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乡党篇》第十篇第26-27章
10.26: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10.27: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注:“共”也作“供”或“拱”,见《论语解释》
原 句 译 文
10.26 孔子乘车时,一定站立端正,拉住扶手的带子登车。在车中,不向里面环顾,不快速说话,不用手指指画画。
10.27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几只野鸡。孔子神色一动,野鸡飞着盘旋了一阵后,又落在了一处。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雌野鸡,得其时啊!得其时啊!”子路向它们拱拱手,野鸡振几下翅膀飞走了。
英文版
10.26. He would stand straight in his carriage, holding the cord. He would not turn round, nor speak hastily, nor point with his fingers.
10.27. His face changed color on seeing birds hover and settle. He read the verse:Hen-pheasants at their prime Know how to bide their time. Zi Lu made an offering to them, but they sniffed thrice and flew away.
精 华 解 读
车中不亲指:这些都是好乘客的标准
在乘车时不要指指点点,说话不要太快,也不要回头或者乱动,这些都是一个好乘客自身该有的素养。同时,做到这些“好乘客行为规范”,对于保护我们的自身安全有益而无害。
时哉时哉:孔子为后人留下的千古之谜
孔子为何会夸赞山里的几只野鸡“得其时”呢?有人说孔子这是借野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一生周游列国,东奔西走,却鲜有国君能真正采纳自己的思想。而这些野鸡却在山里悠闲自在,不禁让人心生感叹。还有人认为,这些野鸡碰见了善良的孔子,而不是碰见了猎人被射杀,所以这也是一种“得其时”。你更欣赏哪种说法呢?或者你有什么别的见解吗?不妨谈谈你的观点吧!
课 后 思 考
从司机的角度看,好乘客还有哪些标准呢?快来聊聊吧!
聊聊我乘车的几个小故事吧
1、多年前,我们去鞍山出差,单位派一辆面包车随行。去的时候怎样,我忘了,但是,回来时印象深刻。因为司机提出条件,要求选出一位保证路上不睡觉能陪他聊天的人坐在副驾驶。我大概是一行人中年纪最轻的,所以自报奋勇担此大任。一路上,望着一车昏昏欲睡的同事,我有一种“世人皆睡唯我独醒”的责任感,开启了亢奋的聊天模式。从鞍山到沈阳,走沈大高速,路况很好。但那时没有导航,从哪儿下高速,走哪条岔路,完全凭路标以及司机记忆。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时,司机发现路标上写着“下一出口抚顺”,他才恍然意识到,我们已经开过了沈阳!无奈从抚顺下了高速,调头,又重新上高速返回沈阳。
2、有一次出差到长沙,合作单位派车送我去客户公司。开车的是专职司机。我坐副驾驶,系好安全带,一路上欣赏湘楚街景。到达目的地后,司机对我伸出大拇指说:“你是我这些年来拉过的最淡定的乘客”,我一脸茫然。他解释说,由于他开车太快,副驾驶要么提醒他慢慢慢,要么要求停车换后排,而我却“车中不亲指”坚持了半个多小时的车程。
3、几年前我丈夫买了车。他开车,我坐在副驾驶。我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有义务提醒他一些事项。“转向灯转向灯”,“看车看车”,“减速减速”,“变道变道”……,我沉浸在“副驾驶”的角色中。脾气温和而且一向对我和颜悦色的他,把车停路边,看得出来他在强压心头怒火,对我说:“你要么坐到后排去,要么别说话”。我选择留在他身边保证不说话。但是,我的心一直提在嗓子眼儿,直到他开车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