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篇很火的文章刷遍朋友圈,题目是这样的《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文章大意是胡伟炜做了10年小记者后,拎着箱子,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她用了3年的时间,把企业做成了当红的公司,现在公司被成功收购,套现15个亿。胡伟炜不动声色,却走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然后,本文作者,一位知名媒体前首席记者又讲了几个金句满满的小故事。这些故事都指向同一个主题:在你一边拿着屈指可数的工资,一边变丑、变肥、变傻的同时,你的同龄人不是已经登上了人生巅峰,就是正走在登上巅峰的路上。
这篇文章流传太广,影响太坏,以至于人民日报都忍不住出来diss了。
我倒觉得,这篇文章也没有多么罪大恶极,它只不过是把我们从小到大根深蒂固的想法极端化了、具体化了,套了一个创业成功的壳子。
难道你们没有发现,胡伟炜不就是小时候家长们经常提的别人家的孩子吗?别人家的孩子考试成绩第一名,对儿时的我们造成一坨黑黑的心理阴影。没想到,20多年后,我们竟然还要再一次被别人家孩子创业成功的故事无情打击,变回那个总被抛弃的后进生。
尼玛,这个剧情太坑爹了,能不能换个剧本演演啊!
1
大部分人对于幸福生活的定义是啥呢?有人爱?有钱赚?有追求?有事做?
Too simple, too naive. 说起来都是头头是道,冠冕堂皇,其实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比别人好才是实实在在的幸福,其他都是说着好听的。
别人考试需要复习3天,你只需要复习3小时;别人看网络小说,你看萨特;别人都背Kate spade,你背香奈儿;别人在朝九晚五,你已经财务自由满世界旅行;别人老公天天忙工作,你老公每天回家给你做法式大餐。
想象一下,假如上面说的在你身上发生,可是却不能发朋友圈!!你作何感想,有没有非常不爽啊!
其实如果说比较总能带来更多快乐,那它就是一件好事,我们大可不必往深了追求。趋利避害,畏死乐生,这就是人性。但问题是,随着各种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比较这个事情,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痛苦。
你总是发现一山还比一山高。明明以前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经和别人比较,突然就变成了完全不值得一过的人生。微信微博里,永远有人在马尔代夫潜水,在日本吃米其林,甚至在纳斯达克敲钟。
我以前也受尽比较之苦。朋友圈里确实有些白富美、富二代,还有几个智商情商双高的人精。在他们优秀光芒的场域中,我感觉连做个小透明都不够资格。但是,人嘛,越是心虚,就越是要逞能。那阶段的我总买淘宝小香风,也最爱背诵一些关于艺术的专业词汇,强逼自己凹出一种名媛气场。
最要命的还有一点,就是在干这些事的时候,我根本不觉得自己是在勉为其难,还觉得那是一种自我提升。
时间长了,就会有一种疲惫的空心感。你说的、做的、关心的,都是由别人主导的,你能做的,就是跟着别人设定好的议程,疲于奔命,亦步亦趋,同时小心翼翼关注着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2
隐隐觉得这样很累,但是看大家貌似都是这么过的,也只能劝自己生活就是如此,直到我听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朋友诉苦,说有一次她穿高跟鞋在商场摔倒,老公不但没有安慰,反而特别生气的骂了她一顿,嫌她大庭广众之下,给他丢人。
我当时听了觉得真是个无可救药的渣男。可转念一想,自己也是个渣女啊。朋友老公认为面子是天大的事,自己不也一样,把别人的评价放在最高位置。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故事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以别人为参照点过生活这件事,我再也不想做了。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短短几十年,凭什么要玩别人的游戏?为什么别人做什么,我也得做什么?为什么别人喜欢什么,我也要喜欢什么?如果说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复制其他人的存在,那我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句话:宇宙的灵魂是用人们的幸福来滋养的,又或者是用人们的不幸、羡慕和嫉妒来滋养。
比较无法带来幸福,它只会带来羡慕和嫉妒。
3
为什么比较无法带来幸福?真正的幸福又是什么样子?在一本书中,我得到启发。
这本书叫《最小阻力之路》。作者提出,万事万物的运动轨迹都是由独立于其自身的结构决定的。就像河水只能沿着河道流动;身体功能会受限于大脑、心脏、血细胞、神经与肌肉等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电影情节发展一定被包含于某些特定的套路之中。
人生也是如此,结构决定行为。你的欲望、信念、假设、使命构成了生活中潜在的基本结构。
作者提出,人生的不幸源于根本性的结构冲突。在这样一种结构中,改变的努力与另外一种反向作用力相互抗衡。两种力量此消彼长,试图达到平衡,让人的行为模式保持在一种来回摆荡的状态。
我想大家都有类似的经验。下定决心减肥,却不断复胖,胖瘦无常,相互交替。励志要每天背单词,但是总是无法完成目标,停止又重新开始,却始终跨越不了abandon的魔咒。羡慕咪蒙一条软文几十万,也要做新媒体赚钱,但更新几天嫌难放弃,不甘心和畏难情绪轮番上阵折磨着自己。
情绪的冲突让人身心俱疲,不断折腾,却始终停留在原点。
4
为什么改变的努力总是会被抵消掉,让人在徒劳的拉锯战中一无所获?
《最小阻力之路》作者也在书给出了自己解释,他认为两种相互矛盾的观念导致结构性冲突。就是说我们表面上向往的东西,可能是被潜意识所排斥的。
想到曾经假装白富美的经历,那时候我之所以感觉到疲惫,很有可能是潜意识在给我发送信号,提醒这个目标和我的本性完全不适配。
就像之前所说,大部分人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所以在各个维度上完胜其他人就是他们的终极追求。但是这种追求必然会让人陷入一种系统困境,全部精力都被分散在各种想要超越他人的努力中,而这些负面愿景清单则将人困在融入主流、应付社会和解决问题的循环之中。
赢了所有人,却最可能输掉自己。
5
好在人生不只有一个剧本,我们可以选择主动更改自己的潜在基本结构。
《最小阻力之路》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底层算法:将人生当作一场宏大的创作历程。在这种思维中,你不再是别人主导游戏中的参与者,而是自己人生蓝图的规划者。你人生的最大幸福在于求仁得仁,捕捉使命的召唤,点滴累积,一砖一瓦地让它落地,成为现实。你的人生是原创的,不是山寨的。
再本质一点,就是说你的幸福基点植根于自身,而不是来自比较。你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是因为看重它内在的价值,而不是因为它可以让你赢过其他人。
这不就是伊隆·马斯克所提倡的「第一性原理」在生活方面的运用吗?其实我发现,很多大神级人物,都非常善于借助这种原创性的推动力,完成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成功反而是副产品。
科比曾经说过,你要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这样你的技巧才能进一步提高,最后才会有一个副产品,成为冠军。这就是黑曼巴精神,科比认为自己成就的关键。
6
继续抽丝剥茧。我们怎样能够获得这种保持无知、广泛学习、不断超越自己的动力?答案是:创造一种只存在单一张力的结构。
构成这一结构,两个要素必不可少:1.清晰的愿景;2.对现状的客观认知。愿景在高处,现状在低处,其间的落差变为你迫切希望缓解掉的张力。
说起来很简单,但为什么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可以特别关注一下「清晰」和「客观」这两个形容词。想想看,大部分人混混沌沌过生活,连人生目标都是他人设定的,可能连愿景是个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更别提清晰了。再说「客观」,人普遍会有自我欺骗倾向,幻想中的自己永远优于实际的自己。承认自己有很多缺点,看到周围存在诸多不利条件,这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只有对自己足够冷酷,对客观条件足够冷静,愿景和现状之间的巨大差距才会成行,张力才会出现。
想起来我当时死磕《经济学人》,不也正是意识到自己现有的英语水平距离读懂这本杂志有多么大的差距,才会一篇文章读3遍,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
7
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了另外一种看待人生幸福的方式。但事实上,采用比较思维的人,还是大多数。如果你也是比较思维其中的一员,并且没有感到任何不适,那我真心觉得很好。如果你觉得自己站在分界线上,时而介意他人的评价,时而又觉得要活出真正的自己,那我还要给介绍一种辅助工具。
这工具我称为「讲述自己的故事」,也就是不断给自己洗脑。我经常说,现在市面上那么多人想给我们洗脑,但我坚持要自己的脑自己洗,不要浪费资源嘛。
人类的大脑追求连续性,画面感和意义。那我们就用讲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使命说给自己听。比如我从小就被「英雄之旅」故事模型吸引,喜欢的小说电影内核非常一致。那我就脑洞大开,把自己的成长过程看作是大侠成才的过程,看书是「闭关修炼」,与他人连接交流是「道士下山」,等到将来开始发挥才能就完成了从「无名小卒」到「武林高手」的转变。
还真不是我脑洞大,你们好好想想,最近大热的电影《头号玩家》不就是这个套路嘛!大家那么喜欢,还不是因为这个模型讨喜!
说了这么多,我其实并不反对比较的思维。只是说,当我们感到被困住的时候,我不希望大家毫无抵抗能力。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们多掌握一些思维方式,就不会被自己的念头困住,自由就在转念之间啊!
本文是思维模型系列的第一篇。选题的时候非常艰难,因为我想把最重要的东西写在前面。最后选定这个主题,因为我觉得这个思维模式是非常基础的,就像是手机系统,而其他的思维模式等于是各种app。
我觉得这是个一个适配性比较高的系统,先把这个东西理顺了,以后安装再多的app,也不会宕机啦!
欢迎关注作者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