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孩子,她来自台湾。
她的文学作品被很多人喜爱,喜欢她的坚强真实又带点孤独忧伤的个性,羡慕感动她和荷西的爱情。人人读到这句: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都会泪流满面。她就是台湾作家三毛。
而我喜欢她的另一句话: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当我读到“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这句话时,才把生活中教学上这样或是那样的大小事情当作严肃的一件事去思考。每回遇到教学“大”事,总是多以焦虑和纠缠了结,其中还掺杂些迷茫,狂躁,不等事情解决依然静不下心来去做另一件事。而且每每此时,皆以为是人为的因素造成了自己的困扰,多数将错误归结于他人。
原来自己遇事不够淡定,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底气,没有努力做好。是啊,只有努力盛开了,一切烦事才会放下,那些美好的蝴蝶,清风才会不请自来。
三年前,有段时日,在3班上课,总觉得状态不好,尤其是孩子们,他们也曾在作文中评价自己“课上死沉默,课下活游龙”。对于他们的上课状态,那种死寂的气氛在两个多星期里我真是感受的淋漓尽致,有时甚至到了忍无可忍,无可奈何的境地。
课堂上每回提问,孩子们总是以沉默抗争,把头低下,恨不得低到能缩进课桌里,恨不得能低到尘埃里才好,好像每个人都很害怕被提问到,仿佛欲拉到刑场上去严刑逼问。我就像一个可怕的刽子手,等着孩子们残酷地行刑。
我也试着开导,鼓励,帮助,实在万般无奈下只有点名。但是我真的不愿意孩子们被动的点名,课堂本应该是属于孩子们的,课堂本该是自由的,语文课堂更应该如此,所以每当遇上这种情形就让我感到淡淡的忧伤。有时候焦急之处便粗言恶语地“骂”,越骂越心虚,觉得也许他们真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我便在心里打退堂鼓,说算了吧。在9班上课,我仿若是在天堂里一般,纯粹是一种享受,然而在3班则如炼狱似的考验。
后来我私下聊天,无意间询问了许多孩子,他们一致认为,都习惯了被老师提问而不喜欢主动举手。我问,为什么呢。他们都说,因为我们过去的两年都是这样上的,老师要么点名让他们回答,要么点号数。听完后,没有多说,我心想原来错不全在孩子们,是在惯性的课堂学习中,他们已经渐渐的失去了自主把握学习的机会和习惯,习惯了老师的满堂灌,习惯了不思考就抄现成的“快餐知识”,习惯了随大流,更习惯了隐藏和丢掉自我。
孩子们不回答,不回应,是因为我做的不够好。如今想来,是为师的能力不足,道行不深,魅力不够,炼不出去的结果啊。
在每一次的课堂变换中,孩子们要接受不同老师的教学模式,而新课标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是不变的,课堂应该体现的是让学生成为主角,老师起点拨的作用。但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的还是教师讲,学生抄笔记。有时候教师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
尤其遇到较难的文字,比如说我自己,讲到文言文《出师表》,这是一篇名篇,由于课文有些长文言现象多,对于乡镇中学的初中生而言应该很有挑战。最让人头疼的是文言字词的翻译,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学习文言的重中之重。我总想让他们弄明白文字意思,可是假如一个文言单元每一篇都这么上,恐怕不说累的好像很少有。另外碰到基础差的班级,说是给学生自主完成翻译似乎也很困难,讲着讲着又变成了以教师为主体了。讲着讲着老师无非也就是到教室里当了一回“翻译官”,生怕自己的学生还不会,会的不全。
那时方法刻板,没有着力到要害处。教的很累。包括现在文言字词这块依然走得有些艰难。
后来阅读到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教师》一文中的指出,教师应该紧扣“如何实施国文教学方法”,应该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尤其是批评指出了“我们认为语体文没有什么讲头,最可讲的是文言文。用文言翻译来代替语文教学的一切。”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更多的只是注重今天老师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学生做了多少笔记,而忽略了今天学生有没有发现自我,表述自我,追问自我,显现自我,认识自我,关注他我,感悟知觉,体悟存在,领悟生命。
孩子才是学习的主角,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学习语文很重要。而如何让孩子们发现自己,发现文字的美,我想作为教师的应该反思这一点。否则,老师在课堂上只有跳独舞了。
我曾经读到一位名师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记忆深刻,“如果这一堂课上,老师没有发现角落里的你,这一天都会让老师很难过。”我觉得这个老师关注到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更是对每个学生生命状态的关怀,把语文课堂当成了生命现场。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只是生硬地传授知识,更是对每个鲜活生命的关注,温暖的给予和及时的唤醒。
那个口中轻轻说出的“角落里的你”仿佛也是过去的我,过去的你,过去的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关怀。孩子们现在在课堂中所呈现出来的课堂状态,学习习惯,可能就是未来的你我他的生命状态;生活习惯,可能就是你我他的情怀和三观的表现。
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在河北徐水执教《一棵小桃树》后,说他还是辜负了那高高举起的手臂,辜负了给一个女孩及时的细腻阅读的提醒和回应。而我也曾经辜负过角落里的一群孩子啊。那群孩子,我将歉疚一辈子。现在课上,我常常钟情于那些永远只是默默地低着头,静静地写,偶尔与我的眼神交流中又表现出渴望被关注和发现的孩子。仿佛只有这样,我才能安心一点,好过一点。
…………
时间,回转。
2001年,教室里,数学课上,一位身材并不高大,脸长得很小的男老师在努力地提问一个女孩儿。
那个曾经的她!
角落里的她!
(2014年写成,2017年有所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