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崇尚新教育的父母很反感规则,一听到规则,就觉得这是在束缚限制孩子。
但是事实上,从孩子发展的角度来说,他是需要有适度的规则的,我们需要从小循序渐进的给孩子培养规则意识。
习惯,就是因为从小养成这个习惯,所以到时间就会条件反射。
规则不是用来限制孩子的,而是用来帮助孩子的,只是因为有很多父母对规则理解不清楚,所以才会出现听到规则就反感,不敢给孩子立规则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父母规则太多了且部分不合理,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还有一个是规则本身没有问题,可是执行规则的时候,方式出现了问题。
要让规则真的发挥作用,需要注意几点:
第一,规则一定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确保是孩子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如果孩子总是挑战规则,你就要去看下了,你的规则是否真的限制了孩子,是否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呢?
第二,执行规则的时候,要倾听理解孩子。比如父母说话孩子插话,你直接跟他说“爸爸妈妈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孩子肯定感觉很委屈。可是如果你是倾听之后再表达就不一样了:“宝贝也有话想说啊!请你排排队,等爸爸妈妈说完,再和你说啊!”
第三,可以用多种方式帮助他们遵守规则。允许孩子在父母说话的时候插话,我们可以看下,我们聊天的时候,话题是不是可以变成孩子能听懂的事情呢?是不是可以把孩子纳入进来,一起聊天呢?是不是谈话的时候,多关注一下孩子呢?这样他就不需要通过插话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第四,规则偶尔做不到,也不要硬性要求,可以更加柔和更加灵活的处理。比如你要求孩子每天晚上九点钟睡觉,可是如果家里来客人呢?如果孩子中午睡多了呢?如果你今晚没时间管孩子睡觉呢?这些都是可以变的嘛。
是啊,当规则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孩子不会觉得这是一种限制,因为我们当初制定规则目的就是为了支持孩子,而不是为了控制孩子,孩子需要我们的支持,也喜欢我们的支持。
育儿,其实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在过度限制和毫无规矩中间,找到一个双方都舒服的平衡,完全不加约束与高压对待孩子,同样都是伤害。
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给孩子立规则,孩子是需要有规则的,规则是为了支持孩子,帮助孩子发展,而不是为了限制、控制孩子。
规则一定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确保是孩子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
执行规则的时候,要倾听理解孩子,可以用多种方式帮助他们遵守规则;
规则偶尔做不到,也不要硬性要求,可以更加柔和更加灵活地处理。
最后,执行规则的前提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29课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哪些点是特别触动你的呢?
规则一定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确保是孩子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规则偶尔做不到,也不要硬性要求,可以更加柔和更加灵活的处理。
2、复盘一个最近比较困扰你的给孩子立规则的事情吧,想想看怎么做会更好?
让孩子坐好吃饭,这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云香老师说规则偶尔做不到,也不要硬性要求,可以更加柔和更加灵活的处理。看来不能天天只盯着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要努力挖掘孩子的进步点才行。不好的行为总是被强化,这样难有进步,只有挖掘进步点,从而使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到最后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