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把聊天聊死的人,屏蔽遭抱怨,拉黑遭撕逼,只能回复忙来敷衍。对,我不是忙,只是对你没时间。
(壹)
近来相亲,介绍的那个男生是我目前看到的人中,到现在为止最能把天聊死的人。
每次他说话,我竟然不知道怎么答复,私以为尴尬癌都要犯了。
我忽然觉得自己的心态从能海纳百川变成了了小肚鸡肠。苍天呀,姑娘已经学得很包容尊敬和谦让各种文化了,身边的朋友从穆斯林大叔到天主教修女,从尼泊尔小哥到俄罗斯美女,都曾聊天聊得让我们开怀。一直以为对于各种文化的尊重和融合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年纪和经历就更要学会尊重和包容,而不是刻板的片面的去猜测。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正是通过聊天,从语言到文字的转移而产生的感情,来进行促进的。
从来觉得老祖宗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万分正确。原生家庭的影响加上后天环境的改变才造就了现在的自我。而说话应该是最能反映人心的指向性指令之一。所以玩在一起的人都在一起,玩不到一起的永远都是两个世界。
(贰)
对于把聊天聊到僵局的人,私以为除去不熟悉的缘故,就是不会讲话和没有眼色,虽然说讲话时一门从完美出生就开始学的技术,可是做起来并不容易。令说话对象舒服,是一项非常稀缺的能力和艺术。现在看来,会说话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曾经看到过因为一句不适当的话丢了饭碗的,被别人记恨的,被穿小鞋的,和公开撕逼的。
所以,真心劝解各位不会讲话的人,就不要多说什么了,省得我们这些人都不知道回复什么,尬尴癌都生出来了。最后只能用,我好忙呀,有空再聊来敷衍了。当然,我也是朋友眼里有名的群聊冷场王。
所以,与其多说,不如不说。
剩下的就是给那些想说又担心说错话的人一些建议好了。
(叁)
1,给别人建议的时候
一般情况是需要建议的人,心里都已经做好了决定,而需要别人语言和行为的支持。所以最好在察言观色下,那个需要建议的人到底倾向于哪一方,在不犯法不触犯道德底线以及不伤害各自利益的情况下,建议如果给的好,那么需要建议的那个人心里一定乐开了花,从而因为得到别人的肯定也会去积极的行动。当然其中有一点不好,在于如果这个人将来后悔的话,可能会迁怒于给建议的人了。
2,如果不是面对面聊天,而是通过网络或是电话等工具聊天的话,那么对方的语气和面部表情不好观察的情况下,那么请多注意对方回复信息的速度和标点。毕竟我们都不是千里眼,当然通过视频的话也可以全方位的进行所谓的察言观色。
3,注意分寸
所谓分寸,就是注意留有余地和说话的空间,不要说太满的话,太过分的话,以及太伤人的话。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情绪,所以太满,过分,以及伤人,每一种方式都会让受众感觉的不安全感,情绪化的语言比起暴力会对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所以于此,不光是朋友,亲人,还是陌生人。最好不要使用。
曾经跟一个与语言学教授聊天,比较中日韩三国中对于“谢谢”和“对不起”的使用频率,忽然超级汗颜,我们总是称礼仪大国,瞧不起韩国人日本人的低头哈腰,可是对于礼仪来讲,真是自叹不如。朋友去了趟台湾回来也说,对于便利店店员双手接钱和他们温柔的语调以及民风来讲,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这一点,相当重要,相当重要,相当重要。
4,聊天不是一方的,而是双方的,切不可以自为主。倾听作为聊天的一种方式,对不会说话的人来说,用起来是最为实用的一种方式。
曾经因为某些原因难过哭,朋友不会安慰,便陪着我一起哭。现在想来有点傻,可是当时,却比说那些安慰的话语来的更直接,更能安慰些。当然,如果实在不会安慰,那么倾听就好,至少比火上浇油的那种话,来的要暖心。
5,最后一点,三思而行,三思而言。
话不经大脑的人,曾经都被当作直率,坦诚,可是往往这种人,大家在交往后都会退避三舍的。看,多得不偿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