的沉默思索,往往比整节课热热闹闹更可贵——因为我们都渴望做一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把!”这样看来,我们评价一堂好课,更重要的是看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有思维含量,是否能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而不应该是看课堂的热闹程度。
阅读,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捧读一本书,只要认真思考,和作者共鸣,你总能从书中找到很多你需要的东西,你也总能获得很多。我还是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勉励自己:“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让自己永远行走在阅读这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