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觉得自己这辈子已经就这样了,别人优秀那是别人厉害,别人起点就很好,有美满的原生家庭,别人有很好的学历,自己啥也不是。而自己初三就早早下学,母亲不认识一个字,农村里俗称“老好人”,村庄周围人共同轻蔑的对象。父亲早逝。
对于出生于这样的家庭,这是命运的安排,我无从选择。
当年老家人常说,大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我和辍学的小伙伴们都去学缝纫,男同胞都去学习做木匠,瓦匠之类的。我顺其自然的加入了学缝纫大军。
离开学校,满心欢喜啊!
学了一年半缝纫后,2000年跟随老乡师傅们,前往几千里之外的福建泉州晋江东石镇的某村工厂里面做流水线。又继续学习一年电机,在那一个厂一呆就是四五年。
后来陆陆续续在温州和杭州都有做过服装。还有家门口门店给别人做过羽绒服。现在都不知道那些年是怎么走过来的。
在福建那个厂的时候,时间是最恐怖的,每天做到凌晨2点到四点多,常年无休。
每晚十点是吃夜宵时间,吃完再继续做。所谓夜宵就是吃一块钱的馄饨,要么锅巴泡饱,要不下碗面条等。
这就是传说中的"血汗工厂",也是中国工业化的上半场,而我是其中数千万人里的一个小小的螺丝钉。
工厂大院子犹如牢笼,我曾经幻想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提升学历,改变命运。而现实是不可能的,每天累得倒头就睡,上班都会打瞌睡,上厕所都能睡着。村庄又如此的偏僻,周围全是工厂,哪里又夜校,职校?
压根没时间,没环境,没金钱去学习啊!家里等着钱用,没有一样条件能允许我实现在最好的年华里提升学历的梦想。
外面的世界压根没有想象中的好,外面的世界很繁花精彩却很无奈。就这样吧!人是斗不过命运的,蝼蚁总得擅于与自我和解。
常常看到厂里大型的发货车,那一箱箱包装好衣服都是我们同事的劳动果实。
据说衣服会发往香港转到非洲国家。我们当年厂老板只是一个三年级文化的人,兄弟几个都是办工厂的,但曾经都是卖牛卖菜出身,他们后来遇见了改革开放和所在区域红利。他有一个姐姐在香港专门接外贸单子。兄弟几个迅速发家,成为那个村庄比较厉害的人物。
我们这些外地来的打工仔,打工妹都是他们赚钱的工具。当年我那厂里员工主要来自于四川,江西、贵州,湖北和我们安徽。
时光匆匆,数年过去,新时代来临了,移动互联网普及了,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写作发布,我就是这波浪潮的受益者之一。从开始只能写出600字到1000字到两三千。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本书一本书地读。加倍努力来弥补先天的不足。
感恩上苍厚爱,我用手机写作一年半过后,我实现了全职自由写作,签约平台,出书加入省作协,自考大学,全职5年过后,我实现了全方位的跨越成长。
在移动互联网正火爆的时期,我也迈入了30+,是通过网络打开了眼界,提升了视野,实现了自我觉醒。
女人一旦觉醒,她将坚不可摧。往后余生,努力绽放,实现生命意义和价值。
当年我所在的那个福建工厂,自从2010年后一直在走下坡路了。外贸本身附加值很低,给到的员工待遇有限。很多人后来情愿选择在老家上班,也不想再去那么远了。
那个村庄,后来有的人家把厂搬到云南缅甸去了。我曾在温州做过的那家女装厂,做内销品牌,这几年的国内环境和同行不断竞争,大概率也是越来越难了。
我还给老家两家定制羽绒服店做过衣服,她们后来都没有开了,一个转型开饭店去了,一个转型做电商。她们说现在半成品羽绒服的太多了,成品衣服卖得那么便宜,手工定制,根本搞不过,没有竞争力了。
有个老板娘小冰姐,我曾写过她的成长故事。我前年正月去她家玩了,她惊讶于我走上了写作之路!她现在天猫开店,弟媳妇给她做客服,家里有几个人做衣服,小冰姐不用像过去依赖街上的人流量,在自己家的客厅里面做衣服就可以了。
小冰姐比我大4岁,她的人生是另一个版本的励志故事。她从小读书每年年级第1名。四年级末的某天,她带着奖状开心地回家,她母亲就离家出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她无数次站在路口眺望,希望用母亲的影子出现……
她母亲曾说小冰学习这么好,以后砸锅卖铁要供她读书的,终究还是走了。
她的父亲是比较少有的父亲,死活不肯给她再读书,都是小冰姐求亲戚说情的,想尽了办法,她才勉强读到了初二。
小冰姐12岁时,她的父亲为她量身配置了锄头,扁担,箩筐,他们一同外去干活,她只要走慢了点,她父亲在后面大声地呵斥她,用脚踢她打她。
她父亲的思想是女孩子读什么书?在家干农活,做到30岁嫁给本村庄里。后来小冰姐学缝纫机都是找她堂哥借的机子,都是靠自己和父亲多次抗争谈判来的。
她曾说小时候很恨母亲,为什么离家出走不管她了,长大了她明白这样的父亲真的是很难相处,难怪母亲过不下去……
我给小冰姐店里帮忙做衣服的时候,她还跟我讲过她小时候,母亲带着她一起逃走离家,要饭过一段日子,人家给了一块肉给她母亲,她拿起来就往嘴里一塞,从此别人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好吃佬",她母亲有过几次带她短暂出走经历。或许是曾想要尝试带小冰一起走的,终究是无能为力。
小冰姐在上海打工,在服装厂做杂事剪线头,做小烫、到做流水、做整件,再到做样衣,学打板设计。她也很喜欢看文学书籍,懂的知识挺多的。
小冰姐最让我感动佩服的一件事,她当年问一个老乡借了一本服装样板书,那书整个上海很难买到,她就用下班时间把那本厚厚的样书全部抄下来了,这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呀!她在做样衣的几年,一直在自学打板。
她在我们镇上开店,设计衣服,打板能力,全是靠自学自悟的。
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是那么认真用力的生活着,这些才是沉默的大多数。
我常想,如果小冰姐的母亲没有走,如果她出生于稍微好的家庭,如果遇见过更好的平台,凭她的聪明好学和身上这股劲儿,她的人生应该比现在更好上百倍千倍吧!
作为底层中的底层出生,遇见那样的家庭,那样的父亲。现在小冰姐在同等出身中,也算是生活圆满,事业小成,完成了自我超越。
她在30岁后结束了打工岁月,回老家开店。几年后又转向网店运营,我们都是在30岁后觉醒,实现自我成长。
回想我曾在小冰姐家冬天做几个月羽绒服的时光,每天还是蛮开心的,她性格开朗,说话幽默搞笑,是个热爱生活,能量满满的人。再苦的往事,她都能笑着说出来。
有一次有个顾客来问,请问哪个是"老板娘",我正在做衣服,小冰姐正在扫地,她说,看看,扫地打杂的肯定是老板娘呀,就是我。
还有次,我问她要拉链辅料东西,她用长尺子指着地面上的地板砖,身子一转动,大笑着说:一二三,帆儿,请看大屏幕……
简直把我笑得肚子疼。
小冰姐还说起她老公当年在她厂附近的地方搞装修瓦匠,他们在老乡朋友那里认识的,下雨天有空的时候和她一起出去玩,为了她坐在车前面,他把自行车后座给下了。
她刚开始学缝纫机三个月培训班需要150块钱学费,她父亲不支持,自己又一分钱没有,她堂哥答应借缝纫机,她想了个点子,去找培训班老板,用缝纫机抵押学费,多次去磨去谈,最后老板好心总算答应了。
还记得那时我在她店里面做事时,冬天每过一会脚就很凉,我们就把羽绒服塞在鞋里面取暖,过两小时再泡一下脚……
往事如烟,转眼之间距离我在小冰姐店里做羽绒服已经16年过去了。她说过的好多事情,很有趣有意思,有的让人思考,有的让人觉得沉重。泪中有笑,笑中有泪。这就是人生吧!这就是众生相!
像小冰姐这样的人不管在什么境遇里都能生活得很好,欢悦知足,擅于创造快乐和幸福。这样的心态和精神值得佩服学习。
社会的滚滚浪潮,时间的车轮飞逝,各行业的不断迭代,企业,工厂,个体门店和个人都在自己所在命运轨迹里探索沉浮,我们都是这苍茫人世间的过客,有着各自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