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一季的《奇葩大会》,无疑是加入了更多的心理元素。
刘可乐讲“躁郁症是社会贴在你身上的一个标签”,我们可以原谅她毕竟不是心理学科班出身,说错了也就说错了。而心理写者武志红是心理学科班出身,《奇葩大会》拿《听话,是一场代代相传的骗局》为噱头来让他讲“原生家庭的伤害”,则有点过于危言耸听了。
撇开武志红的演讲内容本身不论的话,应该说,就节目所呈现出来的内容看,武志红的咨询功底还算是扎实的。要不,高晓松也不会在听了他的演讲之后,宣称自己是第一次公开谈及自己的原生家庭。
二
武志红的整个演讲逻辑(注意,这里是基于武的文稿而不是视频内容进行分析),大概是这样的:
中国家庭教育首倡“听话”,而“听话”会让孩子失去判断能力,不独立,从而引出严重的伤害。因为孩子听父母的话,那么,父母就容易对孩子做一些残酷的事情,例如随意处置孩子的心爱之物。到了孩子出现各种问题了,父母又会以“溺爱”之名为自己辩解,“你变成这样都是让我给惯坏的!”而实际上,孩子都是因为爱,而变得富有人性化。那么,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养育孩子呢?父母要做孩子的一个好的容器。让孩子的生命力被看见(看过视频的应该可以发现,这两部分内容是差别最大的)。
我们先来分析“听话”。
这一关键词,武志红是以这么一个例子来说明的。
他说有一个女孩,和男友恋爱三年,父母,主要是妈妈不同意。结果约见面了后发现,妈妈在意的是女儿恋爱半年后才被自己发现,没有告诉她。也就是说,女儿没有听妈妈的话。
后来,这个女孩还是和男友分手,然后远走高飞远离妈妈。她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独立。武志红觉得她独立得很惨。
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听话”,对吗?
我倒更愿意和大家分享台湾心理治疗界“总舵主”王浩威讲的一个故事。
他说,一次,一位硕士研究生因为一再自杀被家人带到他的门诊,他问:“为什么需要结束这么杰出的生命呢?”问完,发现对方瞪着他看,他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沉默过后,父亲在推了儿子的肩,说:“怎么还不说话?这么不礼貌。”
于是,王浩威一下子明白了,这个儿子即使再优秀,在他的爸爸面前,连保持沉默的权利都没有,还要遭遇像小孩子一般的对待。
王浩威是这样破局的,他说:“你不回答我可以了解,可是,为什么这样子你也不会生气呢?”
我并非完全反对武志红所提的“听话”,只不过,精神分析更愿意相信:从来没有“一个婴儿”这回事,只有婴儿和照顾者共同存在的状态。
是的,共同存在的状态。
我们在做孩子和父母的心理咨询时,也不会只是探究父母哪里做得不好,我们还会关心他们在家庭中的互动模式,他们每一个人的个性、成长经历。
三
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在《父母会伤人》(有没有发现武志红的书名《为何家会伤人》和这本很像?)这本书中,非常深入地讨论了父母对子女不合理的爱,以及相对的,子女对父母“应该孝顺”的不合理要求又是如何伤害了孩子日后的人格的。
这么看,这本书的观点和武志红的观点很像嘛。
别急,苏珊·福沃德在书中还主张,每个人无须为童年的伤害自责,但要为自己成年后的行为负责。也就是说,“治疗只有双管齐下才会有效:既要改变他们目前作践自己的行为,又要同过去的精神创伤一刀两断。”
四
再来谈谈“伤害”。
应该说,在不少家庭中,父母带给孩子,真的不能再多的。但是,我觉得,应该重点强调的是,“不自知”。
也就是说,父母并非故意要伤害孩子的,他们只是觉得自己有权利去做这样的事情。
当然,“不自知”不是借口,该谴责还是得谴责。
五
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被剪辑后容易让人误解的“溺爱”和“活力”这两个关键词。
武志红用孙博的例子来讲解“溺爱”。
孙博无疑是有钱人家孩子的典型了,她自己也给武志红留言说:奶奶后面给她开了一个幼儿园。而我翻找孙博的个人经历,还发现,她父亲是植物学家,从小到大,她跟着爸爸走遍了世界很多地方。所以,后来孙博从剑桥大学毕业,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私人订制旅游机构,恐怕还得归功于她的爸爸。
武志红想讲的其实是,孩子都是因为爱,而变得富有人性化,孩子其实是不会因为“溺爱”变得糟糕的。唯一会让孩子变得糟糕的“溺爱”,一定是父母用错了养育方式之后的自欺欺人。
而在“活力”这一关键词,武志红其实是提了解决方法的,那就是“父母要做孩子的一个好的容器”。
他说:
所谓好的容器,就是:当孩子把事情做好的时候,认可他鼓励他;孩子挫败需要支持的时候,陪伴他支持他。
可惜,这些重要内容,没有被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