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时间的钟摆太调皮,在初冬的素裹霜露中,又迎来了国际班新学期的第二次研学。
这次我们一路向南来到了帝乡——南阳。南阳是当代贤达争相进行文化朝圣和寻梦的魅力之乡,《诗经》描绘过这里的楚地风雅,李白吟咏过这里的汉时繁华。
研学前一周,孩子们就做足了充分的准备,自主探索感知南北水调,认识恐龙世界,收集诸葛亮的故事。今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小问号,一路高歌,一路欢笑开启了新的学习之旅。
研学行程第一站我们探访了南北水调思源处——淅川县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也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更是是汉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有“亚洲天池”之美誉。
孩子们脚踏中线渠首,聆听老师讲解后,对南水北调有了新的认知、新的理解。南水北调工作从1953年到2014年,整整付出了61年的努力,我们才得以饮得这方清泉,目前丹江口水库解决了6000万居民用水困难问题,每年向北输送水资源 180亿吨,有效缓解了中国北方的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承受了巨大的苦与难,正是这些苦与难,造就了中国人民这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北方人民能喝上一江清水,淅川县人民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的移民精神,书写了共和国水利移民史上的奇迹,书写了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
孩子们循着历史的印记,纵观中国近代史,感悟饮水思源的艰辛与不易。我们感恩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感恩毛主席的战略指挥,更感恩无数劳动人民的血与泪,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来之不易,定当珍惜当下。
在历史面前,难免会觉沉重,那么乘船感受丹江的碧波荡漾、风景如画,就显得更加心旷神怡,趣味无穷了。
丹江水面碧波千顷,天水一色,山清水秀,美丽如画,独具姿彩。身在丹江却有“湖光潋滟滟晴方好”的动人,游艇鱼舟荡漾在绿波之上,人绕水转,山随人移,别有一番滋味。
此刻,水、天、风、云都像跳跃的小音符,让整个空气弥漫着喜悦祥和的气氛。
孩子们每一颗敏感细腻的小细胞也开始跳跃起来,观长江水吟诗作赋,应该是今天最有趣的活动了。
第一轮,孩子们根据任务单自由选背古诗词,诗声朗朗,动人心弦。
第二轮,孩子们根据此情此景自由背诵相映古诗词。
第三轮涌现出了许多“小文豪”,即兴作诗本领强。
长江行
作者:高曦然
孤船游江上,万山两旁立。
风景不厌看,长江不见头。
水中行
作者:高曦然
万丈高山立江中,三大红字挂山壁。
小雾弥漫在空中,风大天冷畅行间。
研学乐不停
作者:李梓源
南阳研学至丹江,作诗名额人人抢。
本想趁此得积分,奈何技术有点生。
江行
作者:张恒语
舟行清泉上,诗声传千里。
两岸树泛黄,时闻欢笑声。
……
小小打油诗其乐无穷,自然的魅力竟是如此之大,如此之广,如此之深。遥望长江水,我的心潮如同长江水一样汹涌澎湃,因为我身边有可爱的孩子。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孩子们相对而坐,认真地书写着一路的成长,老师们一遍遍关切的叮咛与嘱咐,让这个冬夜变得有诗、有歌、有韵、有情。
研学的意义便在于此,走出教室,去做事,去触摸,去感觉,去闻气味,让灵魂拥有温度,让行走变为学习,让体验成为教学方式。
醉美初冬,风景如画,这里既有初冬暖阳的温暖,也有围炉夜话的温情,关于冬天的记忆,就从这里开始了。
晚安,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