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帕瓦娜是个十一岁的女孩,和父母、姐弟生活在喀布尔,过着贫穷艰难的日子。她的哥哥死于街头爆炸,父亲在战争中失去一条腿,帕瓦娜跟父亲上街变卖家当过活,父亲教她和姐姐认字,给她讲历史和寓言。
2001年塔利班控制阿富汗之后不许女性单独外出,父亲被自己加入塔利班的学生抓走丢进了监狱,帕瓦娜不得不剪去长发女扮男装外出打水购物打工赚钱养活母亲、姐姐和弟弟,并想办法营救父亲。后来,帕瓦娜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救出了父亲,母亲也勇敢的击退了黑心的亲戚保护了大女儿和小儿子,在夜色苍茫的沙漠里,他们获得了暂时的自由和安全,尽管尚未团聚。
以下简评:
我们并不了解那个世界,一切都是传说,正面的和负面的。我曾经很不理解,为什么男人可以长久的不尊重女性的权利,长久的歧视欺凌自己的妻子,女儿,姐妹,只因为她们是女性。但影片中一条腿的爸爸正直善良、坚强勇敢,对女儿并无偏见,他爱女儿像天下其他父亲一样。父亲昔日的学生加入了塔利班,尽管曾经并肩战斗过,但还是冷血无情的抓走了他投入监狱,家中只剩下母亲和两个女儿以及一个小儿子。
塔利班不许女人上街,一家人都生存都成了问题。帕瓦娜不得不外出打水,买东西,却被塔利班追逐驱赶,丢了钱包还受了伤。商贩不敢卖东西给女人,一家人眼看就要饿死,挨打受伤的母亲尽量不吃或少吃东西,抱着小弟弟沉默不语。帕瓦娜不得不剪去长发,假扮男生外出找活干,赚钱养家,打听父亲的消息。
女人不能独自上街,不能买东西。这是什么规矩?谁想起来的?为什么要这样?我不懂。一个朋友结婚嫁到了某国,从此后上街必须包裹严实的面纱,去市场买东西必须带着老公,看好什么东西也不能自己说话,要指给老公看,由老公和商贩交谈买卖。她说,这是那里的文化。她说,那里的老爷爷都很慈祥善良,爱孩子。她说她的先生已经算是非常开明的,毕竟要到全世界做生意,也算见多识广。可是她先生回到家如果发现晚饭没做好就会很生气,要求她必须立即放下手里的事情先做饭刷碗做家务,都完成后才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看看书给朋友打打电话。
我能感受她内心的矛盾和委屈,但她自己选的路也只有她自己能决定要怎么走下去。
帕瓦娜的小伙伴特力华对她非常亲切友善,俩人一起帮人搬货、运沙石赚钱,谈心事,畅想未来。他们向往湛蓝的海,和平宁静的日子,想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报酬,过上更好的生活。当得知帕瓦娜必须去营救父亲的时候,特力华将自己积攒的钱都拿了出来,两个小伙伴相拥而别,约定二十年后在海边相见。
那个抓走帕瓦娜父亲的男孩,认出了帕瓦娜,在追赶她和特力华的时候还朝他们躲藏的石堆里开枪。人为什么可以这样的坏?坏的这样彻底,完全没有良心,没有思想,没有情感,比畜生还不如。
帕瓦娜帮助大胡子拉扎克读信,俩人成了朋友。最后在帕瓦娜去监狱找父亲的时候,已经知道帕瓦娜是女孩的拉扎克还是从同伙手里抢出了帕瓦娜的父亲,并给了她一辆独轮车带父亲离开。可见身为监狱看守之一的拉扎克心底依然有人性的光辉,可见歧视与偏见不是天生的,而来自后天洗脑和个人选择。
你可以选择善或者恶,选择相信或者不,选择平等或偏见。那些披着塔利班的皮就对女人举起鞭子的家伙,是真的那样信仰他们所信仰的东西吗?未必。他们只是找个借口堂而皇之的欺负别人罢了。死去的哥哥苏莱曼是帕瓦娜的精神的偶像。贯穿全剧的同名英雄苏莱曼的故事鼓舞着身处困境中的帕瓦娜和每个听到故事的人。
沙漠里母亲用手握住亲戚企图行凶的刀刃,大女儿抱着小儿子逃开。对拉扎克开枪的监狱守卫被拉扎克解决掉,拉扎克偷出了帕瓦娜的父亲,给她一辆独轮推车,她推着父亲走在夜色中的沙漠里。母亲追上大女儿和小儿子,拥抱在夜色中的沙漠里。
夜色中的沙漠那样宁静美好,月光皎洁播撒在大地上。那稚弱的生命之花开在冰山上、沙漠里、林海中、礁石缝隙,他们还是那样渴望生存,绽放自我,付出爱,期待阳光雨露,繁衍后代,传递信仰。
《养家之人》获得多项国际大奖,但就在此时此刻,写字的我和看手机的你都可以想象,地球的另一边,某些地方,还有千千万万个帕瓦娜在苦苦挣扎,并不是每个人都像虚构的电影中那样有团圆的结局,更多的伤痛、离别、贫困、歧视、欺凌、暴力、战争就随时发生在现实里。
拥着被子的你,喝着咖啡的我,刷着购物网站的他,我们能做点什么吗?至少,我们可以有一点自己的思考和立场吧,至少我们可以告诉自己,从电影里看到了什么,假如身临其境,又要做什么样的选择。
我那个蒙着面纱被老公带着买菜的朋友,去年回来了,在国内开教育机构,教小朋友英语,老公入乡随俗,狂吃中华美食,从前在别国的种种禁忌全面结束。摘下面纱的她,笑得那样美好,自信,她的卷毛小宝宝,眼睛里有亮闪闪的星星,长大又会怎样去看待这世界?怎样去看待父母的相处方式和那些所谓的传统?
但无论如何,他应该会看到父母平等相处真心相爱的样子,会看到不同民族、种族的人和平友善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美好,而那正是许多的帕瓦娜所期待的明天。
(本文已开通原创保护,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请多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