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直到上大学,才离开了家,那里有我的童年回忆。
我的家在四川西南的一个小镇,老家房子是土胚房,屋后有一口水井,是山上渗出的山泉水。
还有一棵五六十年的白果树,夏天能在树荫下乘凉,吃上水井里冰好的西瓜,真爽。秋天就飘落一地黄叶,我常夹着书页中,干了可以做书签。
另一面是大片竹林,遮的严严实实,不见阳光,小时候常去抓笋子虫,可一到晚上,是绝不敢去的,竹林深处坟茔隐没,对于小时候的我,鬼怪是最可怕的,常常进入梦中,被吓醒。
如今水井还在,白果树没了,竹林没了,婆婆没了,她葬在那里,我不再害怕,
家乡有我童年的回忆,承载了我对亲人的思念,刻入了我的生命里,永远都忘不了。
家乡在消失。
周末看了一个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第二季》,有一个700年的小村子-岙陈村,村子里只剩下8个村民,平均年龄75岁。
68岁的崇米大叔是村里最年轻的,和她的“笨”老婆小香一起生活。
老连阿婆则是一个人,自己烧饭吃,她却不知道居住的老房子已经承包给别人了。
还有91岁的加中阿公和小英阿婆,片中加中阿公拿出自己的竹编手艺编制竹篮,以前一个下午能做好三个竹篮,现在一天却做不完一个。
他们年纪都大了,没了出去闯荡的欲望,只能待在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片中加中阿公说起:不知道我和阿婆哪个打头(先走),打头嘛还是我先,给她领路。阿公笑着说,阿婆却沉默着。
家是什么,有一个房子,有自己的亲人。
可家在消逝中,亲人在老去。
现在农村大部分都是年纪大的在家,年轻人涌入城市,在城市安家,在城市落户。
家乡已没有我的土地,当我失去了我的土地,失去我的亲人的时候,我的家乡还是我的家乡嘛,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生命轨迹,苏轼说:吾心安处是吾乡。希望我们都能找到。
城市如何安放我的灵魂。
大城市放不下肉身,小城市容不下灵魂 ,近些年对于北上广深漂的人,高涨的房价,让人望而却步,再也漂不下去,真应了郑智化那句歌词:辛苦了一辈子,连个房子也买不到。
对于成都生活的我来说,也是靠父母的多年积蓄才有了一个窝。周复一周的工作,为了房贷不敢轻易换工作,除了上班还是上班,难得晚上和周日休息,也因为身体和心灵的劳累,不想动,不想看书。
可又惶恐,这样不行呀,一直这样,生活没有改变。可我想改变什么,想做什么呢。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嘛。
我也在想,我的内心为何如此不安定呢,一是对现有工作和生活的不够满意,还想进步。另一方面,是年龄、成长带给我的责任,我要认清。
小时候过年为啥那么开心,因为没有负担,只要把作业做好,考试考好就行了,不用愁钱,愁吃穿用度的开支,我们能有好的童年回忆,是因为有父母为我们遮风挡雨,生命中苦难是他们受了,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要做为家人遮风挡雨的那个人。
小时候,天冷了,婆婆总会叮嘱我加衣,别着凉了,现在我要做那个叮嘱的人。
朋友,你累嘛?
最近,成都,很多跳楼自杀的,对我们来说是个吃瓜事件,但是对于他们的亲人、朋友却是巨大的伤痛,我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莫大的城市没有安放住他们的灵魂。
朋友,我累呀,怎么不累,成年人的生活,大城市的生活,不容易啊。有苦也有乐,苦的时候找朋友说说,好好休息。乐的时候和家人分享,聊聊你的近况。
家乡的消亡是无法避免的,这也是人生无奈的地方吧。内心的安定还需要自我去找寻,既然在这城市安了家,我总要给她讲讲家乡的故事。