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浅薄,有的人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有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烂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后,会觉得其他人都只是浮云而已。”
“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
第一次听到男主角外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觉得美的不可思议了。
茱莉在她七岁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喜欢上了眼前的男孩,喜欢上了他那闪亮的蓝眼睛。于是,她开始了自己追求的道路,尽管男孩对她的心意无动于衷......
一个关于十三、四岁男孩女孩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在他们七岁相遇的那年。故事很简单,两个人,一棵树,还有几个鸡蛋,却能让人感觉分外的温暖。尽管这部电影有这清新纯爱的标签,但看完之后我更认为所讲的是一个关于男孩女孩成长的故事,在逃避与接受之间如何选择,分辨现实与自我认知的故事。
也许真的应该去看看这部电影,它值得你这么做。
不同于一般的青春电影里的人设,男孩是一个有些懦弱、没有主见、并不优秀的人,女主却是一个热情大方,具有独立意识,开朗的女孩。看似偶然的性格设定却又和主角的家庭离不开关系,一方家境优渥,父亲却是尖酸刻薄,一方虽然贫穷但是家庭环境非常的乐观与温暖。
女孩对男孩一如既往的热情,渴望着自己的初吻能被那个叫做布莱斯的男孩带来。有一天,女孩的父亲对她说了关于整体与部分的故事:一幅画不仅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组合,一头牛只是一头牛,草地只是一片长满青草和花朵的土地,透过树枝的阳光也不过是一束光线,但你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却美得不可思议。
也许父亲是想告诉女孩,当你觉得一个人看起来很好的时候,你可能只是看到他的部分,当你对一个人做某种决定的时候,你需要看到的,却是他的整体。不要让局部蒙蔽的自己的眼睛。
女孩在一棵梧桐树上看到了曼妙的风景,每一天的朝阳与夕霞都是不一样的色彩。 “有时落日泛起紫红的余晖,有时散发出橘红色的火光燃起天边的晚霞。在在绚烂的日落景象中,我慢慢领悟了父亲所说的整体胜于局部总和的道理。”
树上的风景是一个十四岁女孩的全世界,她将自己的认知、憧憬与美好,通通融进了树的每一条枝桠里,每一丝叶脉中。这棵树和眼前的风景是局部大于部分之和的,就像她所认为的布莱斯一样。
当男孩在面对即将被砍去的梧桐树选择了回头的时候;当自己发现他总是将自己给他的鸡蛋转身偷偷丢进垃圾桶的时候;当听到男孩对自己和自己的叔叔加以讽刺的时候,女孩开始觉得,布莱斯的蓝色眼睛就和他的人一样空洞。
男孩总是不敢面对那个叫做茱莉的女孩,甚至是讨厌她。直到在八年级的时候,这个待着梧桐树上不肯下来而耽误工人砍树,甚至因此登上当地报纸的女孩在他的心中越来越难以琢磨。
男孩不想违背父亲的想法,便在心里认同了茱莉家脏乱不堪;因为不想反对朋友的意见,便可以认同朋友对茱莉及她叔叔的讽刺与侮辱。直到女孩开始疏远他,他才得以渐渐认识自己内心—茱莉对于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部电影有关青春的故事也远远不止这些,主角的人生价值观也是在故事中建立的。这是一部有着变化的电影,也正是这一点,让“怦然心动”这个充满感性的名称也多出了几分哲理的味道。能够让人咀嚼并口齿生香的,也正是这一点。
茱莉面对脑力残疾的叔叔报以接受的态度;对于自己的贫穷却并不偏见;对自己的爱情也能够用自己慢慢建立的价值观去细细的感悟与衡量。女孩父亲对弟弟的坚持不懈,为了正确的决定,不得不做出的一些牺牲。热情追求音乐梦想的兄弟和谈到音乐开始沉默寡言的男孩父亲,还有女孩父母对于孩子情窦初开的关怀与引导等等,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此外,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也是颇具特色,本文就不点破了,也算是一个保留的小惊喜。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