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特别流行一个词“斜杠青年”,Susankuang的一篇文章《”多重职业“成为全球新趋势》 被很多的人知道。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alsh”,是指一些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
了解了斜杠青年的概念后,Susan兴奋不已,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个有着多重职业的人。她的微信公众号有很强的影响力,用户粘性非常高;她出过三本个人电子杂志;她还开办了第2身份课堂在人文、写作、逻辑学、历史、英语、街舞或者艺术方面均有涉猎。她拥有多重身份,多元化的生活,自身就是“斜杠”青年最好的诠释。
从那篇文章火了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多重职业,开启自由职业者生活,或者发展自己的第二职业、第三职业。除了本职工作之外,又多了一些身份:配音爱好者,兼职英语老师、甜品师、阅读达人,健身达人等等。拥有一个多重身份,确实是一件挺值得敬佩的,也是一件看起来很酷的事情。表示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乐于去尝试新鲜事物,勇于挖掘自己身上的潜力,并且敢于改变和行动。
不过时间久了,我发现有点不对劲。很大一部分喜欢自称“斜杠青年”的人,在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多是为了多一点炫耀的谈资,炫耀自己的生活有多“光鲜”,懂的东西有多广泛。实则只不过每一件事情都只会一点皮毛。写过几篇文章,就算是作家;跑过几次步,就自诩自己是健身达人。他们只是拿“斜杠”青年来遮羞,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窘迫。用涉猎广泛,兴趣众多来掩盖自己的一事无成,什么都做不好的事实。更重要的是,他们其实连本职工作都不一定能做好, 因为为了发展自己的所谓多重身份,占用大量原本应该用于打磨本职工作技能的时间,这是在消耗你在本职工作上发展精进的可能性。
与其这样,还不如专注做好一件事情。
我有一个朋友叫小易,刚认识她的时候,她也喜欢标榜自己为“斜杠青年”,往自己身上贴了很多标签,画画爱好者,阅读爱好者,某演讲俱乐部会员,写作爱好者,健身达人等等。小易的周末一般都是从这场活动奔波到下一场,像极了不停转的陀螺。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小易的生活变简单了,不会再奔波于各种活动了。她下班后和周末的生活变成了每天写文章、每天大量阅读。我问小易你为什么开始写作了?怎么做到放弃其他爱好只专注做一件事?小易笑了笑,说,我内心曾经极度自负,总觉得否定没天赋没能力做好任何事情?后来,我就发现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并不是我愚笨,只不过我没有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过一件事情。
《异类》里有这样一个观点,要想成为世界级的专家,必须经过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斜杠”青年的每一个在每一领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都应该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在做好斜杠青年之前,应该先做好单杠青年,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如果你想面面俱到,每一件事情都花10000个小时,除去工作和睡觉时间,那你必然会变得非常平庸。
有一个人,他从11岁就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他无数次翻读金庸,每部金庸小说的每一版都读过。经典的三联版,金庸晚年的修订版,连网民整理出来的电子书也不放过。二十年后,读金庸的书竟为他的人生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他开启微信公众号,成为大V,如今粉丝50万,爆款文章阅读高达100万+,一条公号的收入十余万。因为他具备把一切现实放置进金庸小说的能力,能把社会热点问题和金庸小说进行完美的结合。他就是六神磊磊读金庸的运营者六神磊磊。
专注做一件事情,投入时间精力去做,把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说不定,你也能像六神磊磊一样发现人生新的可能性。正如荀子所说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愿你能专注做好一件事情,把单杠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