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越久,越读越觉得学习的乏力。过去几年,不知不觉之间,时间越来越多地被浪费在了手机游戏,看视频等琐事之上。虽然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对的,要去学点专业知识,但每次挣扎不了两下就放弃了。看了这本书才发现,我一直没想清楚学习的理由。
义务教育十二年,一切都是为了考试,压力虽大,日子虽苦,但好在心思单纯亦有所收获。而今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没有了父母师长的督促,一切都随心所欲,学习的心志和欲望反而渐渐退步。总而言之,我是后劲不足。但归根结底其实是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
相信不少高中学子都问过自己或他人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学这个?”,作为学以致用的中国人,后面多半会加上一句,“有什么用?”
语数外理化生,为什么要学?有什么用?
大部分学生得到的回答是,为了考试,上好大学。但上个好大学并不能保证以后的路会好走,而且总有很多成功人士的反例让这个答案显得苍白而无力。特别是看到很多人上了大学然后废掉之后。而且为了考试而读书确实没什么大用。我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也是我后劲不足的一大原因。
而这本书把这种学以致用的心理描述的更为细致:
学习也好,努力也罢,就好像是投资一样,都是要投入时间、精力,甚至金钱的。如果在我根本不能确定我现在的学习究竟能给我带来怎样的结果的情况下,我就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那我不就是连傻瓜都不如了么?所以,你必须告诉我,学这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处?没有用的东西我才不会去学呢!
我们不妨这么看这个问题,假设E为做一件事的利润函数:
学渣眼中:E(学习)< E(考得好不被打骂) < E(娱乐活动)
学霸(伪)眼中: E(学习)< E(娱乐活动)< E(考得好不被打骂)
学霸(真)眼中: E(娱乐活动)< E(考得好不被打骂)< E(学习)
根据人类都是趋利避害的,结果很明显:
高中时,学渣选择娱乐活动,学霸(伪)选择为考试学习,学霸(真)选择学习。
毕业后,学渣继续娱乐活动,学霸(伪)也选择娱乐活动,学霸(真)继续学习。
结论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学习的理由是学习收益高,不学习的理由是不学习收益高。关键在于怎么想。这也是大部分小孩屡教不改的原因,因为意识不到自己的秤不对。
但除此之外,据我观察,长期来看,还是学习带来的收益高,这也是为什么喜欢延迟满足的小孩更容易成功,因为放长线钓大鱼,而大多数小孩看不见大鱼。(长期收益函数E=真学霸E)
短期来看,娱乐活动收益高,这也是为什么越到后面,人越追求吃得好,玩的好,多享福。(短期收益函数E=学渣E)
说白了一句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小时候认识不到长期收益选择了短期收益函数,等老了适合短期收益了却发现长期受益函数更好然而已经没有时间去做了,真是绕)
古人诚不欺我也,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