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欧在《原则》中说,“对于快速学习和有效改变而言,头脑极度开放、极度透明是价值无限的。拥抱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将带来更有意义的工作和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有人说,你的文章写的真好。其实,相对于那些情感大号写出来的10万+阅读量的文,我的可能真的算是白开水了。但是,正如有朋友在留言区说,白开水才是最真实的生命滋养。
截止到目前,我只写发生在我身上或身边的故事。只写过去经历的种种往事,当下遇到的趣人趣事,还有对未来的一些切合实际的展望。
我只写内心最真实的东西,最真实的情感,我只想写那个最真实的自己,我只写我心。我最喜欢的两个字,真诚,这也是我选择朋友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能保证的是,我现在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真诚的。
要想在所有人面前,在所有事情面前,做到极度求真、极度透明、极度真诚真的很难很难,我们不仅需要跨越自己内心的那道坎,还需要跨越别人的“异样眼光”。
因为当今社会给我们传递的很多信息都是不真实的,不真诚的,不够透明的。于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绝大多数人选择了藏着掖着。
然而所有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藏着掖着的行为下产生的。很多的分歧和误解,也都是在这种不够真实、不够真诚和不够透明的情况下产生的。
就拿第61篇文章提到我没事就喜欢“随意发红包”的这个事情来说,被大家误解成“土豪、爱出风头”等,其实这种误解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我。
因为我没有给大家讲清楚,为什么要在那几天频繁地在群里发红包和给活动赞助奖品。后来当那些曾经误解我的朋友看到我写的那篇文章时,她们就真正的了解和理解了。
后来,这些曾经误解我的朋友,有几个人还特真诚地在群里给我道歉。我说,没事儿,你们也没什么错,毕竟你们当初都不知道我做这事的初衷,正所谓不知者无罪。
所以,有时候一篇文章甚至是一句话,就有可能化解一个很大的误解,也可能化解一场灾难,也有可能改变一些人,甚至很多人。如果你和我一样,在用文字的方式记录生活和自我表达,希望我们可以一起加油。
只要你的文字是足够真实的,你的表达是足够真诚的,那么你的文章就一定能收获和你一样有情感共鸣的人。
写到今天第65篇,说实话我真的很幸运。因为我有一帮善良的读者,从来不挑刺不批评,都只是鼓励再鼓励。
你们的鼓励会让我觉得现在做的这件事应该是对的,我这样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之前我也一直在质疑自己,文章真的可以这么写吗?而这种对自己的质疑,我想应该会持续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很庆幸有你们这样包容的读者,让我一直都在做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当然,也希望未来可以看到你们的批评与建议。对于这些,我也很渴望,也会虚心地接受并努力去调整和改正。
回望第38篇文时,我在文章最后的闲谈部分提到,写作到现在,还算是顺利,但也会有内心被掏空甚至是被人“偷窥”的感觉。
毕竟我是一个连朋友圈都不喜欢发的人,而现在却在做一件极度敞开心扉,把最真实的内心活动用文字的形式展现在大庭广众面前的事儿。
今天的写作,再一次遇到了不知道该写什么的情况,昨天晚上和朋友在小剧场看话剧的时候,就一直在想今天应该写点什么。
上一次有这种不知道写什么的感觉,发生在春节期间。依稀还记得那篇文章是从五点开始写,一直快到六点的时候,一个字都没写出来。
不过今天还好,没有想多久,我就动笔了。因为脑海里是有几个选题的,但一直在想到底写哪个会更好一些。
虽然之前说,我现在的写作就是写给自己的看的。但是,还是非常希望写出来的东西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收获。不至于您花十几分钟看完一篇文章,一点用处都没有。
不想浪费大家的时间,毕竟时间真的就是生命。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应该花在那些最重要的人和事上面。
年前在机场候机时,我特意向朋友圈中的好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杨庆祥教授提了两个当时的困惑。
问题这样的。第一,“最近一直在写作,时常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第二,“赤裸裸地表达书写自我,这样真的可以吗?”。
杨庆祥教授给到的回复是:
掏空的感觉是因为你的积累还不够。所以,不能仅仅是写,还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思考。
作品不是简单地抒发自己的情绪。别人阅读你的作品,引起共鸣,就能净化自己,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所以,有表达的需求,就尽情地写下去。
于是就这样,我被老师的这些话激励着,一直写到今天。但是,深知这条路还很长很长很长,以至于一眼望去连目的地在哪都不知道。
未来也一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必然的。我想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面对现实,拥抱现实,应对现实,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做好当下,写出最真实的自己,活出最真实的自己,做一个超级真实的人。
正如《原则》中作者提到,“如果人想学到应对不利局面的本领,就需要面对残酷和不确定的现实---从观察你身边的人如何妥善处理问题,你能学到很多东西”。
总了一下,写作两个月给我带来的最大的两个好处:第一,消除了大家对我的偏见和误解,也结交到了一些有趣的朋友;第二,学会了如何更加坦然地面对那个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