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阅读写作班上有一个男孩,每次来上课,他的妈妈总会坐在他的身边陪着他听课。
孩子走神,她会提醒孩子:“听着,别走神!”顺势还会用手拍他的大腿;孩子做错了题,他会拿起橡皮,夺过本子,帮孩子擦掉错误的答案,还会不停地说:“叫你好好写,你看,又错了吧?”......
最初,孩子对妈妈的表现虽不满意,但也没说什么。后来,孩子根本不再听他的话,而且听讲和做题情况越来越差,明显着跟妈妈作对,她的陪伴适得其反。
这位妈妈素质不错,怕这样做打扰别人,有意识的和孩子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但她时不时的提醒,孩子烦气的反驳,常常会打断我的讲课思路,并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讲。
我终于忍无可忍。
课下,我和这位妈妈进行了交谈,友好地提醒她不要在课上出声音提醒孩子听讲,不要给他擦掉错误的答案,不要在一旁鼓励他举手......我告诉她,这些孩子自己都会。
“孩子不认真、不积极呢!”这位妈妈焦急地对我说。我告诉她:你坐在一旁试试看,什么你都不用提醒不用管,他一定做得更好。
这位妈妈半信半疑的坐到距离孩子不远处斜后方,课前还不停地嘱咐孩子:“你上课好好听讲,别老玩,好好写字......”我看着她笑,觉得她好累。
上课了,没有这位妈妈的“提醒”,整个课堂上的纪律非常好。这个孩子听得也很认真,偶尔思想开小差,那位妈妈想要提醒他时,我都会含蓄地说:“任何人都不许出声音,特别是大朋友要给小朋友做榜样。”她就会把伸到前面的头缩回去,焦急地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我觉得她的那双眼睛不是眼睛,而是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无死角监视器。
这位妈妈见我严厉制止她的行为,便低下头来开始看手机。偶尔她会抬头看看孩子,还好没有提醒他。而这个习惯了提醒的孩子,没有妈妈在旁边唠叨,就时不时地侧头看看妈妈在干什么,似乎没有妈妈的提醒,他已经不习惯。一节课下来,孩子的表现虽没有让我很满意,但总体还是有进步的,我对孩子进行了表扬,孩子也十分开心,这位妈妈焦虑的眼神也放射出我从未见过的光彩。
我提醒这位妈妈下次再来上课时不要再玩手机,拿一本书书读,孩子的听讲会更好。这位妈妈听了我的建议,她又一次坐在孩子的斜后方,让孩子的眼角余光看到她读书的样子。
孩子见到妈妈那么认真,回答问题也开始积极起来,作业也越来越清楚工整,我的表扬也越来越多,孩子十分开心,这位妈妈也很欣慰。
一次课上我们一起讨论一个问题:你觉得妈妈什么时候最美?
同学们的答案各种各样,印象最深就是这个孩子的回答:“我觉得妈妈不唠叨、爱读书的样子最美!”这位妈妈听到孩子的回答幸福地笑了。从那以后,这位妈妈再也没有陪着孩子进教室。
恰到好处的放手,孩子会表现得比我们想象的要好。
一次陪儿子写作业,他一边写一边玩,我非常生气。正准备冲他发火的时候,我突然克制住了自己,想到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快速完成作业,而不是宣泄自己的情绪。我在心里数了十个数,长嘘了一口气让自己淡定下来。
“儿子,写作业是你的事情,从现在开始,我不陪你。七点半之前如果你还不能完成作业,我就不允许你再写,妈妈去看书了啊!”我和蔼而中不乏严厉地说。
儿子见我起身离开,先是自己玩了一会儿,见我坐在旁边静静地读书,他也不再玩,而是踏踏实实的写起作业来。很快,儿子便把作业拿到我面前来给我看。我一看作业写得清清楚楚工工整整,还比规定的时间提前了二十分钟,我高兴地夸奖了他,并以此为激励的契机,大肆表扬了他一番,儿子听了非常高兴,写作业再也没让我操过心。
班上的一位女孩儿的母亲跟我说孩子在家里多么的不听话,晚上半个小时的作业常常写到十一二点。我笑着告诉她放手,可她却总是放不下,两个人常常因为作业而大吵大闹,孩子六年级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都没有养成,难道这不是教育的失败吗?
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该放手的时候放手,孩子就会学着自己走路,他一旦会走了,跑起来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