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社会日益浮躁,精神失焦。一言以蔽之,自然是偏颇的。可于某些领域之中,依然还是能窥见浮躁之端倪,或许,都已不再是端倪了。
老话谈起“科学家”,说者直直腰板,听者正正衣冠,好像遇见尊者,皆肃然起敬。以至于,闻科学家之名,心中对号入座者只如“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邓稼先们,或远渡重洋学以图报国如童第周、李四光们,巍巍形象、光辉屹然。上世纪出生的孩童们,自幼所受教育,都以上述大师为榜样,每问及志向,大多报以“科学家”为志。可是,当他们成长至二十余岁,懵懵懂懂走到科学殿堂门口时,内心曾燎原之势的科研之火竟被扑灭。垂头叹息,呜呼哀哉!何以至此?
错位,是社会认知与社会现实出现的错位,才导致了以上结果。追根溯源,错位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
舆论引导错位。如今中国科学发展进入快车道,多面创新,多点开花,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大批国内毕业硕士、博士,海归博士、甚至是博士后从科研生产线走下来,像一颗颗崭新光亮的螺丝钉正在寻求合适的位置,急迫地想拧进中国科学发展这艘巨轮之中。拧进去的科研人员屈指可数,可还有那么多没有找到合适位置的硕士博士,只能慢慢生锈。更残酷的现实是,一批一批的螺丝钉们支撑起巨轮,但指挥巨轮的舵手、海员们总是凤毛麟角。舵手和海员享受了无上的荣光——镁光灯、荣誉榜、金奖杯。媒体展示科学家成就与荣耀,这支撑起无数青少年的梦想。可我却想说,螺丝钉不是科学家,他们只是科学工作者!
科学工作者自我认知错位。螺丝钉们可不这样想——“我是美国XXX重点实验室出来的”、“我导师是XXX”、“我在CNS上发过文章”……仗着过往的经历,他们常常自诩甚高,如果再有一两个某某计划首席科学家的头衔,好像出厂猪肉的红屁股被盖上标记,真的成为科学家了。科学家当真这么好当?或许,如今的科学家称谓已然失真,成色不足可能早就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廉价的称谓在如今的社会唾手可得,而雪亮的眼睛和永不停歇思考的大脑才是弥足珍贵的。
不难想到,由于舆论宣传的错位,多少怀抱利器的年轻人踏上科研之路;又因为科研工作者自我认知的错位,盲目求大、错误引导,浇灭了多少年轻学子内心求索的火焰。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科学之路荆棘密布,只有破釜沉舟的勇者才能突出重围,他们承受错位,承担选择的后果是必然的。而我想表达的是,即使社会氛围浮躁,可依然需要冷眼和热心,冷眼看问题,热心求出路。
中国处在大国崛起的关键时期,巨变的时代问题自然层出不穷。对于科学界,也许多一些人撕下“科学家”的面具,丢掉这份名衔的依托,俯身做事,还原到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角色,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