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心: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平静,无论妄心、照心,本体都是良知,都是处于既运动又静止的状态中。
二、良知可有开端:良知时刻存在、明亮,只是人们或者没有存养它,或者没有体察它而已,所以会有妄念,或有开始处,或者不明时,因此要时时刻刻存养它,体察它。
三、精一:分别从儒家和道家的精一、精神来论精,一个儒家的理,一个是道家的气,只是儒家和道家各执一偏而已,其实是一回事。精一是儒释道三家最终的修为。
四、良知:良知,从妙用而言,就叫神,从其流行而言就叫气,从其凝聚而言就叫精。良知就是道教中的精气神,只是从不同方面而言罢了。
五、良知不明:良知不明是因为蒙蔽,没有清楚干净,存养还不纯粹,不存在超然于体用之外的良知。
六、动静为定:理无动者也。视、闻、思、为成为理的统一体,就没有不当的视、闻、思、为。这就是动而不动。所谓动也就是定,静也是定,其体和用都是一个源头。
七、良知-动静:心的本体本来就不分动静,理是不动的,要是动了就成了欲了。只要遵循天理,即使是应酬达万变也不会动。只要从欲,即使枯心之一念,也不算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未发在已发之中,而已发之中并不存在另外的未发。已发也在未发之中,而未发之中,也并不存在另外的已发。奥妙无穷,似是而非,需要精细体察才能区别,观其大意。
八、肯定了请问者在事上用良知克己的做法,但对其错误的说法也指了出来,那就是良知虽然不凝滞于喜怒忧惧,但喜怒忧惧也并不在良知之外。
九、戒慎恐惧: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意思是人心都是危险的,充斥着各种欲望,因此要戒慎恐惧,道心是幽暗的微妙的,因此要精细体察,才能明白掌握。戒慎恐惧就要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回归本性,体悟天理发而中节。
十、照心非动:是因为它发自于本体天然的明察,而从来不为所动,如果有所动就是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