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称号 氏
看国外的名著时,最烦外国人的名字,特别难记,看着看着就搞混了。
看先秦历史也是这样,比如,看到嬴楚如何如何,异人如何如何,子楚如何如何,秦庄襄王如何如何,以为说的是4个人,后来,一查资料才发现其实是同一个人——秦始皇他爹。因此,对古人的称呼很是迷茫。
2016年12月27日,白老师发布了一篇《谥号读人·外篇:上古的那些姓与氏》,读完很受启发,对古人的称呼多多少少明白了点。但是,依然有些地方想不通。比如,“姓别婚姻,氏别贵贱”,那姓和氏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至于“姓氏合为一体”,“姓”保留下来了,那么,“氏”呢?消失了吗?
我决定,自己去寻找答案。
咱们的优势是,分分钟就能查到想要查到的东西。没有直接答案的问题,咱们可以根据已经的资料,推理(猜想)一下结果。
司马迁能写出《史记》要得益于曾经担任太史令,能够查阅到一些秘闻。
咱们虽然不是太史令,但是咱们有网络呀,司马迁需要千辛万苦才能找到的资料,分分钟就能呈现在眼前。司马迁能看到的资料咱们都能看到,司马迁看不到的资料,咱们也能看到。
这么便利的条件,我就不信搞不定。Go,开工。
古人的称呼分为:姓、名、字、氏、号。对于“名”、“字”、“号”的理解分歧不大,主要是对于“姓”和“氏”的理解比较混乱,有时候姓氏是一样的,有时候姓氏是不一样的。姓和氏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从出现的次序来看,“氏”要比“姓”出现的早,那么咱们就先从“氏”说起,再对照“氏”来分析“姓”。
·氏
关于氏的猜想:氏和氏族有关,表示自己的出身氏族或部落。氏最初应该就是氏族或部落的名称。氏的含义应该和氏族的发展顺序有关:氏族—部落—封地(诸侯)—郡县(籍贯)。
1、氏族:
氏族,又称“氏族公社”。原始社会中为了生存,以血缘关系结合的人类社会群体,其成员一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氏族社会先后经过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氏族人口增加后,可以分化为多个氏族;氏族人口减少后,也可能并入、依附其他氏族。
几个氏族可以联合为部落。
2、部落:
部落一般指原始社会阶段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联合而成的集体。
由于人口的繁殖,氏族的一部分人向外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于是产生了新的氏族。几个新老氏族联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部落。
例如,黄帝为有熊氏、颛顼为高阳氏、帝喾为高辛氏、尧为陶唐氏、舜为有虞氏、禹为夏后氏、鲧的有崇部落、蚩尤的九黎部落、有蟜氏、鬼方部落、东夷部落等。
3、氏族或部落的流动性。
据《尚书商书》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商朝的先祖一直在不停的迁徙,从始祖契到成汤,大规模的迁徙就有8次。
这说明在比商更早的阶段,氏族或部落的大规模迁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是由生产力较为低下决定的。在迁徙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其他氏族和部落。当遭遇其他氏族和部落时,如何来确定双方的关系呢?就要靠“氏”来确定。大家可以想象这一样情景。
一群半原始人,在迁徙的过程中,忽然发现前面出现了陌生人。于是,
“你们哪部分的?”对面有人喊话。
“俺们是有熊氏。你们是哪个溜子的?”赶紧亮字号。
“唉呦喂,原来是姑爷家的人。俺们是有蟜氏。”对方一听,就知道是自家人。
“原来是娘家人啊。好了,大家伙把家伙都收起来吧,自己人。”然后就是,相见欢,喝一壶……
对于部落成员来说,“氏”相当于一个部落的招牌,一亮出来,就可以大致确定双方的关系,是敌对,友好,还是戒备,有效避免了误伤。
从资料来看,夏朝之前,重“氏”不重“姓”。“氏”的作用很明显,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的社会形式还是以部落为主,
4、夏朝和商朝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逐渐出现了城市,人们的流动性逐渐降低,“氏”的作用也随之降低。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在夏朝的历代君王中,提到夏后氏的有:启、太康、槐、癸,其他君王的资料中,并没有刻意强调“夏后氏”。商族部落的祖先是“陶唐氏契”,商朝历代君王都没有强调“陶唐氏”。
说明,夏朝之后,“氏”的作用已经开始降低。夏、商两朝,重名,不刻意强调姓、氏。
夏、商两朝的历史的君主都是根红苗正的黄帝后裔,先祖也都有“氏”,却没有刻意强调“氏”,所以说,“氏别贵贱”一说,存疑。一个原始人的部落,能高贵到哪里去呢?
5、周朝
周人的先祖是后稷,姬姓,名弃。后稷的父亲是帝喾,母亲是姜嫄。传说姜嫄于郊野践巨人足迹怀孕生姬弃。姬弃被舜封为后稷,封地古邰城。
后稷的来历很蹊跷,当时没有DNA检查,虽然心存怀疑,但是,也没有办法分辨。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姬弃并不招父母待见,所以,后稷没有“氏”。必然,周朝历代君主也都没有“氏”,也不愿意提“氏”。姓的地位明显提升,氏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周朝,重姓、名。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人有氏,有人没氏。下面罗列几个春秋名人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齐桓公:姜小白,祖上是姜子牙。姜子牙为吕氏。齐桓公资料里没有强调吕氏。
宋襄公:子兹甫,宋氏。宋国是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封国,以封国为氏。
晋文公:姬重耳,晋氏。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以封国为氏。
秦穆公:赢任好,赵氏。秦氏祖先叫造父,封于赵城,因此以赵为氏。
楚庄王:芈侣,熊氏。
阖闾:无氏。
勾践:无氏。
孔子:子丘,孔氏。
老子:李耳,无氏。
庄子:庄周,无氏。
荀子:荀况,无氏。
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是以封国为氏。其他特别强调氏的只有2个家族:楚庄王、孔子。“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一说,存疑。
6、楚庄王,啥情况?为什么那么在乎“氏”?
周夷王之时(公元前913年前后),楚国第六任君主熊渠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意思是:我是蛮夷之人,不必和中原各国的名称谥号一样。说完这话之后,真得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封王。到周厉王时期,熊渠害怕周厉王讨伐楚国,就自觉把王又免掉了。
公元前704年,楚国君主熊通打败随国,让随国在周桓王面前说情,让楚国称王,周桓王不同意。熊通挺生气,说:“我的祖先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很早就去世。周成王提举我的先公,竟然只封高他子男爵的土地,让他住在楚地,蛮夷部族都顺服于楚国,而周王室不提升楚国爵位,我就只好自称尊号。”于是当即自称王号,称为“楚武王”。当时周王室衰微,对楚国无可奈何。
楚武王称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
猜想:楚王,不是官方认证的,是自封为王。为了给自己称王找个借口,就自称“蛮夷”。又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害怕别人说自己是“土包子”,于是,刻意强调自己血统高贵,是“熊氏”,是黄帝的后裔。典型的爆发户心态,既当婊子,又立牌坊。
至于孔子,唉,2400多年,层层镀金,这个就不多说了。
秦汉之后,随着郡县制的推行,人口普遍定居,人们基本不再称氏,改为说“自己是哪里人氏”,氏逐渐被籍贯取代,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籍贯就相当于“氏”。
(有猜测成份的)结论:
1、氏最早和氏族、部落有关,是部落的名称、代号,显示一个人的出身。
2、夏朝之前,在原始社会,“氏”的作用比较显著,在一个人的称呼当中,占有主要地位。
3、夏、商、周三朝,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口流动性降低,“氏”的作用逐渐降低。
4、秦汉之后,氏逐渐被籍贯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