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在诉说时,你并非努力聆听并试图理解对方,而常常是忙于思考自己接下来该怎么说。
——— [美] 史蒂芬·柯维
读到这句话,我发现自己确实存在这样的毛病,而且因为这样,常常喜欢打断别人说话———在听到一半或者只听到一个开头时,就以为自己理解了对方的全部意思。但其实不管是不是真的明白,都没有必要去打断对方,这是尊重他人的话语权,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方衡量是否要继续跟你交往的前提条件———沟通的舒适度。
上周有一次会议,是由老板主持。他讲到一个小故事,说把几只猴子关在笼子里,在笼子的顶部挂上香蕉。可想而知,猴子肯定会争先恐后地去拿香蕉,这个时候会有人拿着水枪冲它们,让它们拿不到香蕉的同时还被水压打得很痛。
过一会儿它们又会发起第二次进攻,接着又会挨打。如此反复,次数多了之后,猴子便不敢再作出拿香蕉的动作。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跟我一样想到另外一个大象的故事:在大象很小的时候把它拴在一个小木桩上,一开始它会想要挣脱绳子和木桩,虽然木桩不是很粗,但它也是挣脱不了的,久而久之,它也就放弃挣扎的念头了。一直到它长大,长到可以挣脱木桩的时候,它已经被自己的思想禁锢了。
我因为想到这个类似的故事,所以插嘴打断了老板的故事,听起来很相似对不对?然而后面不一样:
等笼子里的猴子都不敢再去拿香蕉后,从笼子里拿出一只猴子,再换一只新的猴子进去,你能想到会发生什么吗?
当这只猴子要去拿香蕉时,不用笼子外的人制止,而是其它的猴子会制止它,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它一脸懵逼“我只是想吃香蕉而已”的样子。
这只新的猴子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要挨打,但对于其它的猴子来说,它们是因为之前被打怕了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这就变成当一件事情让大部分的人接受时,大家就会自发地去维护它,比如人们的信仰,比如部落的图腾。
这个故事也让我明白,很多事情,没到最后,不要轻易下判断,即使是你知道的事情,也许对方会换一个角度来表达他的思考:要懂得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